0002.第一章第二节:停下过冬的时节(1/1)
穿越之初,王凌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算是稳定住了心神,倒是两个孩子因为第一次见到森林,并且还能在星空下露营而显得格外的兴奋,绕着王凌叽叽喳喳的吵闹个不停,让好不容易稳定住心神的王凌又因为担心危险而提心吊胆了起来。
好在,那一晚虽然时不时的响起呜咽呜咽的声音,但茂盛的火光发挥出了它在人力历史上最积极的作用抵挡来自野兽的觊觎和侵袭。
而身处密林,完全辨别不了方向的王凌为了方便出行,只能将马车给卸掉,而那些物资则全部被转移到了马匹上,连一根毛都没有剩下这些货物里,连一根毛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王凌都觉得无比的珍重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来到荒原之上,王凌的心里多了几分安全感空旷的视野能够让人更早的发现危险,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规避。
王凌带着孩子们和马匹找到了一条小河流,看着天色已晚,便对孩子们说道:“王颖雯、王瀚樟,我们今天晚上就在这里露营好不好?”
女儿王颖雯开心的拍着手跳了起来:“哦~哦~露营咯~露营咯~”
虽然这个露营的“游戏”已经玩了三次了,可做为一名四岁(周岁,本书全部按周岁算)的小孩子,她还是对这样的游戏乐此不疲。
“好,露营~~”两岁的儿子王瀚樟因为说话的比较晚,现在还处于牙牙学语的阶段,但得益于后世发达的信息冲击,他现在已经能用学会的词语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庆祝完了今天晚上的露营之后,王瀚樟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爸爸,要喝粉~~”
喝粉就是要喝奶粉的意思。
但这次出国本来带的奶粉就不多,到了欧洲之后也是按日子买的奶粉,一共就两罐,还有一罐落在营地里了毕竟,谁也没想着真能摊上穿越这回事。
好在,王瀚樟已经两岁了,很多事情还是可以商量的:“宝宝,我们先搭帐篷,等搭完了帐篷我们再喝粉,好不好?”
“好!”回答王凌的,是王瀚樟脆生生的声音。
于是王凌带着两个孩子找到了一块适宜扎营的地方,先是把一领被拆散的铠甲围城一个圈,把两个孩子放在这个圈子里,嘱咐姐姐看好弟弟,然后就开始搭帐篷了。
他们就带了一顶帐篷,是一个一室一厅的双人大帐蓬,也是玩游戏的时候搬上来的,作为临时营地,倒是足以安置他们父子三人了。
搭好了帐篷,升起了篝火,王凌又把两个孩子转移到了帐篷里,这才开始准备晚饭。
东西不多,除了用来当货物“玩具”的两箱泡面、两根伊比利亚火腿、小半袋小米和一整袋大米之外,还有一小袋玉米、小半袋土豆,剩下的就是一些压缩饼干、各类罐头之类的了。
当然,还要加上王凌在林子里收集到的一些认识的野蘑菇,诸如鸡腿菇、杏鲍菇之类的。
野营用的锅也有一大一小两口,调味料也有一些,但是数量不是很多,尤其是食用油,只有倒出来给两个小孩子做玩具的小小的一壶,吃完了就真的没有了。
花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王凌做好了今天的晚饭野蘑菇肉丝粥,侍弄着两个孩子吃了饭,又给王瀚樟冲了60毫升的奶粉,然后自己一股脑地把剩下的粥全都装进了自己的肚子,这才开始哄两个孩子睡觉。
女儿王颖雯天生性格大条,很快就睡着了,儿子王瀚樟开始每日睡前的例行拷问:
“爸爸,想看平板!要看佩奇~~”
“平板没电了,要充了电才能看!”王凌的嘴角泛起了一丝苦涩别说平板根本就没带了,就是自己随身带着的手机也没电了,而且这里又没有网,有电也看不了小猪佩奇。
“可是,妈妈呢?”王瀚樟继续问道,虽然他从来都没有见过妈妈,但他知道自己是有妈妈的,因此每天都会这样问一下。
“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好久好久才能回来!”
“可是,姐姐呢?”
“姐姐就在我们旁边啊!”王凌看了一眼王颖雯,回答道:“姐姐现在已经睡着啦!”
“可是,爷爷呢?”
“爷爷生病了,去看医生了!”
“可是,奶奶呢?”
“奶奶去姥姥家做客了!”
“可是,爸爸呢?”
“爸爸就在这里啊!”
问完了一家人之后,王瀚樟终于问道了自己:“可是,宝宝呢?”
“宝宝应该睡觉啦!”
好不容易把儿子给哄睡着了,王凌却又一点睡意都没有了,愣愣的看着跃动的篝火出神,不知道明天要往哪里去。
……
太阳照常升起,早上醒来的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像一团小猫咪一样蜷缩在睡袋里,王凌默默的起身准备早饭,同时决定好了下一步的行动动向。
人不能闲下来,即便是穿越到了新的世界,依然需要有“工作”让自己充实起来,才不至于胡思乱想。
作为一名96年出生的新新人类,王凌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而随着新世纪之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王凌所遭受到的网络冲击也越来越多,甚至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网络小说。
王凌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判断出自己穿越的事实,就是收到了网络小说的影响,潜意识里不认为穿越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情。
当然,环境的突然变化也是穿越的佐证之一。
毕竟,从风和日丽的都市外郊眨眼之间就到了广袤的原野和密林之中,人都会本能的感到害怕和担忧,然后在自己的认知里寻找能够解释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
而现在,王凌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对外部世界进行探寻,摸清楚自己到底穿越到了哪里、处在什么时期、周边什么形势……
“离群索居者,若非神明,即为野兽!”老祖宗说的话很有道理,王凌不相信自己过惯了钢铁森林的城市的身体能够适应荒野的环境,也不相信自己那刷惯了短视频的精神意志能够经受得住荒野孤寂的挑战。
若非万不得已,王凌将最大程度的避免自己遗落荒野,最大程度的避免自己的两个孩子成为野人。
因此,王凌打算沿着河流向东方走寻找人类的聚居地,每日行走八十里就停下扎营(他有马,不需要步行),直到到达有人烟的地方为止哪怕是异族人的地盘也可以。
王凌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有人烟的地方,他只知道速度一定要快,因为清晨的风里已经带上了略微刺骨的寒意,预示天气已经转凉,因为不知道具体的季节,所以王凌只能做最坏的打算这时是晚秋或初冬。
这也意味着,留给王凌寻找人类聚居地的时间很短,因为凛冬将至,他不能在隆冬的寒风中长途赶路,没有御寒的衣物和过冬的装备,继续前进无疑是带着两个孩子去送死。
因此,他需要在冬季到来之前营建好过冬的临时营地,而这个时间,王凌定下的是清晨穿着薄外套依旧能感到寒意的时候。
吃完早饭,收拾起帐篷,王凌把两个孩子放到了马背上,然后牵着马匹、带上物资,正式开始了探寻人类聚集地的征程。
王凌现在有三匹纯血汉诺威马(骑乘马,赛马/战马级别)和三匹纯血夏尔马(重挽马),这六匹马加起来价值超过六百万镑,现在都成了王凌一家的私有财产了,也足以把王凌那仅存的一点家当全都给带上。
……
王凌按照计划向东走了还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阻断了行程,而大风之后气温明显下降的厉害,几乎转瞬之间就到了太阳变白、日上三竿的时候空气中都还带有让人战栗的寒意的程度了。
王凌不敢赌再往前走是否就会一头扎进风雪里,然后被困住直到冻死。
没办法,王凌只能就地扎营,开始建设自己的过冬营地,同时还要准备过冬御寒的木材和果腹的食物。
之前和孩子们玩的游戏也保佑了他跟着一起穿越过来的物资里有两柄手斧、一张铁锹、一柄鹤嘴锄和一张手锯,和他随身携带的弓箭、兵刃一样,都是现代科技锻造出来的精钢好物。
而身后就是一片广阔的密林,多的是数不清的大腿粗乃至腰粗的原木,为他的营地提供了数不清的物资。
而这之中居然还有几棵几位鲜明的胡杨,这才让王凌知道自己大致是穿越到了嘉峪关以西的地方(就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嘉峪关),也就是新疆、中亚这一片,只是这一片地区为什么会有这么茂密的密林,又是一个让王凌极为不解的问题他是文科生,不是生物学或地理学的学生,不是很懂这些。
拿着铁锹在选定的面临河流、背倚密林的营地清理出了一块4*4米的区域(因为还有两个孩子,所以室内的活动区域要大一点),王凌的营地建设工作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