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全县种田(1/1)

“能为大人和百姓分忧一二,是纯忠的本分!我辈读书人若不能为民做事,枉为人!”

第二日,各村村正都收到了官府公文,责令各村根据各村情况。集资买牛,尽快完成春耕。

另外,县太爷一改往日懒散,带着师爷走访了几家书院,也不知与院长夫子都说了什么。

过了一日,书院里的学子竟然被安排到各个村农田里去帮助农户种田。

“听说了吗?学院里的学子都被派往乡下田地去了。”

酒楼里,几个汉子闲聊着八卦。

“人家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人,让他们吃吃苦也是好事。”

“嘿!话虽如此,可他们那一个个细皮嫩肉的,会种田么?”

有人一听这话不乐意了。

“谁还是天生会干活的不成?不会就学啊,连种田都不会,以后当了官也都是嘴上功夫。”

第三日,县衙里何捕头带着几个捕快气势汹汹的上了街。

那些平日小偷小摸的都吓了一跳,他们最近挺老实的啊。

可没成想,这何捕快压根不看他们一眼,反而把一县的乞丐都带走了。

这些乞丐都被带到了县衙院子里,苏纯忠被派来与这些乞丐说话。

“县太爷今日叫尔等前来,是想着给你们口饱饭吃,你们可有不乐意的?”

那些乞丐也不是傻子,都问苏老大要干什么。

“甘台县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子的田地没有耕完!

县太爷体恤尔等要饭辛苦,特命咱带尔等前去忙忙耕种,一日三餐管饱。”

苏老大说完就等着这些人感恩戴德呢,没成想那些乞丐纷纷摇头。

日日晒太阳躺着多好,他们要真想干活,还当个屁的乞丐。

“你,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苏老大没想到这帮人竟然推诿不想去。

“唉呦,大人啊,小老儿这条腿风湿几十年了,动弹不得啊。”

“是啊大人,小人从小就有胃疼的毛病,使不上力气啊。”

苏老大看着这群人气的说不出话来,简直欺人太甚。

刚才一个个还生龙活虎的,这才一会功夫,就这个头疼那个屁股疼的了?

“干什么?赶紧走?谁不去,日后让本捕快看到了,直接下了大狱!”

何捕头可没苏纯忠的好脾气,他这一呵斥那群乞丐也不闹了,规规矩矩站好,一个个陪着笑脸。

“何大人,您吩咐就是了,只要能吃顿饱饭,小的们肯定乐意。”

苏纯忠一看这些个狗腿子竟还巴结起了捕头,更是气的差点没吐血。

廖县令又带着三位手下走访各村,对于那些有牛的财主更是放低了姿态。

那些财主一个个喜笑颜开,虽没人知道廖一正承诺了他们什么,可也知道这里面不简单。

这三日整个甘台县都忙碌了起来。

各个村都在商量买牛的事,三五成群的书生半是新鲜半是抱怨的进了村。

那些乞丐不太好管控需要何捕头等亲自跟着。

廖正一换了一身常服,手里拿着农具。

“大家伙儿啊,春耕是大事,谁耽误了春耕谁就是整个甘台县的罪人!!”

下方村民都跟着叫好!

桃溪村,甘台县最穷的村子。

县老爷竟然亲自带人来给他们春耕,还说啥,干吧!

那些书生乞丐一开始都十分的生涩,不是下少了种子,就是下种深度不够。

最后县令找了几个老农专门教他们。

那老农急的直跳脚,这到底谁出的馊主意!

有教这些人的功夫,他得干多少活。

不过到了下午这些人干活就都有模有样了,再也没人说这是馊主意了。

而此刻的赵家沟,苏薏正和一个少年蹲在一处坑边,捏着鼻子往里看。

那少年月末十七八岁的样子,长的壮实,平常大家伙都叫他三驴。

他就是那日听课追着夫子问沤肥的后生。

“二丫,这肥这是成了吧?”

三驴咽了口口水,捏着鼻子看着坑里用树叶和粪便杂草沤的肥。

“嗯.按照书上说,确实是成了,可这要怎么试?”

两人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路过的常喜老爷子,嗅了嗅那味道。

略有些激动的看着二人。

“成了,成了!!没想到这树叶子真能沤肥,快告诉大家伙来看看其它坑里的”

庄户人家都是靠农家肥,可这又没有牲口,肥料有限,就只能紧着好地用了。

要是山上的树叶、杂草都能沤肥!

那岂不是所有的地都能上农家肥了!

到了晚上,沤肥的大坑旁,已经蹲了一排老头了。

各个捏着鼻子朝里探去。

“啧,这法子还真成?老苏啊,你家这老二不错啊!!”

“唉!看来还是要多读书啊!没想到这种田还有这么多讲究。”

苏老爷子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他一开始也没信,可自家儿子,他这个做老子的能不支持么?

“老二啊,这法子...成啊!!”

老族长拍了拍苏老二的肩膀,他心甚慰!

“那是,俺闺女脑瓜最好使了,这书还是俺闺女让买的呢。”

提到苏薏,老族长也是暗暗点头,那孩子是个有大本事的,这小小村子可困不住她。

可惜是个女娃,不然....

说不定他们赵家沟能出个状元!

之后的一个月,整个甘台县在县太爷的带领下可算是忙活完了春耕。

那些学子一个个晒黑了脸庞,就连手都粗糙了。

他们现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种田不易!

书院里的先生听了,深觉此次顶着压力让这些柔弱书生去体验种田实在是收获颇丰。

看来此事可与山长商议,以后春耕秋收都安排学子们去地里帮忙。

苏老二日日忙着田里和村里的事,早就忘了苏老大说的那功劳。

可他忘了苏老爷子可没忘。

县令这一个月来风风火火的督促各种春耕,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二丫帮着老二想的。

这眼看着春耕结束了,可县令别说表彰连个屁都没放。

这苏老大到底是怎么办事的,苏老爷子坐不住了,直接一口气跑到了镇子上责问苏老大。

“爹,纯忠去县衙了还没回,您看要不您等等。”

霍燕如一问三不知,只笑盈盈的让苏老爷子有气没处撒。

“告诉那个混账,今日回来赶紧回赵家沟,否则老子让他好看。”

等人一走,霍燕如可是慌了神,赶忙去县城寻苏纯忠。

“纯忠啊,咱爹来了,你说这事可咋办啊?你这明目张胆的占了二房的功劳,爹不得打死你?”

苏纯忠春光满面,这几日在县城可谓是受到了数不尽的吹捧。

谁不知道他苏秀才出的主意让整个甘台县的春耕提前了七八日就耕好了。

而且其它县令纷纷效仿,一时之间,就连廖一正在同僚中的官声都好了不少。

“能如何?如今我是苏家最大的依仗,爹要是知道他儿子日后至少也是个县令,只怕要疯掉了。

逢春啊,这法子不管是老二想的还是老三想的,咱们都是苏家人。

我用了能给苏家带来利益 这有什么不妥?”

李逢春笑了笑,真是这么回事吗?若是都可以把别人的法子说成是自己的,那不是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