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理论和实践(1/1)

在寻常的婚礼上,宾客虽然会“闹新郎”,故意给新郎灌酒,但为了新娘不会独守空房太久,

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点到辄止。

可奈何赫峥平时拉的仇恨太多,而且积怨太久,

那帮在他手底下吃了苦的人可算是抓住机会了,

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

于是那些人便开始了车轮战,对赫峥进行“轮番轰炸”!

赫峥安排挡酒的亲信属下无一幸免,赫家年轻一代“全员阵亡”!

最后还是赫家的中坚力量——几位王爷和郡王都站了出来,

这才结束了这场“复仇之战”,让赫峥清醒的进了洞房。

然而,

就在赫峥在外面,努力保持清醒,坚决滴酒不沾的时候,

苏岚在新房里却喝多了!

她还是自己喝的!

————

苏岚在那档子事情上面虽然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可真刀真枪上阵这还是头一次!

苏岚心里还是免不了有点紧张,再加上她自己自己一个人在洞房里有点无聊,

所以便趁着别人不注意,

把桌子上准备的合欢酒喝了个干干净净!

吓得礼仪嬷嬷着急忙慌地又把酒壶装满。

俗话说“酒壮怂人胆”!

苏岚喝了酒之后,不仅不紧张了,脑子里甚至浮现出几个“情景剧”的画面,

准备一会儿等赫峥来了和她一起玩儿!

可惜,苏岚从一开始就算错了——她高估了赫峥这只“童子鸡”的定力。

————

赫峥进了新房后,先是用挑开了苏岚的红盖头,

随后便她凤冠霞帔,明艳动人的样子迷的晕头转向,

比方才那些人敬的酒全都喝进肚子更上头!

后来还是在下人的提醒下,赫峥才回过神来,

与苏岚一同喝了合欢酒。

当一切程序都走完了后,所有人都识相地走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赫峥先是将一个木头盒子拿了出来,脸颊微红地对着苏岚说道:

“这……这是你要的珍珠汗衫!”

苏岚听了眼睛一亮,随即双手接过,在打开盒子的瞬间,

苏岚被盒子里的珠光宝气闪的眼睛微眯。

只见盒子里面装着一件用珍珠串成的“渔网”,和猪八戒“撞天婚”时穿的那件一模一样!

苏岚见状粲然一笑,

随即立马开始七手八脚地把自己身上的喜服往下扯!

彼时赫峥还在想一会儿“发车”前的开场白,

却突然看见苏岚开始旁若无人地脱衣服,

吓得他顿时愣在了原地!

他眼睁睁地看着苏岚身上的红衣一件件落下,最后只剩最里面一件红色肚兜……

赫峥只觉得整个人热的都要炸开了!

接着,

苏岚竟直接把那件珍珠汗衫套在了肚兜的外面,

她那雪白的皮肤映衬珍珠的光泽,

让她看起来极具诱惑!

赫峥只看了一眼就直接疯了!

苏岚这边刚把红盖头蒙脑袋上,经典台词“珍珍”,“怜怜”,“爱爱”还没等说出口,

就被赫峥急躁地堵回了嘴里。

————

昨晚虽然赫峥有所节制,

但苏岚的身体基础太差,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

身子仍跟要散架了一样!

赫峥反倒是神采奕奕的模样,像是刚吸了阳气的狐狸精,整个人都散发着满足的气息!

赫峥昨天睡得很晚,折腾一番过后,又借着月光盯着苏岚绝美的脸蛋一看再看!

越看心中越是喜欢的不得了,忍不住把嘴凑过去,

轻轻地在苏岚的脸蛋上落下一个又一个吻。

直到苏岚忍无可忍,

一巴掌抽到他脸上,赫峥这才才停止了这种猥琐吸猫的行为。

赫峥第二天早早就醒了,

转头见苏岚就睡在他身边,让他又一次意识到——

苏岚终于成了他名正言顺的妻子了!

这样的认知让赫峥顿时开心了起来!

北狄王虽然给了赫峥放了七天婚假,可以不用上朝,

但成婚第二天还是要早起去给北狄王和萨仁王后请安的。

赫峥见苏岚的脸色还是很疲惫,没有一丝要醒来的意思,所以便想着一个人去请安。

可谁知就在赫峥悄悄地起了床,穿戴整齐过后,刚撩开床帘,

准备在苏岚的脸颊上亲一口再出门时,

才发现苏岚居然也呲牙咧嘴地爬起来了!

赫峥立马大步走到床前,撑住她摇摇欲坠地身子,

满目怜惜地劝道:

“你在房里好好休息,我自己去请安就行,

你再睡一会儿,

等你睡饱起来后咱们一起吃早点。”

苏岚听后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哼哼唧唧地说道:

“不行……我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赫峥看着苏岚“身残志坚”的样子,忍不住失笑出声:

“不会的,父皇和母后那么疼你,肯定不会说什么的,

至于其他人……帝后都没发话,别人更不敢有意见。”

谁知苏岚还是不为所动,

硬是咬牙切齿地撑着身子爬了起来,一脸倔强地说道:

“不行!我今天要是不起来,别人该笑话我肾虚了!”

苏岚说完,又严肃地冲着赫峥摇了摇食指,

一本正经地说道:

“我不允许别人质疑我的雄风!”

赫峥:“……” (??? д ???) !!!

————

进入秋天之后,北方大多数农村的女婿都有过相同的经历——帮老丈人扒苞米!

作为新进女婿的赫峥,

好消息是他老丈人没种玉米,坏消息是,

他媳妇种了!

赫峥这七天婚假正好和秋收的日子撞到了一起,

而这又是苏岚种的这些新品种第一次秋收,需要她本人在场亲自督阵。

所以赫峥的蜜月期,就是和苏岚在田庄度过的。

随便挥挥手就能调动千军万马的皇家,最不缺的就是人力,

苏岚刚一开口要用人秋收,北狄王立马就派来了一大批有经验的老农。

除了他们之外,

此次秋收还引来了朝廷上众多人的围观。

当初苏岚在京郊种下各式各样的“新品种”时闹出的动静不小,

在朝廷上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赫家的几个王爷虽然一直对苏岚的“种植大业”很支持,

但朝廷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认为,苏岚一个南国来的娇娇女,

怎么可能懂种田呢?

这些人对苏岚拿出来的“新品种”也持怀疑态度,

认为她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