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回忆 诛杀(1/1)

以后哪个人还会真正为大明朝呢?

况且要是没这两人,如今的大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模样。

不管是为了江山社稷,还是收拢天下士子之心,这两人都应得到应有的待遇。

“都怪你!”一旁的朱瞻基拍了朱祁镇一脑袋。

你这做法,连儿子都看不下去了。

朱祁镇唯唯诺诺,不敢发声。

视频依旧继续!

朱祁镇夺门之变后,重新当了八年的皇帝。

这八年内,大明帝国的矛盾更加尖锐。

朱见深一上位,江南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此乃全国赋税之地,一旦动乱,轻则政局动荡,重则动摇国本。

至于北方!

在经历土木堡之变后,草原各部落都已不尊大明。

开通马市后,女真势力急速壮大。

以董山为首的女真人,时常袭扰辽东。

鞑靼人占据着河套平原,并据为己有。

此时的大明帝国,风雨飘摇。

而他,就是个裱糊匠。

所以他任用贤明的商辂为大臣,治理朝政,宽免赋税,减省刑罚。

对江南农民起义,一边招安,一边积极调动军队进行镇压。

至于北边建州女真一族,则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鉴于此族不尊王华,朱见深派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

同时,又命令当时的藩属国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

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好!”朱棣拍着大腿,心中暗道。

这建州女真就不是什么好人。

早该全部处死。

他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对于不服王化者,就应当消灭之。

朱瞻基也点了点头。

自己曾经此地,发现他们都是冥顽不灵之人。

只有战马与刀,才能让他们屈服。

而被挨了两巴掌的朱祁镇,此时脸上也挂起了笑容,就连胸膛都不由得挺直几分。

这是我儿子。

咱这个当老子的能力不行,可我儿子特牛啊。

朱瞻基瞥了一眼朱祁镇那模样,一巴掌就拍碎了他的幻想。

“朱见深治国能力强,你在这里笑啥?”朱瞻基道。

“我.....那毕竟是我的儿子!”朱祁镇一时语塞,沉默半晌道。

“你儿子?呵,你儿子跟你有什么关系?”朱瞻基反问。

你北狩时,朱见深被废,独自一人在深宫待了八年。

这期间,没有任何人教导他。

而他复辟之后,重夺皇位,其时间大多都在争权夺利,哪里有时间教导儿子。

人家是无师自通。

跟你有啥关系,你就在那里咧着嘴笑?

你自己什么能力难道不清楚吗?

朱祁镇听闻此话,头不由得埋了下去。

“不错,做的还行!”朱元璋心中评价。

当然,有他老子在上面做参照物,朱元璋觉得谁都慈眉善目。

朱见深记忆依旧继续!

但他在位期间,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部议等过程,直接任命官员,称为传奉官。

朱元璋看到这里,皱了皱眉头。

六部是咱大明的六部没错。

可凡事都要讲究个程序,若任由君王任性而为,那给后世子孙学了去,不得危害大明?

朱高炽更是轻轻摇头。

他向来提倡仁义治国,仁义嘛,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规矩尤其重要,表明这权力是公器,不是私有。

你这般做,上行下效,岂有好处?

朱祁镇脸上笑容渐失,他缓慢退后两步,移至几人身后。

看这样子,自己儿子有点悬啊。

成化十三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独用宦官汪直。

且他独宠万贵妃,宫廷宦官用事,亦见万贵妃眼色行事。

万贵妃以父兄为锦衣卫指挥使,侦查百官,统领诏狱,控制朝官。

并与内阁首辅万安,把持朝政。

????

妖女祸国!

朱元璋怒火顿时显现。

没想到你小子,居然会如此宠幸女人,连带着江山都不要了吗?

朱见深瞧见太祖几人神色不对,便跪倒在地,道:

“列祖列宗,孩儿若有做的不称职的,还请指正。”

“将那个万贵妃给朕压上来!”朱元璋怒道。

朱见深听闻大惊,连忙辩解:

“万贵妃不知哪里触怒太祖,孩儿在这里替太祖赔个不是!”

糊涂啊!

男人怎么能为女色所误。

尤其对于皇帝而言,身上担的是天下的担子。

穷尽一生也不能有丝毫松懈,更不能有所喜爱。

因为你越痴迷,对国家危害越大。

昔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以至国家灭亡。

唐庄宗何其人杰,当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而莫能与之争,可因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

就连你的老父亲,因为好大喜功,而葬送大明国运。

这一切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如今你还偏袒着他,不正说明你情根深种吗?

咱老朱家真是神奇。

出了个逆子,冒出了个大圣人,有个戏子,还有个傻子。

如今又出了个情圣。

嘿,真是人才辈出。

至于朱祁镇,反正我们不认同他是朱家人。

你不是喜欢她吗?咱这就断了你的念想。

“赔个不是,朕要不动手,连大明都要赔进去!”朱元璋怒喝道。

“还请太祖宽宏大量,放过万贵妃!”朱见深陡然一惊,磕头道。

身为皇帝,天下皆为其耳目。

万贵妃所举,自己并非不知。

若非她,那时在冷宫之中,恐怕自己已死。

况且她只是爱点财而已,并非内外勾结,架空于我。

朕心中自有沟壑。

“放肆!”朱元璋怒目圆睁,沉声道。

后世儿孙竟然忤逆自己。

“请陛下息怒!”朝臣当即跪下。

朱祁钰走上前来,道:

“朱见深,你还是传万贵妃上殿吧!”

“我们心中自有论断,若您惹怒太祖,这.......”

朱见深沉默片刻,而后道:

“传令万贵妃上殿!”

“是!”

成化后期,朱见深深好方术,此后,太监梁芳为陛下引荐李孜省、继晓,进献方术。

明宪宗从迷信方术渐至宠信方士。

朱元璋一拍龙椅,站起身来,环视众人。

诸臣无不心惊胆战。

“梁芳何在!”他凝声道。

不过是一个家奴,也敢此般猖狂!

“奴才叩见太祖!”梁芳道。

“梁芳,你可知罪?”朱元璋望着他,语气森然。

罪?

什么罪?

梁芳一脸懵,他仔细回想所做之事,未尝有僭越之举。

就连万贵妃的拉拢,自己也是小心翼翼。

为什么呢?

因为干爹曾说过,皇帝就是咱们的天。

咱们都是些没根的家伙,所有的一切都依靠皇帝赐予。

皇帝高兴了,咱们就能风光无限。

可让其恶了,那瞬间就能跌落谷底。

不消皇帝,其他人就能把咱们撕成片给吃了。

“奴.......奴才不知何罪之有?”梁芳声音颤抖道。

众人为之一默。

对啊,这些都是尚未发生之事,又何罪过呢?

朱元璋怒极反笑。

朕杀人,还需要理由。

就是要把刺给他全消了,咱这大明才能更好。

朱见深也才能回头是岸。

“小小家奴而已,还需何等理由!”朱元璋宣判了死刑。

权力有了,自然就会形成利益集团。

韦兴、钱能、韦眷、王敬等,以皇帝采办之名义,外出各镇当镇守太监。

而后滋扰生事,搜刮财物。

但因为万贵妃的关系,朱见深都是不管不顾。

“哼,将韦兴、钱能、韦眷、王敬等人全部带上来!”朱元璋怒喝,杀气近乎凝为实质。

“是!”

“你也是个混账玩意!”朱元璋站起身来,来至朱见深身前。

“还请太祖开恩!”朱见深果断认错。

他本来想着给他一顿皮鞭,可如今是朝堂,总要给当今皇帝些许面子。

且他总归是有些可取之处。

自己火气很大啊,怎么办。

他瞥向了一旁的朱祁镇,他不由得退后几步。

糟了,他脸色一白,被注意到了。

“朱祁镇,你过来!”朱元璋沉声道。

朱祁镇绝望闭上双眼,唯唯诺诺走上前来。

“太......太.....太祖!”

朱元璋直接框框就是两耳光。

“你看看你的好儿子!”

朱祁镇不敢说话,沉默半天。

人家能力强,就跟我没啥关系。

人家能力弱,就全都是我的关系。

合着啥都怪我是吧。

他想要反驳,却无法开口。

朱元璋打完之后,心情舒坦了不少。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病死,其后八月,亦驾崩。

这......

众人都没想到,这朱见深竟然痴情此等地步。

算了!

先处理朝堂之事吧!

朱元璋看向他们,沉声道:

“将这些人拖出去,凌迟处死!夷九族!”

“太祖,饶命啊!”

“太祖,奴才忠心耿耿,赤心一片!”

“小的是被冤枉的啊!”

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

朱元璋看向诸臣,语气凛冽:

“你们中还有谁心中有鬼的,自己给朕站出来,朕还能给你个体面!”

“否则让朕的锦衣卫查出了,必定九族不保,剥皮充草!”

锦衣卫可是皇帝的眼睛,这天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他可不是皇帝朱见深,对许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太祖饶命!臣也是迫不得已啊!”

“太祖饶命啊!”

数十位朝臣当即出列,跪下求饶。

“推出宫外,斩首示众!”朱元璋道。

朱元璋抬头望向首辅商辂。

此人身为江南文官,倒是少有的贤能之士。

宣德十年,连中三元,尤见其水平。

景泰年间,入内阁,参预机务。

景泰八年,被朱祁镇清算,削籍除名,说明此人不是朱祁镇心腹。

朱见深重用之,西南边境之乱,大明政治治理,都有他身影。

“大明朝,有你等贤能之士,辛苦了!”朱元璋道。

商辂惊讶太祖竟能识别自己,出列道:

“太祖谬赞,此乃臣分内之事也!”

“赏赐黄金千两,香料百两!”

“多谢太祖!”商辂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臣无功也,何能受此嘉奖!”

“还请太祖劝诫陛下裁撤西厂,西厂初建,监视天下,以至民怨沸腾,苦不堪言!”

“请太祖为大明百姓考虑,为大明江山考虑!”

西厂!

其职权侦查百姓言行,可对嫌疑犯随意拘捕、用刑。

甚至对朝廷大臣都可随意逮捕,而不经过皇帝同意。

如今监察职责已有东厂。

情报搜集、缉拿逮捕已有锦衣卫。

若再有了东厂,职权分离,相互倾轧,反而不利。

所以,弊大于利。

“准奏!从现在起,裁撤西厂。”朱元璋盖棺定论。

他也明白朱见深是为了与文官集团相抗争。

可你们呢?

路都走偏了。

重用其他人来压制文官,只是暂时有用。

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方。

因为笔在别人身上。

只有真正把刀架在他们脖子身上,才会感到害怕。

不是所有人都是方孝孺那种腐儒。

大多数读书人喊什么都不怕,其实心里怕的要死。

所以,别跟他们讲理,得用刀。

“多谢太祖!”诸臣纷纷跪下。

“汪直呢?”朱元璋继续询问。

“奴才在!奴才见过太祖!”汪直不卑不亢跪倒在地。

此人倒是有能力!

作为监军,与辽东巡抚陈钺、抚宁侯朱永出兵讨伐女真。

而后出兵塞外,破敌而归。

面对瓦剌部首领入侵,亦能坚守城池。

有能力、有手段、还有底线。

“你很不错!”朱元璋道。

汪直错愕,紧接着道:

“此乃奴婢分内之事!”

“既然你为帅才,那你就去东北吧,自领一军,与辽东巡抚,朝鲜军,三路并进,彻底消灭女真一族!”朱元璋沉声道。

朱见深发动三次犁廷之战,迫使女真损失惨重。

可终究没有全族尽灭。

此等不思感恩,忘恩负义,薄情寡义之民,就应该全族尽丧。

就如同西南蒲氏一族般,永不得有半分存活机会。

“太祖不可啊,这有违祖制!”朝臣立马有人反对。

堂堂一宦官,不过是家奴而已。

焉能有如此拔擢。

若真进剿女真,以一阉人为官,岂不贻笑大方乎!

朱元璋冷哼一声:

“你们在教朕做事?”

“不敢,可此与理法不合,恳请太祖收回成命!”商辂不畏强权,铿锵有力道。

“商辂,你不怕死?”朱元璋道。

“臣为了大明,不避斧钺!”商辂道。

“那好,将商辂拖下去斩了!”朱元璋沉声道。

“且慢!”朱高炽走了过来,劝诫朱元璋:

“太祖,还请收回成命,商辂此人,是为了我大明江山,若杀之,恐堵塞进谏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