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了解瑜伽2(1/1)

8. 三摩地(Samadhi):瑜伽修行的终极境界,指心灵完全摆脱了物质世界的束缚,与宇宙的终极实在(梵)融为一体,达到永恒的解脱与幸福。三摩地并非简单的意识空白,而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觉悟状态,是瑜伽修行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瑜伽经》的成书,使瑜伽从零散的思想和修行方法,转变为一门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学科,对后世瑜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的数百年间,古典瑜伽的八支体系成为瑜伽修行的主流,指导着无数修行者追求身心的解脱。

(四)后古典时期(《瑜伽经》之后-19世纪)

在后古典时期,瑜伽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修行者们在古典瑜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合不同人群的修行方法,更加关注生命的活力与身体的健康。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瑜伽奥义书”(如《湿婆本集》《毗湿奴本集》等),这些作品在继承古典瑜伽思想的同时,融入了更多关于身体能量、经络穴位(Nadis)、轮穴(Chakras)等方面的内容,为瑜伽的修行方法增添了新的维度。

密教瑜伽和诃陀瑜伽(Hatha Yoga)的兴起是后古典时期瑜伽发展的重要标志。密教瑜伽注重通过咒语、手印、仪式等方式来唤醒身体的潜在能量,强调身心的能量激活与转化;而诃陀瑜伽则更加关注身体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的体式、呼吸控制和清洁法(如净鼻术、净胃术等),来净化身体、增强体质、唤醒生命能量(昆达里尼,Kundalini)。诃陀瑜伽的出现,使瑜伽的身体练习更加丰富和系统,为现代瑜伽体式练习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瑜伽也开始走出印度,向西方传播。18世纪初,一些西方的旅行家、传教士和学者来到印度,接触到瑜伽文化,并将其介绍到西方。虽然这一时期瑜伽在西方的影响还比较有限,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和小众的兴趣群体,但它为后来瑜伽在西方的大规模传播埋下了种子。

(五)近现代时期(19世纪中期至今)

19世纪中期以后,瑜伽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健康生活方式。

1. 瑜伽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

19世纪中期,印度瑜伽大师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在芝加哥世界宗教会议上发表演讲,将瑜伽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系统地介绍给西方世界,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越来越多的印度瑜伽大师前往西方讲学、授课,如斯瓦米·希瓦南达(Swami Sivananda)、帕塔比·乔伊斯(K. Pattabhi Jois)、艾扬格(B.K.S. Iyengar)等,他们根据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对传统瑜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创新,发展出了多种适合现代社会的瑜伽流派。

例如,帕塔比·乔伊斯在古典阿斯汤加瑜伽的基础上,创立了现代阿斯汤加瑜伽,强调固定的体位序列、高强度的动作转换以及动作与呼吸的完美结合,适合追求挑战和体能提升的人群;艾扬格则注重瑜伽体式的精确性和对齐,发明了大量的瑜伽辅助工具(如瑜伽砖、瑜伽带、瑜伽椅等),帮助不同身体条件的练习者正确完成体式,创立了艾扬格瑜伽,成为注重体态纠正和细节练习的代表流派; Bikram Choudhury 则结合高温环境,创立了高温瑜伽,通过在38-40℃的高温房间内练习固定的26个体式和2个呼吸法,达到排出身体毒素、增强身体柔韧性的效果。

这些瑜伽流派的出现,满足了西方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动了瑜伽在西方的普及。如今,瑜伽已成为西方健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了学校、企业、医院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

2. 瑜伽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瑜伽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瑜伽开始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最初,瑜伽主要以书籍、录像带等形式在小范围内传播,练习者多为对印度文化和健身感兴趣的人群。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心健康,瑜伽健身场馆逐渐在各大城市出现,瑜伽教练培训也开始兴起。这一时期,哈他瑜伽因其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的特点,成为中国瑜伽市场的主流流派,吸引了大量的练习者。

进入21世纪,中国瑜伽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瑜伽流派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哈他瑜伽、阿斯汤加瑜伽、艾扬格瑜伽、阴瑜伽等,还出现了流瑜伽、空中瑜伽、球瑜伽、亲子瑜伽、孕产瑜伽等新兴流派,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瑜伽的传播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健身场馆,线上瑜伽课程、瑜伽APP、瑜伽直播等新兴形式也逐渐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随地练习瑜伽。

如今,瑜伽已成为中国大众喜爱的健身方式之一,不仅在城市中广泛普及,在农村地区也逐渐得到认可。瑜伽不仅帮助人们改善了身体状况,缓解了工作和生活压力,还促进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成为中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瑜伽的主要流派:多元化的修行选择

瑜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的流派。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修行理念、方法和侧重点,适合不同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修行目标的人群。了解这些主要流派的特点,有助于练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瑜伽类型,从而更好地享受瑜伽带来的益处。

(一)哈他瑜伽(Hatha Yoga)

哈他瑜伽是最基础、最普及的瑜伽流派之一,也是许多瑜伽初学者的入门选择。“哈他”(Hatha)一词由“哈”(Ha)和“他”(Tha)组成,“哈”代表太阳,象征阳性能量;“他”代表月亮,象征阴性能量。哈他瑜伽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身体的练习(体式)和呼吸的控制(呼吸法),来平衡身体内的阴阳能量,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1. 特点

- 入门友好:哈他瑜伽的体式相对简单、温和,动作难度较低,注重身体的基础练习,如站立姿势、前屈姿势、后弯姿势、扭转姿势等,适合瑜伽初学者和身体柔韧性、力量较弱的人群。

- 注重基础:在练习过程中,教练会详细讲解每个体式的动作要领、呼吸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练习者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打好瑜伽修行的基础。

- 身心结合:哈他瑜伽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还强调呼吸与体式的配合,以及心灵的放松。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需要专注于呼吸和身体的感受,逐渐平静心灵,缓解压力。

2. 适合人群

- 瑜伽初学者,没有接触过瑜伽或瑜伽基础较弱的人群。

- 希望通过温和的方式锻炼身体、改善身体状况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中老年人等。

- 希望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质量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