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御敌(2/1)
五日后,姜漓和陆桐二人来到了上田县附近的一处村庄内。
“这村庄怎么如此安静,仿佛从没有人在此生活过。”
姜漓也发现了异常之处,这都已经晌午了,怎么连个烟火气也没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姜漓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
“有人吗,有人吗?”
大约等了一柱香的时间,才有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妪颤颤巍巍的打开了木门。
“你们是?”
“老人家,我们是从京城而来,途径此地,想在您这里讨口水喝。”
“是这样,那进来吧。”
屋内破败不堪,灶台似乎也早已荒废许久,姜漓不敢相信,这个地方还是大律的领土,朝廷对这里的百姓死活难道不管不顾吗?
“老人家,这村子里还有多少人?”
老妪长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自从周围匪患频发,村子里的壮丁都被他们抓了去,村里面就只剩下几位像我一样的老弱妇孺。”
“匪患?”
老妪没有答话,而是转身从缸里舀了一瓢水分别倒在姜漓和陆桐的瓷碗里面,边倒边擦拭着眼角旁的泪珠。姜漓见状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在喝完瓷碗中的水后,拜别了老妪,和陆桐一起继续往上田县赶去。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二人也在日落前赶到了上田县。跨过索桥,一旁站立的士卒拦住了她们。
“站住...”
不等士卒说完,姜漓已经从包袱里掏出了那道圣旨。
“把这个交给你们的大人,他一看便知。”
县衙内,孙听海还在为匪患的事情头疼不已,就听见外面的师爷一边跑一边大喊:“县丞大人,县丞大人,来了,来了。”
孙听海拍案而起,大声训斥道:“什么来了,来了。我不是告诫过你们,一切与匪患无关的事情不要来找我吗?”
师爷边喘着粗气,边把手里的圣旨递给了孙听海。
“这是?”孙听海看到了中间的圣旨二字,顿时喜笑颜开,哪里还有半分怒气。“原来是朝廷新派的县令大人到了,还愣着干什么,喊上所有衙役,随我一同恭迎县令大人。”
“你就是县丞?”
孙听海此时还在地上跪着,听到姜漓问起,起身回道:“正是卑职,卑职不知县令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不知者无罪,县丞大人请起,诸位请起。”接着又说道:“在下初次为官,还需诸位倾力相助,可否请县丞大人引领本官前往县衙一看。”
孙听海没想到这位新县令看上去年纪轻轻,却如此勤于政务,与之前那几位可是大相径庭啊,但上田县匪患如此严重,一个黄毛小子能够应对的了吗?孙听海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带着姜漓和陆桐前往县衙。
“大人,就是这里。”
姜漓看着台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转身说道:“没想到县丞大人如此操劳,实乃上田县百姓之福。请问大人是否在为匪患之事发愁?”
孙听海听后更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大人刚来上田县就已经知道匪患之事了?
“是,卑职刚才还在想如何向大人奏明此事,没想到您却早已知晓,实让卑职汗颜。”
姜漓没想到匪患如此严重,看来此事还急不得。
“还没请教县丞大人的名讳。”
“孙听海。”
姜漓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孙大人,在下一路鞍马劳顿,想早些休息,匪患之事明日大堂之上我们再议。”
“大人说的是,来人,带县令大人到住处休息。”
二人从县衙正堂出来时,空中尸体的腐臭味让陆桐不自觉的捂上了口鼻,她在跟随师父出门行医时不是没有闻过这种味道,但这次她甚至感到有些窒息。
“好臭。”
前面领头的衙役加快了步伐,说道:“这位姑娘,还有县令大人,过了拐角就到住所了,你们再稍微忍耐一下。”
“等下。”姜漓喊住了前面带头的衙役,问道:“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多久了。孙听海难道就任凭匪徒猖獗,城中百姓暴尸街头?”
衙役没敢说话,只是站立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接着带路吧。”
“是。”
屋内,姜漓举拳重重地砸向了桌面。
“这就是上田县,不知道的还以为爆发瘟疫了。”
陆桐见状补充道:“公子,这恐怕比瘟疫还要厉害,如果再这样放任不管的话,恐怕上田县将会变成一座死城。”
姜漓也明白,首要任务是要安抚好百姓,树立自己的威信,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清除匪患,还他们一个热闹繁华的上田县。
想到这里,姜漓交代了陆桐一件事情。
“陆桐,明天我让孙听海把县内的仵作都集中起来,你带着这些人去处理城中的那些尸体,再去搭建一个义棚,把那些还活着的百姓聚集起来。”
陆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公子,你放心吧。我会安抚好城内百姓的。”
“嗯。”
夜晚,上田县城门处。
两个守城士卒不停地搓着双手,以此来抵御身体的寒冷。
“今天晚上怎么这么冷?”
“不清楚,还有一柱香的时间就回去了再撑一会吧。”
“说的也是...”
话音未落,一支羽箭“嗖”的一声飞了过来,把其中一个士卒吓了个趔趄。
“欸,怎么了你,冻得受不了了?”
只见那位士卒捡起地上的羽箭递了过去。
“这是...”另一个士卒打开羽箭上的信一看,顿时也失了神,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我去禀报县丞大人。”
次日,姜漓很早就来到了县衙大堂,查看昨日台案上面的竹简。打开一看,上面明确记录了上田县的匪患发生的日期,以及所属地方的人员伤亡以及财物损失。这一看不要紧,越看姜漓越发觉得这群人简直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
“大人,找了半天原来您在这里。”
姜漓抬头望向下面,见来人是孙听海。连忙收起了自己脸上的怒气,平静的说道:“孙大人,怎么一大早便着急寻我,莫非有什么要紧之事。”
孙听海听后从袖口中掏出一封残缺的信件递了过去:“大人,这是昨日夜晚守城士卒所拾,下官认为此事事关重大,所以才会如此着急寻您。”
“哦?”姜漓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良久后,一脸严肃的看向了孙听海,“孙大人,恐怕我们要做好御敌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