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扎人只扎苦胆(1/1)

时也命也。

时运不济他认输,而且皇上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柳安安认真的翻看着记事官记录的本子,翻到了最近的一页书页的时候,眼睛直直的看着一边坐着的史煌。

本子上记得是:“今日无事,皇上晚起半刻,百官劝解不听之,吾皇任性。”

柳安安偏着头,心里却在想这大叔看起来挺正经一个人,没想到居然赖床,在往下看,风国上朝居然是寅时中,又是一阵同情。

鸡都是寅时末叫,他居然比鸡起的还早,难怪起不来。

照例宣布了一下太极村的规矩,从此没有风国了,他们正式更名为太极村二队,当初的北疆改名太极村二队。

原太极村不变,为总部。

百官很安静,因为他们边上都站着一个笑眯眯的老人家。

柳安安很满意大家没有反对意见,拎着史煌就离开了。

下面战战兢兢的大臣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听话,不然被拎走的就不止皇上一人了。

他们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做那个出头鸟,改朝换代的仁慈,向来都是说的比唱的好听。

现在皇上被带走,还不知道遭遇了什么样的非人折磨呢!

这边收尾的熊美娇,进来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二人的身影,一问之下,跟着二人离开的方向找去。

只见二人正叙旧,说到得意处更是边说边笑,这不比坐那皇位来的长寿?

一晃眼,一周过去。

宫里四处的地板已经被抠的差不多了。

夜,风国的月亮高悬。

挂在柳安安头顶上。

看着感觉没村里的高,也没村里的亮。

这里的月亮似乎都更矮更朦胧。

月亮升起,四个徒弟还在围着池塘边的烧烤架,边上蹲着的是没了皇位无所事事的史煌。

最近几天一直跟着冯宝几人混吃混喝,还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过几天他就要去种地了,趁着地还没下来,他要好好体会生活。

小狗子接下了这个重任,带着他在宫里抓鱼逗猫,宫外采风耕地。

听说过几天柳安安就要把皇宫改成客栈了,给钱就能住。

初听这消息的史煌是不愿意相信的,这主意是那长得比男人还男人的姑娘出的,他就没了勇气去质疑。

主要是改宫门时,熊美娇两个轰天雷,直接让所有心里有意见的人都双手双脚赞同,史煌也是其中一个。

昨天小狗子还带着他,去城外看了看正修的热火朝天的路,顺便去挖了两锄头。

第一锄头下去薅了菜苗,给他锄头那大叔满脸心疼的说没事,多练练就好了。

第二锄头下去,砸在了自己脚上,吓得那大叔赶紧抢了自己锄头,让他回家歇着。

因为脚受伤,所以今天在宫里摸鱼,哦,不对看着小狗子他们摸鱼。

没有柳母那喋喋不休的念叨,也没有滚滚撒泼打滚的嚎叫。

四周是一点也不香的鱼腥味,大家都不怎么吃,就看着史煌吃的津津有味。

柳安安心里更是觉得这个皇帝当的好可怜,难怪小渡去了太极村,玩木头都能那么高兴。

柳安安想着如今皇宫也成了客栈,这大叔每天也不用上工了,去村里挖地也挺好,跟小渡住一起。

两人都做过皇帝,想来也有共同话题。

就是听小狗子说,这大叔挖地都会挖着脚,还得给他找块松软没人种的才行,不然挖着别人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觉得自己落实了一件大事,这才放下心来,去临时的一间客房睡觉。

第二天一早,三妞还没天亮就在门外把柳安安吵醒了。

又有人在宫门口哭,柳安安知道是谁。

史大叔之前养的那些只拿工钱不做事的言官,有事往后退,没事瞎哔哔,说的就是他们。

在知道柳安安不是个滥杀之人后,就开始三天两头的跪宫门,一言不合就要撞墙,以死明志见先帝。

柳安安只觉得他们莫名其妙,这风国的先帝与她何干。

在试着撞了额头发现没人拉的时候,他们就学聪明了,只跪着哭,还自带干粮那种。

一开始她还去看一眼,后来就基本不管了。

这种不听劝,还没犯大错的人最麻烦了,她管不了。

喜欢哭就哭吧,哭累了自然就回去了。

反正最近死的人有点多,正好当孝子贤孙了。

除了少部分当初北疆亡了跑来风国的人,比较识时务,护卫队的人不管是老还是少,怎么安排怎么听。

他们也是想明白了,北疆没了跑风国,如今风国也没了,他们还可以跑雪国,可是风国都没了,雪国还会远吗?

所以不折腾了,听话的人总能活的久些。

风国百姓大部分是比较听劝的,毕竟谁的屁股坐在龙椅上,跟他们关系不大,该愁的吃穿还得愁。

除了小部分激进分子,听说如今得了这风国的是个小姑娘,都闹着阴盛阳衰,是灭亡之相。

还大言不惭的说,不要求他们把皇位让出来,只求让个男人来做这天下之主,方能长久不衰。

柳安安都气笑了,她也没干啥,只是问他们是不是女人生的,这么能耐的话为什么不自己传宗接代。

几个孙子都有了的白胡子老头被气得大喊:“有辱斯文,妖女乱世亡国。”

本来是混人群里看热闹的小狗子闻言,歪着脖子问边上藏头缩尾的史煌:

“大叔,他这不是放屁吗,你的国不是早亡了吗,我师父的是村,越来越大的村。”

史煌被问的有些心梗,拉着扎人只扎苦胆的小狗子就往人群外面挤。

一边注意着不被人认出来,一边还不忘小声的回应小狗子:

“大叔知道我是亡国之君,你不用提醒我,这些都是跳梁小丑,用不着放眼里,你师父会解决的。”

本来民间也没几个人认识他,可是这如今百官都成了商或农,说不准抬头就是个老熟人,不注意点不行。

柳安安听着这群人不依不饶,直犯困。

她是真的没睡醒。

为了早点把这里的政务分摊给村里带来的村委会成员,也就是那些后生。

她忙的都没时间睡觉,吃饭都是对付。

而且这里的床太软,她觉得腰疼,还不如去房顶上躺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