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帝辛选秀苏护反商(4)(1/1)

但即便如此,他也明白此刻绝不能轻易收手,

因为按照他们事先精心策划好的计谋,

崇侯虎注定要在此战中命丧黄泉、奔赴地府报到。

所以,当崇侯虎再度领军,并带着散宜生出现在阵前时,

还没等对方开口说话,苏护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让其子苏全忠率领麾下大军如猛虎下山般突然袭击而出。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崇侯虎一方完全措手不及,

刹那间杀声震天、尘土飞扬。

在这混乱不堪的战局中,苏全忠身先士卒,勇猛无比,

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刃,带领士兵们一路冲杀。

可怜那崇侯虎和崇应彪父子二人,尚未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就已被苏全忠及其部将合力斩杀于马下。

而一旁的散宜生见势不妙,只得慌慌张张、狼狈不堪地逃回军阵之内。

至此,伏羲与伏天帝辛等人共同谋划的计策基本上大功告成。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回到朝歌城中,

得知此事后的帝辛故作震怒之态,但实际上他内心对此早有预料。

尽管表面上大发雷霆,可他终究还是没有再提及亲自出征一事,

只是下令让闻仲闻太师统领大军火速赶往冀州城平定叛乱,

同时还特意降下圣旨严厉斥责西伯侯姬昌竟敢违抗王令。

此刻,位于西岐城中心那座宏伟宫殿内的西伯侯姬昌,

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散宜生带回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想那崇侯虎带领数万大军尚不能平定苏护,

自己只消散宜生一人,手持以及一封书信便可将战事消弭于无形,

如此自可体现自己的影响力。

也可为自己成就大业之时增添一番说服力。

他面带微笑,心中暗自思忖着即将到来的喜讯将会如何推动西岐的发展。

然而,当他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时,

原本喜悦的神情瞬间凝固,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要知道,西伯侯姬昌乃是精通占卜之道的高人,

前世其所创《相书》中的八八六十四卦更是被世人传颂。

凭借这神奇的卜算之术,他早就推算出西岐拥有取代商朝统治天下的命运。

正因如此,平日里姬昌行事格外小心翼翼,

生怕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殷商朝廷的警觉。

同时,他也一直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以忠诚和贤德之名传遍了整个大商各地。

可如今,帝辛竟命令他与北伯侯崇候虎一同出兵征讨冀州苏护。

面对这样的旨意,姬昌深知其中利害关系。

于是,他选择按兵不动,冷眼旁观北伯侯及其兄弟在战场上兵败身亡。

如此一来,虽然暂时避免了直接与苏护交锋,

但由此引发的舆论压力却是巨大的。

众人皆指责姬昌见死不救、不忠不义,

这种负面评价足以让他在大商臣民面前难以抬头做人。

而且,如果日后西岐真的要起兵反商,这次事件无疑会成为一大阻碍,

对其声誉造成极大损害。

不过,眼下的姬昌实在无暇顾及这些长远问题。

得知消息后,他立刻伏案疾书,

匆忙写下一封请罪信送往朝歌,

希望能够平息帝辛的怒火,挽回些许局面。

至于此事最终结果如何,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另一边,太师闻仲已然率领五万雄师以及百名骁勇善战的将领,浩浩荡荡地踏上征途。

这其中,尤以威名远扬的魔家四将最为引人注目。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强,所到之处无不令敌人闻风丧胆。

经过数日急行,这支庞大的军队终于抵达了冀州城外。

由于此次出征的首要目标已然达成,

伏羲特意授意苏护等人,一旦闻仲前来劝降,只需顺水推舟,表示愿意归顺即可。

毕竟,双方都清楚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只会带来更多无谓的伤亡和破坏。

果不其然,次日清晨,天色刚刚破晓,

稳重的闻仲就率领着魔家四将威风凛凛地站立在了冀州城楼下。

他们昂首挺胸,气势汹汹,仿佛要给城中之人带来无尽的威压。

此时,苏护正在城内焦急地踱步思考应对之策。

他深知闻太师威名远扬,名震大商,

其子苏全忠虽然勇猛,但面对如此强敌,也不敢轻易出城贸然一战。

经过深思熟虑后,苏护决定亲自出城与闻仲会面。

当苏护缓缓走出城门时,闻仲一眼便认出了这位传闻中的人物。

只见苏护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屈的傲气。

闻仲心中暗自赞叹,果然如传闻所言,这苏护性格刚烈,为人公正。

然而,他此次前来并非只为交战,而是想要尝试以理服人,避免不必要的杀戮。

于是,闻仲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当今圣上欲选艳妃,此乃天下皆知之事。

凡公卿士庶之家,皆应顺应天意,不得隐匿。

如今阁下膝下有女,贤淑有德,

圣上欲选其入宫,本是一桩美事。

怎奈阁下竟敢与天子相抗,此举已然忤逆君王。

况且,阁下还在午门题诗,这般行径更是罪责难逃啊!”

说罢,闻仲微微停顿,观察着苏护的反应。

见苏护面色凝重,并未言语反驳,他继续说道:

“仲素闻公忠义之名,实在不忍心看着您走上绝路。

今日两军阵前,我特意前来相劝。

倘若公能就此回头,不再固执己见,那么不仅可以转祸为福,还有诸多好处。

其一,令爱入宫之后,必受宫闱宠爱,

届时公便可成为皇亲国戚,享受高官厚禄,永镇冀州,满宅平安无忧。”

闻仲骑于高头大马之上,对着苏护侃侃而谈:

“如此一来,百姓将免受战火涂炭之苦;

其二,我军与您麾下之众也无需承受相互杀戮的惨痛代价;

其三,您亦可重新拾起那君臣之间的大义名分啊!

倘若您依旧执迷不悟,那么眼下将会有三大危害接踵而至。

这第一大危害便是冀州失守,宗庙社稷不复存在,

就连您的亲人家眷、骨肉手足都有可能面临被灭族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