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续长明灯,看铺子。(1/1)

若是死的是那柳长新就更好了,还有她父亲和继母.........

自从知道沈父沈母把她许给了那样一个人家,沈秋韵对沈父最后的那一点期盼和感情,也消失了。

在她眼里,沈父沈母都不如一个陌生人,至少陌生人不会时时刻刻想着害她。

马车一路往宝华寺而去。

上了山,权黛儿和沈秋韵找到小沙弥,说明了想要在寺中点一盏往生灯。

“两位施主,请跟小僧来。”

小沙弥带着权黛儿和沈秋韵去了一旁的偏殿,将两人的需求告知了殿中负责的师叔。

负责往生灯的师叔朝权黛儿和沈秋韵施了一礼,“阿弥陀佛,不知两位施主要给哪位亲人故友点往生灯?”

权黛儿还了一礼道,“是一个远房表亲,只点灯不写姓名,是否可行?”

“自然可以,往生灯只在心意,就算不写姓名,亡故之人也可感受到两位施主的心意。”

“定会往生极乐。”

师叔拿来一盏新的灯,添上灯油,点燃,放在偏殿一侧的桌案上。

这个偏殿里一排又一排的,都是往生灯。

密密麻麻。

权黛儿添了香油钱,可点三十年不灭。

再次上了一炷香后,权黛儿看向沈秋韵,“秋韵,可否让我单独待一会?”

“好,我去外面等你。”

沈秋韵知道权黛儿还有事,点了点头后出了偏殿,带着丫鬟走远了些。

小桃小柳也跟着出来,只在不远处看着。

偏殿内就只剩下了权黛儿和负责偏殿的师叔。

“大师,我想续一盏长明灯。”

权黛儿的视线落在佛前放着的九排长明灯上,在最角落的位置,放着一盏落了灰的长明灯。

长明灯的灯油快要烧尽了,烛火晃晃悠悠。

等权黛儿从偏殿出来时,她的钱匣子已经空了。

萧景疏、程氏还有王爷萧楼宇给她的银子,都花完了。

“秋韵,咱们走吧。”

权黛儿走到沈秋韵身边,和她相携着边走边逛的下了山,又去飘香楼吃了顿饭,才将沈秋韵送回去,回了府。

照常先去了程氏的院子,听闻权黛儿去了宝华寺,还给秦筝点了一盏往生灯。

程氏叹了口气,轻轻的拍了拍权黛儿的手。

她的这个小儿媳妇啊,就是心善。

连这无关紧要之人,都能给他点一盏往生灯。

那灯可不便宜。

一年就要好几十两银子,三十年,至少要几百上千两银子。

为这么一个人,一下子花出去几百上千两银子,程氏只觉得不值。

不过能让她小儿媳妇心安,她也无话可说。

“忙了一天了,早些回去歇息。”

程氏转头朝一旁的姜嬷嬷吩咐道,“去把我的匣子拿过来。”

“是,夫人。”

姜嬷嬷很快去而复返,手上捧着一个匣子回来,“夫人。”

程氏打开匣子,从里面拿了一千两的银票,塞到权黛儿手里。

“拿着,你们年轻姑娘手里不能没有银子,拿去花。”

程氏是真的担心权黛儿没钱花,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给了她多少银子了。

但她小儿媳妇花钱快,给再多她都担心她没钱花。

“母亲,这.........”

权黛儿看着程氏,咬了咬唇,她是真的没想到,程氏居然还会给她银子。

而且还一给就给这么多。

一千两,这是给她报销,给秦筝点往生灯的钱?!

“黛儿,给你你就拿着。”

“是.........母亲,儿媳多谢母亲。”

见程氏坚持,权黛儿也就没有推辞,把银票收了起来。

程氏既然给了,就没有想收回去的道理,她若是不收反倒还会让程氏失望,觉得与她生分了。

又与程氏说了会话,权黛儿就告辞出了锦绣阁,回了自己的茗香苑。

“嬷嬷,从我的嫁妆里挑一副鹿茸、一盒血燕还有一些滋补的药材,给母亲送过去。”

权黛儿回了茗香苑就找来周嬷嬷,朝她吩咐。

程氏给了她一千两银钱,她收下了,可不能没有任何表示。

只进不出,不能长久。

有来有往,下次程氏才会再给她银钱。

“是,小少夫人。”

周嬷嬷很快就去挑了一副鹿茸、一盒血燕,还有一些滋补的药材回来,给权黛儿过目。

“好,替我送去给母亲。”

“是。”

周嬷嬷带着人将东西送到了锦绣阁,程氏看着那上好的鹿茸和血燕,脸上的惊喜溢于言表。

她点头收下,“黛儿就是体贴,回去好好照顾你们小少夫人。”

程氏给权黛儿银钱时,没想着还能有回头礼收。

这可真是让她意外。

不过想想她的小儿媳妇,在进门第二天,她第一次给了她奉茶礼,还拿了自己体己的银子去采买肉菜,打赏下人。

她就送了她一根百年人参。

就知道她一向是个懂事的孩子,贴心。

原本还有点心疼给了这么多银子出去的程氏,心里的那点不舒服也消失了。

甚至还更乐意给权黛儿银子花了。

她小儿媳妇是个好的,给她银子,她开心,她乐意!

“是,夫人。”

周嬷嬷行了礼后退了出去,出了锦绣阁后就往茗香苑走。

“夫人,小少夫人对您还真是好呢。”

“这一副鹿茸可就值几千两了,更别提还有那一整盒的血燕,还有其他的滋补药材。”

“您给的那一千两银子,可连这些东西的一半都买不到啊。”

“小少夫人把这么珍贵的药材给了您,可见对您是真真的上心体贴呀。”

姜嬷嬷在一旁说道,她也是真心的为程氏高兴。

同时也更清楚了权黛儿的为人处世。

难怪夫人这么喜欢小少夫人,就是她也喜欢得紧啊。

“黛儿是个好的,做个侧妃真是委屈她了。”

程氏心里止不住的叹息,要是自己儿子早一步遇到的人是黛儿,早点把她聘进府里来,也就没那姚莹莹什么事了。

几天后,权黛儿带着周嬷嬷、小柳、小竹等人,还有护卫出了府。

她今日要去看看自己名下的铺子。

出嫁时,侯府给她的嫁妆里有两个铺子,一个首饰铺子,一个成衣铺子。

是侯府里收益最好的两个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