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做灯笼的材料(1/1)

“徐爷爷,灯笼里的木条还有这手柄都得您看做,您看看能做吗?”

徐老汉抽了一口烟袋,瞪了小丫头一眼。

“哼,这么粗糙的东西,长个手就能做。”

苏薏一听心中大喜,这灯笼的结构她也看了。

需要大概十根木条,这样才能支撑起整个灯笼。

这些木条固定好后,只需要用浆糊把写了字的大红纸粘在上面就成了。

然后就是下面的流苏,这个也都是红色或者黄色的!

上面的手柄和提手柄用的绳子就更简单了,自己就能编。

“那成!徐爷爷,我要做的是小灯笼,嗯,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样子!”

苏薏用小手比量着木条的大小。

“您能帮我先削出五十个灯笼做的木条吗?”

徐老汉拍了下苏薏的脑袋。

“这孩子,怎么这么着急?徐爷爷先给你做几个灯笼架子你瞧瞧。

哪个尺寸合适了咱们再多做!”

苏薏不得不佩服徐老汉,哪怕只是在村里打一些农具,可是不管什么活都会认真对待。

哪怕是她这么个小姑娘要做灯笼,老爷子也是十分认真,处处为她考虑。

“徐爷爷,您不愧是咱们这十里八村最好的木匠!

那就听您的,手柄先不用做,就只做灯笼的架子就行。”

徐老汉被那一句十里八村最好的木匠夸的北都找不着了,挥着手把小姑娘赶走就开始找工具。

翌日,苏老二的药吃完了,苏老太太没好脸色的给李逢春拿了银子给他抓药。

苏薏再三央求,李逢春没法子只能带了闺女一起到镇子上去。

“大娘,请问红纸在哪里买?”

“红纸?那边的杂货铺去看看吧!”

“谢谢大娘,大娘您人真好,那您知道画颜色的调料在哪里买吗?”

那大娘冻的都要流鼻涕了,奈何苏薏态度太好了,那大娘耐着心告诉她。

“这些你都去那杂货铺看看,要是没有,就到旁边卖纸笔的地方,总归都是有的。”

苏薏再三谢过,这才拉着已经买好了药的李逢春进杂货铺。

“大叔,请问咱们这有大红纸么?”

那看店的男子一身灰扑扑的长衫,几乎快要睡着了。

“啊,红纸,有的,是干啥用的红纸?”

“做灯笼的那种红纸。”

苏薏打量着店铺,东西确实不少,杂七杂八的,怪不得叫杂货铺。

“有这三种!六文倩、五文钱、还有四文钱的。”

掌柜的拿出几款红纸,并没有因为苏薏是个小孩子就不搭理。

苏薏仔细看了看,贵的那两款纸确实颜色更透亮些。

昨日买的那个灯笼也不便宜,可用的却是最便宜的五文钱的红纸。

“大叔,这个还能便宜吗?”

苏薏拿的是那六文钱一张的。

“这还怎么便宜,小姑娘咱们店里的价格可都不贵。”

“大叔,我又不是只买一张,而且你这纸要是用得好,我还要多买呢,您给我算便宜一点吧。”

掌柜的挠了挠下巴,倒是也不是不能便宜,可这小姑娘一看穿的也不怎么样。

真的能像她说的,用很多么?

“你要多少?”

苏薏比划了一下,这红纸不小,一张纸应该能做八个小灯笼!

“先要二十张,如果这纸做灯笼质量没问题,之后还要一百张。”

掌柜的看向苏薏后面的李逢春。

这么多银钱,这小姑娘八成是做不得主吧。

李逢春也确实吓了一跳,她以为小姑娘就买个三五张呢,二十张,那得多少银子?

老天爷,要一百五十文,这能买多少猪肉嘞?

“二丫啊,你怎么买这么多,不是说好的先少做几个看看么?”

李逢春赶紧把苏二丫拉到一旁。

“娘,爷给的银子,爷说了我自己能做主!这个灯笼肯定是要做的,多买些价格还能便宜呢。”

另外一边掌柜的也在观察,不知道这单生意能不能成。

李逢春说了一句,苏薏还是坚持买二十五张,回想起苏老爷子的话,李逢春最后只能妥协了。

“大叔,要二十张,您给便宜些吧!”

“成吧,这样,二十张少收你九十五文钱好了。

要是下次真要一百张,按四文一张给你。”

苏薏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拿了纸给了银子。

“对了大叔,您这里有蜡烛和画画的颜料吗?”

那掌柜的无奈的摇摇头,颜料那种高雅的东西一般人谁用得上。

不过颜料没有蜡烛他有啊。

“蜡烛,这种的五十文一只!还有这种二十文一只,最便宜的这种十文钱一只!!”

那老板看着苏薏的打扮就知道她肯定是买不起好的。

最后苏薏选了最便宜的蜡烛要了五只!这蜡烛实在是太贵了,一般人家还真用不起啊。

“对了,那颜料隔壁的紫竹斋应该有,不过那东西可是不便宜啊。”

掌柜的指了指旁边的一家店。

李逢春一看那店的陈设就不想进了,一看就是读书人去的地方。

他们这种泥腿子显得格格不入。

“二丫,算了你这做个灯笼怎么这么能折腾啊?

这颜料就算了吧!咱们就光做红色的灯笼就就行了。”

“娘,那灯笼上怎么也要写个福字不是?而且只有做的好看才能卖出去呀。”

李逢春说不过她,最后只能忐忑的进了紫竹斋。

“老板,这里有画画用的颜料么?”

那老板一看这二人的打扮还以为是要饭的呢。

斜着眼睛看了开口的小丫头一眼。

“有是有,不过贵着呢。”

苏二丫怎么能看不懂那老板眼里的嫌弃,可她们如今这穿着打扮,也没办法。

“最便宜的要多少钱,老板能拿一些出来给我们看看么?”

那老板不耐烦的站了起来,在后面找了半天,最后拿出了十几种颜料。

“一盒十文钱,不还价!”

这个镇子就他们一家卖的,不买那就去县城好了。

何况就这小丫头一身补丁的衣裳,家里怎么可能有钱让她学画画?

苏薏挨个打开,有金黄色的,还有浅绿色,林林总总的还真是不少。

她回忆了下上辈子见过的灯笼,最后挑选了六盒。

“老板,要这些,包起来吧!”

那老板根本没抱任何希望,没成想,这生意还真成了。

“小丫头,你这是要学画画?”

那老板不禁有些好奇!

“不学画画,想画些花样子用。”

苏薏也没有细说,镇子上的灯笼都是简单的写个字,她要是现在说了,万一被有心人知道呢。

老板也看出来这丫头不想说,最后还送了两个小刷子,把人热情的送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