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1)
记得读博士的期间,寝室里面不知哪个同学放了一本书,名字叫《沧浪之水》。
那时不像现在,人人手中捧着个手机就能呆上一天。
闲暇无事中,我也拿起这本书阅读了一下。
最初,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主要原因是内容尚可,但感觉文笔不是那么潇洒,不太像真正的作家,倒像我写的似的。
但随着寝室的寂寞和无聊,我就咬着牙全部通读了一遍。结果,这本书是我除了金庸武侠小说后,阅读次数最多的书籍了!
后来,这个小说还被拍成了电视剧,我也看了几遍,名字叫《岁月》,由胡军和梅婷主演,反响还不错。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文章的开篇就是这样的。
作家闫真讲述了一个叫池大为的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省卫生厅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坎坷,最终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其实这本书之所以我能通读几遍,很大的原因是,主人公的工作环境以及种种境遇,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池大为从一个刚直不阿的年轻人,成长为卫生厅的厅长,其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其内心的转变,对事物和人的看法从片面转向了全面,从现象看到了本质。
要在社会生存的更好,必须抛掉不必要的清高和自我,必须入局,否则穷其一生,最终沦为他人的笑柄!
世人皆醉我独醒,想想多么可笑!
社会上哪有那么多的“傻帽”,让你去笑话!
每个人在这社会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你改变不了她,那就只能改变自己吧!
这个社会,很多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成熟的比较早。
而我好像始终是我,好像从未改变,好像也变了,但真正想要的东西,其实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晰。
小时候,说起理想,最初的想法是当一个老师,因为只有这个职业是我能天天看到,能感受到的,是具体的,不像科学家那么遥远。
现在,再谈起理想,感觉是那么遥远又那么近。
远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实现了,近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实现也就够呛了(一声叹息)!
最近,跟一个朋友说,要写本书。
没想到的他说,广东这边很多老板都写书,还签名赠送呢。
听着好笑的同时,却也能切实感受到他们的想法。
所有人的一生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划过星河的时候,留下的痕迹都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痕迹的大小不同罢了。
为了更让人了解你,更能记住你,所以哪些人,留下了一本书,为了更好纪念自己罢了。
我又何尝不是呢!
原计划书名叫《我的前半生》,后来感觉不太好,应该有人用过了。
昨天,酒后想到了《失去的自我》。
池大为成功了,但也失去了他最初的理想;
与其说得到了什么,更不如说我们失去了什么!
失去的
可能是你
再也无法得到的东西了!!!
2022年5月2日
结婚纪念日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