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标,本(2/1)

在我提问、或者说回答之后,杨佩宁没有马上肯定或是否定,而是把玩起了紫砂壶。

“我在E.C.S.O的时候,认识几个联合派的环保人士。”

杨佩宁垂眼看着紫砂壶,眼神里隐约透着几分回忆:“他们在宣传环保的时候,最常用的一个词叫‘保护地球’……”

“噗!”

刘祈一口毛尖喷了满手,放下茶杯边甩手边道:“他们有点太看得起自己了吧?地球需要人类保护吗?与其说是保护地球、不如说是保护人类自己。”

“没错,所以我当时也很烦他们。”

杨佩宁深有同感的笑了笑,可还没笑几声又停了下来:“不过后来我在研究【大灾难】的时候,确实从这件事情上,得到了一些灵感。”

“什么灵感?”

“你们听过那句话吗?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杨佩宁抛出个疑问,没等我们回答又继续道:“或许【大灾难】也是一样,对我们、对【黑境】、对‘吉迪姆’来说,那绝对算是一场灾难——但它真的是‘灾难’吗?”

“就像‘保护地球’,光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它们只能杀死地球上的生物,甚至不能杀死全部的生物,就更别提‘杀死地球’了。”

“【大灾难】之于我们,就像‘污染’之于‘地球’——人类、【黑境】、‘吉迪姆’会就此消失,但宇宙不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只是一次‘自然现象’。”

杨佩宁说到这顿了一下,随后重新端起茶壶、继续往七分满的杯里倒水。

“看到那些溅落的水珠了吗?你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宇宙、或是维度、或是其他什么东西,总之那些水珠,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杨佩宁边说边倒水,但不同于之前的高冲,他这次把壶口放的很低,澄黄的茶汤落在杯里悄无声息,只能看到杯子里的水面飞快上涨:“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

话音落下,杯子里的茶水也满溢出来,杨佩宁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继续源源不断的倒着茶水。

澄黄的茶汤沿着杯壁滑落,在杯底积出一小滩水,而随着杨佩宁继续倒茶,那滩茶水的面积也迅速扩大,将周围溅落的水珠、一颗一颗的融合进去。

“现在——”

随着最后一颗水珠融尽,杨佩宁也放下茶壶朝我看来:“看懂了吗?”

“懂了……吧?”

我神色复杂的迟疑回道,但其实我的心情更加复杂。

一方面,杨佩宁的演示非常简单,说完全没看懂肯定是假的;可是另一方面,这件事涉及到的理论和概念太多,我很难具体描述、自己到底明白了什么。

“维度退耦。”

刘祈忽然开口:“这是你跟穆罕默德说的那个,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各个维度之间的干扰融合。”

杨佩宁点点头,随手将茶几上的茶水扫到地上:“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珠被融合之前,阻止这滩水继续扩张。”

“……”

我看着茶几上的残留水渍没出声,太阳穴忽然开始久违的胀痛起来。

杨佩宁说的很简单,但不代表这件事情很简单。

阻止“水渍”继续扩张?我们对于这滩“水渍”来说,别说“水珠”、甚至连“水珠”里的一颗水分子都算不上。

这甚至都不是螳臂当车,这是螳臂当哈雷彗星。

“没有其他办法吗?”

刘祈在一旁试探问道,脸上的表情比我还要复杂:“你说的这个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就……”

“另一个办法就是跑。”

杨佩宁不假思索的随口答道,说着还朝我看了一眼:“就像‘吉迪姆’那样,在自己的‘水珠’将被融合之前,跑到其他的、暂时未被融合的‘水珠’里。”

刘祈闻言瞥了我一眼:“但这治标不治本吧?”

“以我们目前的能力,在【大灾难】面前能‘治标’就很不错了。”

杨佩宁苦笑一声,毫不掩饰他的颓废:“而且‘方舟’是联合政府的首选计划,就像逃离爆炸一样,理论上只要我们逃跑的速度、大于爆炸产生的气浪速度,就不会被爆炸伤害。”

说到这,杨佩宁扫掉剩余的茶水,又重新溅了一片新的水珠:“‘吉迪姆’的母星毁于【大灾难】,但至少还有‘吉迪姆’幸存下来,所以联合政府对‘方舟计划’很有信心。”

“但不同于‘吉迪姆’的逃亡计划,联合政府的目标更加长远、或者说他们想跑的更远,来给之后的行动留下更多的缓冲时间。”

“之后的行动是?”

“解决【大灾难】,或者跑到更远的地方。”

杨佩宁伸出两根手指、接着顺势摆手让我别打岔:“‘深空计划’和‘晓星工程’,以及其他几个名义上用作调查的项目,实际都是为‘方舟计划’服务……”

“等一下!”

刘祈听到这忽然抬手,或许是听到“晓星”的缘故,他的脸色明显有点不太好看:“想跑的更远,不是应该研究飞船吗?这两个项目好像跟飞船没什么关系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飞船……”

杨佩宁重复着这个词,忽然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老思想了——我没有讽刺你,那真的是几百年前的老思想。”

听到后半句,刘祈刚张开的嘴又闭了回去,杨佩宁也没继续挖苦他,回想片刻便继续道:“我们在月球,就先从‘深空计划’说起吧——你们知道‘虫洞’吗?”

“是星际航行的那个‘虫洞’吗?”

“对。”

杨佩宁点点头,双手虚拢出一个不存在的球体:“‘空间’也是一种维度,但它并不是平滑展开的,分散在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引力,会导致空间产生不均匀的褶皱。”

“‘深空计划’进行的中微子探测,便是寻找这些天体引力形成的空间褶皱、以及褶皱上被引力撕开的缝隙——”

说到这,杨佩宁忽然看了刘祈一眼:“想象你们正在开车,需要经过一座山、也就是‘空间褶皱’,在车速不变的情况下,翻山和利用隧道穿山而过,哪个更省时间?”

喀啦!

刘祈的拳头捏出一串轻响,脸上却没什么变化:“可是隧道里未必安全。”

“但如果被必死的威胁追赶着,就算知道不安全,也只能选择穿山而过吧?”

杨佩宁语气如常的回道,仿佛并没有在暗指什么:“利用隧道来争取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的离‘危险’更远——这是‘方舟计划’的目标,但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说到这,杨佩宁突然抓起紫砂壶、摔在墙上砸出大片水渍:“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二位有兴趣跟我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