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对未来的担忧(1/1)
“此话怎讲?你有什么证据?”
史万钧一直在认真的听着,当听到史利仁说说史珂军天葵的事情,是周洋说出来的,他是感觉到有些吃惊的。
毕竟这件事情他们作为史珂军的父亲和爷爷都不知道,第一次来京城的周洋是怎么知道的?
这一点就很费解了。
“爸,周洋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估计除了他自己之外,就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我只能说,这事情八九不离十就是他说出来的,毕竟这太巧了。”
“您想,珂军是天葵这件事情,我们都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知道的?”
“而且这件事情早不传出来,迟不传出来,偏偏在周洋来京城那几天被传了出来,这很难不让我们将事情联想在一起。”
“而且周洋也有这个动机,毕竟珂军是主动挑衅在先的,所以周洋这属于反击。”
“也就是说,周洋跟珂军已经势同水火,所以才会跟珂朗走的更近一步,从这点就能看出来这个周洋真的很聪明。”
“完全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贯彻到底,如果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话,那就是周洋在帮助和扶持珂朗。”
“因为珂朗成为家族的继承人,更符合周洋的利益,最起码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是这样子的。”
“因为一旦史家交给了珂军,那么以珂军的性格,肯定会跟周洋对着干的,这要是以前我倒是觉得珂军胜算很大。”
“但是现在嘛,我倒是觉得周洋会更胜一筹,这倒不是妄自菲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事实存在的客观原因。”
“从我们第一次听到周洋这个名字开始,一直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周洋这个人一直在刷新着我们对他的认知。”
“他的成就早已经超过了所有的年轻人,他的心性和智慧,也比珂军强很多,虽然我不太愿意相信,但这就是事实。”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给珂军跟珂朗,或者是其他人同样的资源和条件,那么能不能达到周洋如今的这个高度?”
“但是我无论怎么推测,怎么预算,答案都是否定的,哪怕是他们几个人齐心协力合在一起,恐怕也做不到周洋这么优秀。”
“不过值得欣慰的事情也是有的,比如周洋跟缘薇的关系,以及跟珂朗之间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了这层关系在,周洋对我们史家就不会有坏处,不过这里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不能对他付出利益侵害。”
“如果之后的史家交给了珂朗,那么这种情况是不用担心的,甚至周洋的存在,对我们史家还是有好处的。”
“但如果史家交给珂军的话,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这也是我一直都没有想到一个很好解决办法的原因。”
“所以问题的关键点,不在周洋身上,而是在珂军身上。”
“以我们家族现在的影响力和掌控力以及财力,的确是不用担心周洋,不用担心其他家族,但10年以后呢?”
“到那个时候,第三代彻底的接管家族生意,而那个时候周洋也将更加的成熟,最起码比现在更加的难以对付和驾驭。”
“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周洋的成长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远的不说,就拿这几个月来讲,现在的周洋跟我们第一次见到的周洋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感觉。”
“那么10年后呢?”
史万钧就这么听着,可以说他虽然对周洋这个人有所重视,但是从来没有一刻,有现在这么重视。
史利仁说的这番话是浅显易懂的。
也是一目了然的。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围绕着2点,第一点,以史家现在的第三代来讲,没有一个人是周洋的对手。
这里说的是全方位,而且还属于无死角的碾压。
第二点,如果史家交给了史珂郎,那么周洋这个威胁就不存在了,可能因为史缘薇的关系,也可能因为周洋跟史珂郎之间的交情。
总之,周洋可能不会对史家造成危害,毕竟他们两个不在同一个区域。
那么不在同一个区域自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商业矛盾。
就像史家跟姬家一样,如果姬辰风的势力不在京城,那么他们两家之间也不可能有所谓的矛盾。
周洋其实也是一样的,他的产业目前为止,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
金陵,瑞城以及南海省那边。
金陵城,属于周洋的大本营,所以这一点对周洋来说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瑞城,因为瑞城那边是通往缅北的门户,也是相当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前哨中转站。
所以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第3点,也就是所谓的南海省。
这里虽然目前来说还在投资当中,甚至接下来还需要继续投资,但是这个地方往往更加的重要。
如果说金陵城属于大本营,瑞城相当于进货渠道,那么南海省就是对外经营的门户和窗口了。
一切对外发展的通道都将从这个地方开始,所以周洋对于京城的掌控,或者说对于史家的影响几乎等于无。
也就是说,无论周洋怎么发展,都不会影响到史家,那么这里就不存在所谓的利益冲突。
这也是史利仁之前对周洋态度改变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利益冲突,而且周洋的身价和能力,也的确配得上史缘薇。
所以对于这一门婚事,史利仁也好,史万钧也罢,那都是以赞成的态度的。
但是现在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史珂军跟周洋之间的矛盾关系。
既然他们都能够猜到史珂军身上的问题是周洋散布出去,那么作为当事人的史珂军,不可能不知道的。
这也就造成了,史珂军跟周洋之间的矛盾是没办法调和的,哪怕史缘薇是史珂军的亲妹妹。
“利仁,那你说这事情怎么办?能不能想办法将其恩怨给化解了?”
“很多事情宜早不宜迟,尽量不要留下隐患,而且我相信周洋是一个懂得进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