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婶子(1/1)

赵伟杰解开袋口,是一袋米,约莫五十斤。

司语佩服,这六旬老人。

背五十斤,农村老人,身体是真的好。

城里老人跳广场舞,精神还好些。

空着手上地铁,还得跟年轻人要座位。

司语原身子,也没负过重。

赵伟杰边提着米袋子,边停下对傻姑说,狗儿是二奶奶孙子!

二奶奶早年守寡,只有一个儿子,名赵伟康,三十岁还没找到媳妇。

赵伟康出门打工,有一年回来,经过镇上时。

看到个怀孕的傻女子,在路边捞杂水桶里东西吃。

赵伟康看她可怜,特意去饭店,买碗杂烩面,端给傻女子吃。

傻女子吃完面,赵伟康送空碗去还给饭店。

转身才发现,傻女子一直跟在赵伟康身后。

赵伟康走傻女也走,赵伟康停,傻女子便也停。

像个甩不掉的尾巴。

赵伟康看着傻女,十七八岁的样子。

挺着五六个月的肚子,拖着笨重的身子,也着实可怜。

赵伟康叹了口气,把傻女带了回来。

好吃好喝地养着,为照顾傻女。

赵伟康没再出去打工。

四个月后,傻女临产。

赵伟康找来接生婆。

傻女生到一半时,孩子下不来,接生婆没了办法。

此时送去镇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

接生婆只好拉出孩子,傻女忽然喊心里难受。

赵伟康从产婆手里接过孩子,再去看傻女。

傻女已经没了!

二奶奶想着傻女可怜,让傻女入了赵家祖坟。

抱着傻女的孩子,这孩子和傻女,都找不到来处。

二奶奶想想,傻女入了赵家祖坟。

孩子便是赵家的孙子!

想着贱名好养,给孩子取名狗儿。

狗儿今年七岁了,赵伟康出门打工。

赚钱给狗儿读书。

自从傻女去后,二奶奶对傻子特别敏感。

听说田贵花,给我也买了个傻子当媳妇。

二奶奶便多了心,常看着田贵花的院子。

尤其当你生孩子时。

二奶奶想起狗儿娘,担心生孩子,再生死个傻子。

跑去屋里,看着你生产。

结果听到田贵花说,保小不保大。

接生婆拉出孩子时,导致你大出血。

你又昏了过去。

估计活不成了,爸爸把你扔了。

赵伟杰笑道,我们傻姑命大,我用米汤灌活了。

司语看看赵伟杰,有点小得意的样儿。

心里心疼傻姑十秒钟。

傻姑生孩子,赵伟杰不送医院,也不陪着,还下田!

都没那赵二奶奶用心。

赵大强扔了傻姑,还得狗儿去地里叫人。

现在说傻姑命大福大。

怨不得傻姑的魂儿走得绝决,连丁点儿信息也不留。

傻姑对这具身体,估计厌倦透了。

赵伟杰乐呵呵地说,爸爸敲漏傻姑的脑袋,傻姑又没死,还不傻了!

这一敲,还敲出个正常的傻姑。

司语听得头大,先不去心疼死了的无名傻女。

单想自己住进这具身子的傻姑。

听赵伟杰笑着说,命大,敲出个正常人。

司语心里打个颤,这男人,爱傻姑吗?

生孩子时,傻姑的命由田贵花,不由赵伟杰决定,赵伟杰算傻姑的男人吗?

爸爸没敲死,敲出个正常人?

没敲死吗?

没敲死?傻姑哪里去了!

这个正常人不是傻姑呀,是我司语。

司语想,傻姑应该死了!

傻姑这短暂一生,活得卑微如狗。

想起初来的那个晚上,赵伟杰对傻姑,真的就是泄欲工具,不是人。

这赵伟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生性如此凉薄!

赵伟杰说着,把米拎进灶房。

司语跟着赵伟杰,赵伟杰劲真大。

拎着五十斤,像拎小包似的。

赵伟杰揭开木盖,把米倒进去。

司语这才发现,几个木盖盖着的,竟是几口大缸。

赵伟杰看傻姑去摸缸,指着缸说:“这是我妈妈置办的,这个东西名缸,用这缸装粮食,防鼠防虫。”

司语心里好笑,我当然认识缸。

赵伟杰的妈妈,想着是个讲究人。

手机上看过直播,好多人不讲究。

吃着饭,看到老鼠乱窜,粮里洞里来去自由。

这缸和木盖,做的严丝合缝。

赵伟杰把米倒进缸里,转身出去拎进竹篓。

竹篓里,是赵伟杰去田里找的吃的。

三个人围着竹篓,看赵伟杰向外拿东西。

看到水嫩嫩的玉米,司语和毛毛的眼睛亮起来。

这个煮了还是烤了,超香的。

青青的毛豆夹,这个用盐水生姜煮了,口感极好。

冬瓜,消暑神器。

这里正忙着,门外走进一人,端了一盆面条进来。

赵伟杰连忙接过盆说,二婶,你怎么来了?

司语寻声看去,是个四十五六岁的中年妇女,温温柔柔的样子。

听赵二婶对赵伟杰说,杰杰,二婶想着,这刚搬回来,油盐酱醋的不会齐,直接煮好了端来。

听说田贵花一粒粮不给,明儿都去二婶家吃,吃到秋收。

离开那老寡妇,我赵家人还饿死不成!

赵伟杰向司语说:“这是本家二婶。”

司语连忙站起来,微笑着向二婶点头。

妇女肤色微黑,方脸上五官端正,看上去一脸正气。

赵家二婶拉过傻姑的手,左瞧瞧,右瞧瞧。

和气地说,这孩子不傻呀,头发咋剃成这样。

这要留了发,再养起来,盖了村的美人儿呀!

赵伟杰解释:“傻姑不傻,只是不会说话。”

赵家二婶呵呵笑道,不会说话呀,不会说话好呀,不说话,张家长李家短,都不议论少惹是非啊。

司语听得这话,嗯!哑了好。

外面又有人声传来:“啊呀,二嫂也在,我刚从田里回来,听说杰杰回来了,那老东西一粒粮不给,我扛袋面来。”

随着声音,进来个约四十岁的妇人。

粗粗壮壮的,中等身材,说话中气十足,妥妥的女汉子一枚。

放下面袋对赵伟杰说:“早该回来了,给那老寡妇当牛做马,败了自家门户,伤了大嫂的自尊。”

赵伟杰向司语说:“傻姑,这是本家三婶。”

赵家三婶这才看向司语,呆愣一下。

惊喜地过来,拉了司语,左瞧瞧,右瞧瞧。

欢喜道,这么漂亮的小尼姑,哪里傻?

赵家三婶说着话,一个劲地拉着司语,傻傻地乐呵。

毛毛扯扯赵家三婶的衣角:“三奶奶,我妈妈不是尼姑,尼姑不生孩子!”

赵家三婶哈哈大笑,不是尼姑,趁早儿留了头发,做俊俊的小美女。

说着蹲下身,搂了毛毛笑,光看小美女,还有龙凤胎呢!

赵家二婶也蹲下身,搂了豆豆笑,光看傻姑了,还有龙凤胎呢!

“这可是我们赵家村里,第一对龙凤胎!”赵家二婶自豪。

“将来,会是我们赵家村大人物。”赵家三婶骄傲。

赵家二婶忽然想起面条,连忙说,对了!你们快吃。

这面条吃迟了,会驼,口感不好的!

赵家二婶放开孩子,催促着说。

赵伟杰拿了碗筷,向赵家二婶三婶说:“一起吃?”

“你们吃,我煮了一大锅,先盛一盆给你们,我也回去吃了!”赵家二婶说着,起身走了!

赵家三婶也起身说道:“我听说你们断粮,回家急着送粮,现在我也回了。”

司语看着两个,匆匆离去的背影。

连忙走向桌子,哇塞!好大一盆面条!

白里泛点黄的面条,十个漂漂亮亮的荷包蛋,青嫩翠绿的小菜。

真的色香味养俱全!

毛毛感叹:“哇塞,看上就好好吃的样子!”

赵伟杰拿着筷子勺子,开始盛面条。

司语坐下,看赵伟杰挑面条,捞蛋。

赵伟杰挑出面条,在碗里绕三个圈,堆在碗中间。

然后捞四个荷包蛋,放在面条的四端。

再挑起青菜,搭在面条与蛋上。

这碗面条,看上去清爽又好看。

司语吃惊地看着这碗面条。

赵伟杰这是开饭店的手艺呀!

开饭店人装面条,讲究的是卖相好看。

赵伟杰装好四碗面条,乡村用的都是大海碗。

这一碗面条,司语原来的身子,最多吃一半。

司语惊奇地发现,只有一碗面条,装有四个荷包蛋,其它三碗,都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