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之大欲存焉(2/1)

“三大爷,早上好!”

“李来,你怎么中午就回来了?”

阎埠贵不禁疑惑,这在院子里并不常见,大家都习惯中午在食堂吃饭。

“我犯了胃病,请了假。”

李来并未透露提前退休的计划,打算下周一让秦淮如去办理手续。

其实今天下午也可以,但与他的工作时间冲突,会损失半天的工时。

“你真有胃病?”

阎埠贵有些怀疑李来的话,若真有病,还能喝酒酒肉?这胃能消化了?

“这还能有假?我回屋休息会儿,你忙着吧。”

李来推着那辆自行车缓缓向家中走去,心里想着从前,他对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视而不见,而今却对这辆自行车感到自豪。

他穿过院子,走向后院,有几位大妈见到他,忍不住交头接耳。

“李大哥,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秦淮如正坐在那里,简单的一餐,只有两个窝头,一些白菜,还有一碗清汤。

“不是吧,你中午就吃这个?”

李来带着一些鄙视。

他是希望秦淮如能养得胖一些,这样的彼此都舒服。

“家里还有面和白菜,不能浪费了,没关系,我以前吃得还不如这个呢。”

秦淮如对目前的生活心满意足,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那就好。”

他接着说:“我已经跟厂里安排好了,周一你就跟我去办理入职手续。”

“太好了!”

秦淮如知道顶岗的事情已经谈妥,也就不再多问。

李来轻手轻脚地关上门,吃饱了就要干活。

时间紧迫,不能老了后悔。

正如古人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曰:你说的对!

日后。李来心满意足睡午觉,周末的时光,这样过才对。

秦淮如整理了一下,然后拿着盆子出门去洗碗。

正巧碰见二大妈和许母也在洗碗,她们在水池旁聊起了天。

“秦淮如,我刚才看到李来回来了,他今天不用去上班吗?”

二大妈住在隔壁,即使不刻意留意,能知道个七七八八。

“请假了,下午在家休息一下。”

秦淮如边说边手脚麻利的洗着碗筷。

“哎呀,这么年轻就请假,年纪不大还想偷懒?”

许母不以为然,想起自家丈夫和大茂,一年到头都勤勤恳恳,从不轻易请假。

“不是偷懒,是真的生病了。”

秦淮如维护着李来的高大形象。

看她这样,顿时让院子里的大妈们直摇头。

这傻孩子,这么容易被李来洗脑。

直接睡到下午四点,李来可算醒了。

刚睡醒就看到秦淮如在细心地纳鞋底。

“淮如,咱家也买一台缝纫机吧!”

“不用,现在只有我们两个,针线活儿就足够了。等将来有了孩子,再考虑买缝纫机吧。”

秦淮如的勤俭持家,加上作为大姐的责任感,让她早早地就习惯了照顾他人。

李来思忖片刻,接着说:

“淮如,咱们暂时不要孩子,你很快就要进厂当学徒了。”

“我和厂里谈好了,你的工资是每月二十七块五毛。等过几年,我们再要孩子。”

“到时你怀孕了,所有检查费用厂里都会出的,你可以安心休养,避开考核,直接成为正式工。”

“还有产假福利,这样不是很好吗?”

李来是打算薅钢厂羊毛,尽量享受厂里提供的各种福利,也算是厂里帮他养媳妇儿。

秦淮如的双眸瞬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那这样的话,咱家可省钱了。”

“对喽,就是这个道理,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才受穷’。”

“嗯,这句话是三大爷经常说的。”

“咱们家虽说不缺钱,但也不能随意挥霍,得为未来的孩子们着想。”

李来目前并没有急于成家立室,但他已经打算将来鼓励秦淮如多生育,直接套牢,一辈子奉献给老李家。

“好。”

秦淮如轻轻点头,随即走近,说:

“李大哥,你试试这双鞋的尺码合不合适。”

她手里拿着的是自己精心缝制的布鞋,蹲下身为他量尺寸。

李来轻轻抚摸着秦淮如的头发,心想,这老婆,真是谁娶了谁有福。

“我出去走走,想找根鱼竿,将来退休了,钓鱼也能贴补家用。”

他走出家门,心想院子里似乎还缺点什么,或许可以效仿三叔,养些花花草草,修身养性。

毕竟,这么早就退休了,未来的几十年总得有些爱好来充实。

在院子里静悄悄的此刻,他没有骑自行车,刚走到大院门口,意外地看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在那里左顾右盼。

那女子的长相不算没有魅力,但给人一种尖锐刻薄的感觉。

“大姐,请问您在找谁?”

李来觉得有责任问一句。

毕竟,对于出现在院门口的陌生人,礼貌地询问是这里的习俗。

那女子眼神游移,轻声问道:

“何大清,他是不是住在这个院子里?”

“嗯,就是那个傻柱的父亲,确实住这儿。”

李来微微一怔,何大清那样的人居然还会有女人关心?

难道,这位就是传闻中剧里寻找何大清的白寡妇?

“嗯,谢谢你。那他现在在家吗?”...

显然,白寡妇此行目的明确,只不过,不太好进去。

“他今天还在上班,周六也不休息。”

李来对何大清当年的不辞而别一直存疑,他成了鳏夫,再娶一个也没什么啊。

但却选择了消失,而且长达数十年,连亲生骨肉都弃之不顾,其中必有隐情。

“那我就晚些时候再过来。”

白寡妇话音未落,便准备离去。

李来环顾四周,确定无人,他并无他意,只是想了解更多内情。

“大姐,别急着走,如果有什么难处,或许我能帮上忙。在这院子里,大家都叫我小宋江,就是乐于助人的意思。”

白寡妇稍显迟疑,眼前的年轻人看起来并不像恶人,便轻轻点头。

“大姐,咱们到旁边去说,这里人太多,说话不方便。”

李来径直带她去了北新桥,那里虽名为桥,实则并无桥梁的存在。

“大嫂,我猜是不是何大清他对你不老实,我是指他是不是辜负了你?”

他暗自思量,近期何大清在胡同里异常低调,即便贾家遭遇不幸,作为邻居的他却无动于衷,甚至几度阻止了傻柱的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