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温家的回信(1/1)

对照来这里之前的小虎。

他足足长高了快有十几公分。

之前比李叔低了一头,现在站着和他差不多高。

这都是因为生活在乡下的时候。

虽然没有到吃不饱那种可怜的地步。

甚至因为有秦鸿远在,家里时不时还能吃顿肉。

但这点营养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虎来说还是不太够。

来了京市之后,这点则被严重的改变。

首先因为赵念慧工作的地方很特殊。

基本上每天她都能稳定地往家里带一点肉菜。

鸡鸭鱼肉,什么都有带过。

这也就保证了小虎最基础的营养的吸收。

所以他的身体才久旱逢甘霖一般长得这么迅速。

事实上,小虎是这个年纪孩子正常的身高。

比赵念慧大概低了有五公分。

她是一米七的身高,所以小虎现在有一米五的样子。

当然最大的变化,并不是他的身高。

而是小虎心理方面的发展非常的迅速。

可以说完成了从小孩到小大人的蜕变。

之前他可以在田地里无忧无虑地玩耍。

脸上也挂着孩童一般天真的笑容。

可现在则是大大的不一样,比以前稳重和成熟了许多。

知道来人的时候要先窗子再决定是否开门。

知道给家里的客人烧水倒茶喝。

这些事可没有人特意教过他。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他成长的证明。

“好孩子,真是辛苦你了。”

赵念慧现在别说照顾别人。

她自己也需要有人照顾。

那么一定是家里的这个小大人挑起了重担。

李婶摸了摸小虎的脑袋。

他的头发有些长,不是在家里时的寸头。

“奶奶,我一点都不辛苦,你和爷爷这次来了,就过完年再走吧。”小虎不舍地蹭了蹭李婶的手掌。

李叔和李婶也是一样的打算。

至少要等赵念慧出了月子再说。

那按照时间来推算,至少还要半个月的时间。

所以势必要留在这里过完新年才能离开。

见他们两个人点头,小虎很开心,赵念慧也很满意。

如果有可能的话,她想把两个人都接来京市居住。

但那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

需要细致的计划和精心的筹谋。

这个惊喜,就等到以后再告诉他们。

最起码她要在这里拥有一个自己的家。

那时候才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来。

团子一蹦一跳地跑了过来。

它有些不记得两个人身上的气味。

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过去。

躲着桌子下面观察了很长时间。

才终于确定周围没有危险,蹦跶着跑到李婶的脚下。

“这,这是团子,居然都养这么大了。”

李婶伸手去抱的时候。

赵念慧和小虎都紧张了一下。

生怕团子一个回头就咬伤了李婶。

可事实证明,是他们有些多想了。

团子乖乖的任由李婶的手将它抱起。

李婶完全沉迷在团子的可爱呆萌中。

显然都忘了来这里的正事。

李叔咳嗽了两声,“咳咳,念慧,孩子们呢?”

他说的当然不是小虎,而是那两个刚出生的小宝宝。

“去吧。”赵念慧推了推小虎。

示意他去把摇篮里的宝宝们给抱过来。

听到小宝宝的哭声,李婶才放下手里的团子。

看着两个白白嫩嫩的小宝宝,两个人都如愿以偿地笑了笑。

李叔没有抱过团子,进门之后又最先洗了手。

所以他可以直接从小虎手上接过孩子。

“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赵念慧回道:“孩子还没有大名,到满月的时候再起,现在只有小名,哥哥叫小豆丁,妹妹叫小豆子。”

李叔怀里抱着的是比较文静的那一个。

原先他以为这个会是妹妹。

可看着灰蓝色的襁褓,实在不像是抱女孩的。

“爸,那是小豆丁,他很安静的。”

两兄妹的性格与常人的认知有些不同。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一贯认知中,都是男孩比较活泼一点,女孩比较文静一点。

可她家里的这两个小宝宝却刚好相反。

之前还不清楚他们的性格有所差异。

相处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注意到。

小豆子可比哥哥小豆丁爱闹腾多了。

这时,从厨房洗好手的李婶出来。

抱起了小豆子好好地亲热了一番。

“小豆子,小豆子呀,奶奶的乖孙女儿,真的是太可爱了。”

抱了一会儿之后。

两个小宝宝都有些精神不济。

他们现在属于白天睡,晚上闹的阶段。

李婶到底是有哄孩子睡觉的经验。

很快的就将两个被吵醒的小家伙给哄睡。

接着,开始整理起他们带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

那里面都是一些从乡下带来的山货。

居然还把赵念慧晾晒的中药带来了一些。

让她看得眼睛一亮,恨不得立刻下床研究。

最后还是被李婶给制止,让她这段时间先不要下床。

毕竟是大冬天的,接触到地面就觉得冷。

哪怕屋子里已经烧了煤球,但还是觉得天气又干又冷。

虽然对于李叔李婶他们来说,已经习惯了这种寒冷的天气。

但赵念慧现在可不一样,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身体。

千万要注意别留下什么病根才好。

“对了,念慧,这封信你看看,好像给鸿远的。”

在赵念慧带着小虎离开家不久之后。

从京市那边就寄过来了一封信。

刚开始两人还以为是赵念慧寄来的。

可总觉得上面的赵念慧三个字有些不太一样。

后面问了问别人才知道那上面的名字是秦鸿远。

看来是有人给秦鸿远寄的信件,他们当然没有私自打开过。

在信中,曾经和赵念慧提起了这件事。

那时候赵念慧也没当真,现在才发现原来是温家的回信。

她的那块玉佩中的刻字,就是一个温字。

秦鸿远说过,要帮她去信问问温家的人。

没想到他们隔了那么长时间才回信。

正好是在赵念慧离开家许久之后。

才导致这封信最终晚到了她手中几个月的时间。

拆开之后,上面的署名,让赵念慧有些惊讶。

温序之。

这是温家的长子。

温家一共有三男两女。

除了那个走失的女儿。

其他的孩子们都在各个领域发展得很好。

这个温序之回了秦鸿远的猜测。

如果玉佩里刻着有温字的话,的确是他们家的信物。

后面还交代了请秦鸿远把这个人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