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诗词开源(1/1)
回去无名巷的路上,姚名成并未让戬阳用马车载他一程,而是自己一个人慢慢走着。
走过每一条他所熟悉的大街小巷,看向每一处他所熟悉的街边模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找回点安全感。
让他感受到,自己仍旧属于这世上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非早已经死了的孤魂野鬼。
“诶诶……小郎君,你可算来了,这么多天都没来我这摊子上吃东西,我还以为小郎君你已经离开岳县了。”
姚名成视线范围内,当初那名卖烧饼的摊主大叔瞧见他经过,赶忙挥手热情招呼道。
他以为姚名成今日是来吃他饼的。
姚名成稍稍愣神,双腿便不经使唤地听从摊主招呼,走上前去坐下。
“小郎君今日想吃些什么?我这有菜馅烧饼,还有肉馅烧饼,你跟你娘子上次来,试的麻球也有。”
“都行,随便给我来点什么都行。”
姚名成本就无心吃食,只不过碍于摊主热情招呼,他不好拒绝,这才坐下。
现在摊主要问他想吃些什么,他当然回答不上来了,总不能说他其实什么也不想吃,单纯被其招呼过来的吧。
“那行,我看着上,不过这麻球,小郎君你待会儿可得多带几个回去,给你家小娘子吃。
我近几日又试了很多回,把这麻球的味道好一番改良,那味道……棒极了!”
摊主手上炸麻球利索功夫不停,还能分出心来同姚名成闲聊,王叔卖球,自卖自夸个不停。
对此,姚名成只好表情敷衍地笑了笑。
草草吃完两张烧饼和一碗甜浆粥,压根没尝出什么好味道的姚名成,本想拒绝摊主最后递来的那四个麻球。
但看着其饱含殷切的目光,姚名成忽然想到了什么,并未多言。
仅是抬手默默接过那一油纸袋麻球。
“麻球,吃不吃?”吴宅书房内,姚名成将油纸袋子放在桌上,随意问道。
早就注意到其手上袋子的吴东面色一喜,迫不及待打开油纸袋,等看清袋子里面装的东西后。
一道惊呼声,自他口中不受控制吐出。
“麻圆!麻球就是麻圆,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有麻圆了,怎么我以前从未看见过。”
吴东嘴里小声嘀咕着,本来还好奇姚名成说的麻球是个什么稀奇东西,结果就是后世他常吃的麻圆。
哎算了,有新鲜麻圆吃也不错,总好过以前天天不是清汤面,就是粥饼的早餐。
唉!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无比怀念,前世那些牛肉面,炸酱面,热干面,馄饨之类的美食。
“怎么样?你过去找你未婚妻的事情,有没有解开心结?”
吴东嘴里咀嚼着麻球,还不忘关心姚名成的事情,宁愿说话含糊不清,也要问他事情进展如何。
此话一出,姚名成嘴边苦笑连连。
怎么不算解开心结?整个人都被连根切断了和他之间的联系。
“她跟我退婚了,马上要跟其他人结亲。”
“退婚?这才过去几天,他们就找好了另外一个合适的接亲人选?那人也能用气运来救你未婚妻吗?”
吴东闻言,颇感不可思议,实在是范正源他们动作太快。
“嗯,应该能吧,要不然跟他结亲做什么。”
“那你怎么想的,你还爱不爱你未婚妻?呃……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不算了,别再纠结这事。
等以后有机会,你再寻一门亲事,还不用为此付出气运代价,多好。”
吴东刚准备开口问他,对李易清还有没有感情,突然想到这是在古代,姚名成与他未婚妻从认识到结亲……
满打满算不过半月,排除掉山算子那等一见钟情,情深以往的特殊情况。
二者间肯定也没多深厚感情存在。
无非是此路不通,另寻他路呗,活人还能在一个女人身上把自己吊死?
“我问了岳家当初过来找我的那人,他说我之所以能拥有现在魁星踢斗的文运,全仰仗我祖……武穆庇佑。
并非是因为你教我的那几首诗词,所以他说我身上的气运,非我一人之气运。
实乃武穆余荫,你认可他说的话吗?”
姚名成并未理会吴东所说劝慰之言,而是在纠结先前,王略斥责他的那些话。
只有先弄清楚那些话背后真假,他才有资格去想,自己是否要抗争到底,过去找范正源,王略他们说个清楚。
“武穆庇佑……嗯……这个我也不清楚啊……但我觉得他说的,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毕竟以岳武穆的厉害,他即便是死了,去往阴曹地府,在天之灵肯定也不会泯然于众鬼矣,而且……”
而且据吴东前世了解,岳飞死后,后世之人对他的神化程度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仅仅广为人知的那一小部分神化地方,就同时涉及到佛道两教,什么大鹏金翅明王,三界靖魔大帝……
这等存在,要说他在天之灵庇佑子孙,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所以,吴东确实说不清楚,姚名成背后气运到底是他教的诗词立大功,还是基本仰仗其祖父武穆庇佑。
“诶,要不这样,我再教你几首诗词,你好好感悟下,看能不能让实力得到显着提高。
若是能的话,那你不就有办法说服他们,让他们相信你未来的潜力,远不止现在这般魁星踢斗的气运?”
所谓开源节流,光节流能起到多大作用,最重要的不还得是开源吗?
之前自己只不过教了姚名成两三首诗和小曲,就让他实力得到如此显着提高,那现在若是教他更厉害的诗词呢?
既可以让他实力得到增长,同时还能验证下,自己教他的诗词到底有多大作用。
真不愧为,一石二鸟之计!
自诩想到绝顶妙策的吴东,浑然忘了,他们之前共同讨论诗词之时遇到的难题。
他只知道,谈及武穆庇佑,再将岳武穆与诗词之道联系起来,那绝对离不开三个字,怒发冲冠……
情不自禁哼唱出声的吴东,引来身旁姚名成满脸怪异看向他。
“你在唱什么?不是说教我诗词吗?”
“哦哦,咳……等我写下来……”还没唱过瘾,便被强制拉回现实的吴东匆忙提笔。
将一旁还未写完的家书推开,吴东提笔蘸墨,一笔一划认真写下“满……江……红”三个大字作为词牌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一首满江红潇洒写完,引得姚名成俯首桌前,需要不断仔细辨认,吴东写的那些歪歪扭扭鬼画符都是什么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好词,好词啊!这词谁写的?
难不成是你梦中仙人自己写成的?不对啊,若是仙人所作,怎会在这词中以臣子自居,还说要觐见天子。”
听完吴东朗诵,姚名成忍不住又自己小声复诵了一遍这首《满江红》之词。
全篇字句,无不极尽慷慨激昂意味,其中还提到了他大宋靖康之耻,由此可见词人极有可能就是大宋臣子。
可问题在于……大宋臣子,为何要在词中写下“笑谈渴饮匈奴血”此句?
他们大宋朝,最大的敌人,甚至于靖康之耻背后的元凶,不是北方蛮金女真人吗?与匈奴有何关系?
怪哉怪哉,姚名成思索半天,始终想不通词人为何要在词中表达对于匈奴人的痛恨。
总不可能是因为,他害怕蛮金人,亦或朝中某些“求和派”知道了这首词的存在,找他麻烦,这才不敢直言吧。
倘若他当真不敢直言“饥餐蛮金肉,渴饮女真血”,那他也就不配写出此等慷慨激昂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