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闹分家(1/1)

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一夜没睡,吵吵归吵吵,那二十三两银子的窟窿还要想办法。

这些年家里倒是存了些,可这些可不光是大房的,还有二房三房的,老四也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了。

第二日,一大家子坐在堂屋,谁都不说话。

“俺和你们爹决定了分家!”

苏二丫没想到最先开口的竟是苏老太太,而且一开口竟然这么吓人,分家!!!

古代除非爹娘没了,不然谁家分家啊,苏二丫都不敢相信,折腾了半天又回到了上辈子的起点!!

“娘,您说啥呢??分啥家啊??”

苏纯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苏纯忠也没想到他娘竟然要分家,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都靠磕头!

“娘,您和爹还在呢,这...分啥啊,俺也不同意。”

苏纯生赶紧表态。

“反正俺就跟爹娘过。”

苏老四哼了一声,分不分家的他才不管呢。

“不分就要给老大填窟窿,这事你们还是想好了再开口!”

这个时候苏老爷子接过了话。

“凭啥?他苏老大一肚子心眼儿,就想着坑俺们呢,爹,你这心可不能太偏了。”

刘小娘第一个不乐意了。

苏老二想说不分,可又想到苏老大欠的银子钱,一时之间竟也不知该如何。

“呵!树大分枝,我和你们爹也老了,这个家趁早分了吧!”

苏老太太昨儿和苏老爷子想了一个晚上,孩子大了心也大了!

特别是老大实在让人心寒,趁着几个孩子还没闹僵就分了算了。

几房还想劝,可老两口已经下定了决心说什么都没用。

“老四还没成亲,和俺们两个老的过!

房子一人一间,田地三十六亩,一房七亩,我们两个老的占八亩,等以后没了你们四房平分。

还有四十七两银子,一房十两,剩下的是俺们两个老不死的。”

看众人没有说话,苏老爷子继续道。

“家里的粮食还有鸡鸭鹅狗的,让你们娘看着分!这事老子定了,谁要是有意见就憋肚子里。

你们娘是个张牙舞爪就会骂人的,老子急了管你们是秀才还是啥,照打不误!”

众人都被苏老爷子这突如其来的王霸之气吓的没了话。

没一会,老族长带着村正赵三根就过来了。

“咋就分家了呢,苏老弟,孩子们大了不懂事,家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老族长劝道。

“算了,老哥哥!我这一辈子操心也操够了,这些个犊子以后让他们也当当家。”

“爹,娘,就算分家了,儿子是老大,日后肯定要照顾爹娘的。”

苏老大开了口,要不是因为他,这个家也分不了。

趁着老族长和村正在,他得赶紧表态,不然村里指不定要怎么说呢。

“呵!照顾俺们两个老的?这些小的你也得照顾着!

家里这些年供你读书的银子还不是你两个弟弟赚的!

俺告诉你,苏老大,等你有了差事,每个月必须交给俺们两个老的五百文钱!”

苏老大:.....他就不该多嘴。

“就是,爹娘说的对!俺们三房可没少出力,大哥你可不能忘恩负义啊。”

“我又没说不给,老三啊,你这媳妇还是好好管管吧,你看看艳茹和二弟妹怎么就不曾如此多嘴多舌?”

苏老大心气不顺,给就给吧!等爹娘没了,这钱也就给到头了。

他总不能让他们喝一辈子血。

"你爹说的没错!供你读书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如今你翅膀硬了,想甩开这个家了你是做梦!”

霍艳茹还想说什么,被苏老太太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成,那就俺苏老弟说的写!俺和三根给你们做个见证~!”

赵三根倒是没有多说,一想到苏二丫那死丫头他就恨的牙痒痒。

分了更好,以后想整治苏老二一家还能容易些。

东西咋分都定好了,苏老大执笔写了文书,老族长和村正做了鉴定。

苏薏没想到这辈子竟然比上辈子分的还彻底。

看来她重生多少改了一些家里的轨迹。

上辈子爷奶识人不清,不知道大伯自私到这种程度,如今醒悟倒也不晚。

“爹娘,俺们二房能不能还和你们一起吃饭,让逢春做就成!”

苏老二突然开口道,他舍不得和爹娘分开。

刘小娘赶紧往后退了一步,这二房装什么?哪家的媳妇愿意受婆婆的气。

他们三房总算分出来了,打死她也不回去了。

“成啊,那日后二房和老四就和我们一道吃。

大房日后要回镇子上,三房找人打个灶台吧。”

苏老三也想说和爹娘一起吃,刘小娘暗暗掐了他一下,最终还是没开口。

“大郎,你去冯屠户那买二斤肉,在打点酒!

老大老二老三家的去做饭!老哥哥和三根也别走了。

今儿个吃了这饭,明日老苏家就彻底分了。”

老爷子大手一挥,去他娘的吧,日后他可不操这心了。

老大这个白眼狼,日后休想在从他们这拿走一分钱。

“当家的,有了这七亩地和这十两银子,你赶紧想办法把那印子钱还了吧。

多一天可是多不少利息呢。”

霍艳茹把苏老大扯到一旁开口道。

“你急什么?那地不卖哪来的银子?一会吃饭问问村正有没有人买地。”

三房那边,刘小娘美滋滋的把十两银子藏了起来。

过了今日,她就能自己当家做主了!

这村里哪家不是婆婆说了算,真是没想到,说起来还要感谢苏老大出的这幺蛾子,不然指不定要受婆婆的气受多少年呢。

“一个个的赶紧给老娘滚出来!喊你们做饭一个个的往屋子里躲,谁不干活一会一口别吃。”

苏老太太掐着腰在院子里喊了一嗓子。

偌大的厨房就李逢春一个人在忙活。

那两个懒货真真是没个眼力价。

“娘,俺这就来。”

霍艳茹一张小脸笑意盈盈,过了这几日他们回了镇子上。

有爹娘帮衬,又没了婆家拖累,日后她穿金戴银,那两个妯娌却只能日日种田洗衣。

他们这差距真是越来越大了。

刘小娘也磨磨蹭蹭的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罢了,最后一日,而且还有肉吃!她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