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天罗地网(1/1)

杨佩宁实在离“镜头”太近了,以至于占了整面墙的屏幕上、有80%都被他的脸所填满。

但奇怪的是,这个画面在观感上、并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反而能从那极致的距离和细节上,看出他的脸上、甚至每条皱纹里的慈祥。

“别紧张,他只是在装腔作势。”

刘祈冷笑开口,说着走到屏幕旁边,从墙上摘下一支插线的话筒:“这是房间里唯一的收音设备,只有按下开关之后,他才能听到我们说话。”

“不过我需要提醒你,接通话筒的电源之后,地球上的联合政府总部、也能监听到你们的谈话内容,所以一会儿你想说什么的话,最好提前斟酌一下语言。”

“话筒监听?”

我听到这个布置皱了皱眉:“这里没有其他的监控设备吗?”

“没有。”

刘祈不假思索的笃定回道:“这个房间,之前是护卫队的临时休息间,所以没有监控设备,另外还安装了信号屏蔽器,防止他通过网络动手脚——”

说到这,刘祈用话筒指了下屏幕:“这块屏幕只连接了一台未联网的主机,而屏幕、主机和这只话筒,都是用发电机进行单独供电,完全不接入基地的供电网……”

“等一下!”

我听到这里忽然感觉不对:“这里没有网络,供电系统也是独立的……联合政府还怎么监听?”

“笨办法。”

刘祈用话筒指了指隔壁:“这只话筒有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屏幕主机、以及隔壁的一只扬声器——通电之后隔壁的扬声器会响,然后就可以在隔壁进行监听了。”

“【黑境】以集群电荷为存在形式,但无法跟随声音传播……”

我嘀咕着理顺了这个逻辑,但还觉得有些漏洞:“可是如果隔壁有信号的话……”

“隔壁也装了屏蔽器。”

刘祈没等我说完就否决道:“这两个房间都没有信号,隔壁只有一台发电机、一台扬声器、以及一台监控收音设备。”

“……这都怎么琢磨出来的?”

我忽然有点哭笑不得,可还没笑两声忽然脸色一变:“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布置的?”

“不知道。”

刘祈摇摇头,脸上露出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但我把杨佩宁带回来的时候,这里就已经布置好了——你猜的没错,联合政府早有准备。”

“哈!”

我情不自禁的笑了一声,视线越过刘祈肩头、和屏幕上杨佩宁的眼神对在一起:“早有准备……到底是谁在耍谁啊?”

刘祈闻言一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

我正想开口,无意中看到刘祈手上的话筒,眼珠一转勾了勾手:“把那个给我。”

刘祈低头看了眼话筒:“你想好要怎么说了?”

我“嗯”了一声,刘祈又不放心的看了眼话筒、确定没有通电才继续道:“我得提醒你,现在引起联合政府的怀疑,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才几天没见,你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

我没好气的白了刘祈一眼,直接过去抢了话筒、顺手按下电源开关:“喂喂喂?听得见吗?”

“……听得到。”

屏幕里的杨佩宁明显往后躲了一下,我这才发现刘祈站的位置,刚好挡住墙上一只摄像头,杨佩宁应该是没看到我开话筒、才被我突然开口吓了一跳——不过这不重要。

“杨教授,请您先稍等一下。”

我拉开刘祈、朝墙上的摄像头笑了一下,随后又立刻冷下脸色:“联合政府的各位,你们能听到我说话吗?”

这个房间里,只有那块屏幕装备着扩音器,但这一整套设备都未联网,所以我肯定是听不到回应的。

不过刘祈听到我那不算客气的语气后,脸上明显露出焦急和无语的表情,说明我的声音确实能被“监听”到——至少刘祈是这样认为的。

是的,我怀疑刘祈也被骗了,因为现在的情况非常微妙。

让我产生这种怀疑的,是这一整套针对杨佩宁、或者说针对【黑境】的囚禁及监控系统。

单机设备和独立供电、还有扬声器和收音设备组成的“监控”,可以有效阻止成为【黑境】的杨佩宁动手脚。

虽然这一系列的原理都非常简单,但也不是随便灵机一动就能想出来的,更何况这还是一套非常成熟……至少可以说是“非常完善”的应对系统。

而且腾空、并改造房间,以及屏蔽器的安装,都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但从杨佩宁表现出“可疑”到现在,也不过才两三天而已。

换句话说,从“发现可疑”到“决定抓捕”、再到设计方案并建造完成,所有事情都浓缩在这两三天里。

这种几乎接踵而至的紧凑节奏,让我不禁开始怀疑——杨佩宁真的阻止“时间蝴蝶效应”了吗?或者说,在过去的“七百年”中,这种事情真的是第一次发生吗?

以此为基础,我又产生了更多的、也就是“谁耍谁”的那个怀疑,但这个怀疑就要从几小时前说起了——

彼时我们还在“梦境”里,杨佩宁对我的催眠还没有开始,他只是在控诉联合政府的“无情”,然后向我宣讲他的“放手一搏”。

而在杨佩宁的炫耀中,他明确提过“阻止‘时间蝴蝶效应’”是第一步,那么按照逻辑来看,联合政府就不该知道他的意图、并在近乎极限的时间里完成后续布置。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无论这惊人的效率,还是事情尚未定性、就以“联合入梦”来做掩护的抓捕行动,都体现出联合政府在这件事情上的远见——但这种“远见”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除非他们早就确定这件事会发生、甚至明确知道最终结果。

可是杨佩宁先前又太自信了,仿佛他已经抓着百分百的把握,两相权衡之下,我只能怀疑是杨佩宁并不知道、联合政府已经掌握了他的行动。

就像我失去从前的记忆一样,杨佩宁或许也失去了某次“放手一搏”的记忆——当然,这目前都还只是我的猜测,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证实。

不过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产生这个怀疑之后,我忽然意识到可以利用这种“猜疑”,来试着击溃杨佩宁的心理防线。

以为自己是操盘布局的幕后黑手,转头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纵使对方是杨佩宁,应该也会不好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