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来了(1/1)

——

摄政王府外。

红绸翻飞。

大门前,百骑列阵,金甲披身?

轿辇已备,花炮待鸣。

洛眠身披玄红织金的喜服,袍角随风翻飞。

金冠高束,腰悬宝佩,整个人坐在马背上,宛如从画卷中走出的神只,冷峻矜贵,不染尘烟。

可奇怪的是。

在洛眠的身边的人,并非往日常随的云水与慕山。

而是一身穿素灰织锦长衫的……

……

鼓声擂响,花炮待发。

洛眠一勒马缰,玄马嘶鸣。

迎亲之阵,浩浩荡荡启程。

——

沈府前巷,早早便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从街头到巷尾,这次……摆满了百姓们送来的“贺礼”。

有粗手粗脚的木匠抬着自己亲手打磨的红漆柜子,喘着粗气却笑得满面喜气。

有织布的婆婆抱着一大包新织的帕子和绣球,嘴里念念有词。

“我们沈小姐一定会幸福的……”

也有孩童蹦跳着举着一只用糖浆粘的小狮子。

“这个这个!可甜了!沈小姐一定会喜欢的!”

……连瓜果梨桃都堆成了小山,有人索性把家里最甜的大西瓜也送来了……

就连卖油的老汉都咧着嘴说。

“这样的好姑娘,该有全天下最好的姻缘……”

沈府中堂,张灯结彩,红绸满挂。

沈如宁已画好妆,穿着凤纹大红嫁衣,端坐在红缎椅上,盖着一层轻薄红盖头。

沈母坐在她身侧,手指握着她的指尖不肯松开。

攥的紧紧的,仿佛要将这一生所有的牵挂与不舍,一丝不落地传给她。

“娘从前常说,盼你快些长大……可如今真的长大了,要嫁人了……却又只觉得太快了。”

“你是娘十月怀胎生下的宝贝,从呱呱坠地起,我日日看着你长大,咿呀学语、学走路、扎髻子、穿嫁衣……”

而后轻轻抚了抚沈如宁的红盖头。

“娘舍不得。”

沈如宁唇角动了动,半晌才低低唤了一声。

“娘……”

沈母自顾自的继续喃喃。

“宁儿从小就懂事。”

“娘……只盼你一世平安,一生欢喜。”

说到这里,沈母眼眶早已泛红。

“如今你要出嫁,成家……可是我这心里啊——”

话未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沈如宁轻轻抬手,反握住了沈母的手。

隔着红盖头,她看不清母亲的脸,只听见那细碎而急促的呼吸,像极了前世那场永别之前……

“娘,宁儿会幸福的。”

“宁儿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明白的小姑娘了。”

“母亲不要难过也不要担心……”

沈母泪眼婆娑地点了点头,声音哽咽:“好……好,娘信你。”

一旁的沈父也走上前来,沉声。

“宁儿,还记得这个吗?”

随后将一块小小的玉佩放入沈如宁的手里。

“这是你十岁生辰宴上,我送你的玉佩。”

“那日你不小心摔了它,哭了好久呢,爹见了心疼,便赶紧拿去修了,想着修好后给你个惊喜。”

顿了顿。

“可等玉佩修好了……你却已经忘了这茬了,小姑娘的心思,总是过得快。”

沈如宁握着手里的玉佩,似乎也回忆起了那段早已蒙尘的过往,眼圈泛起些微红意。

接着沈父抬手郑重地整了整沈如宁凤冠上的步摇……

“宁儿,你永远都是父亲的心头宝。”

沈如宁唇角微颤,声音细若呢喃。

“父亲……”

这一声,叫得沈父眼眶一热,连忙侧过头抹了一把眼睛。

“好了好了,哭什么,这可是你大喜的日子。”

……

屋外日头正好,

门前,沈阔和沈礼穿戴整齐,一左一右立在台阶下,身姿笔挺、神情肃然。

嗯……很严肃的样子。

他们一改往日斗嘴的模样,眼圈有些红……

再往外走几步,便是早早守在门口的几道熟悉身影。

“来了没?怎么还没到?!”

廖瑾柔脚尖一下一下踮着,脖子都望酸了。

杜温允也叉着腰望着,嘴里念念有词。

“天啊,表姐成婚……”

“我……我激动个什么劲儿啊……”

季云和贺兰多多二人站在一旁倒显得稳重一些。

春至夏至秋至三人却已经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是从沈如宁屋里一路飞奔到门口,再从门口小跑回来。

“小姐!百姓们给咱们沈府送了好多东西!有人直接搬了一麻袋红枣过来!”

“小姐小姐!门口那婆婆送的桃子可甜了,我尝了一口,你要不要吃一个垫垫肚子?”

“小姐!刚刚门口有个八九岁的小郎君嚷嚷着也要娶你!结果他爹踹了他两脚,现在鼻涕眼泪糊了脸,边哭边喊‘我要娶沈小姐!’”

……

沈府门前早就热闹得如同庙会一般,百姓越聚越多,连街角茶摊的老人也忍不住拄着拐杖赶来凑热闹。

“我今天非得看看这迎亲阵仗到底有多大!”

还有人搬着小板凳卡了个好位置,一边嚼着瓜子一边点评。

“瞧着这一片红绸啊,喜气得很!我活了六十岁,头一回见这么排场的迎亲!”

“什么时辰了?摄政王怎么还没有来?”

小孩子们拿着纸风车、糖人和竹蜻蜓到处跑,个个脸上都是没遮掩的欢喜。

“迎亲啦迎亲啦!新郎官要来啦——!”

还有许多小姑娘一边跑一边往地上撒红豆,

“我娘说,撒豆成福,我想让沈小姐一辈子都享福!”

热闹、喜庆、欢笑……

这一刻,更像是一座城的欢庆。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喧闹之中——

一声花炮响,轰然震耳。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