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登录微博,Plog(1/1)

“KTV麦霸”的lv1级技能是“气沉丹田”。

足以改变他先天不利的条件。

再配合声乐训练,完成《小苹果》这首歌就没问题了。

只是要点亮思维殿堂里的每一个技能都需要消耗巨星点数。

他之前点亮“庄周梦蝶”就已经消耗了积攒的大半。

剩下的点数距离点亮“KTV麦霸”的lv1级技能还有差距。

可现在他处于公司软封杀阶段,没有作品,缺少曝光。

光靠之前签下的那三个代言对于继续增长粉丝量,提升名气可没有什么作用。

等《甄嬛传》拍完播映也有点太晚了。

所以姜黎目前只能靠他自己单打独斗了。

不过作为来自十几年后的制片人,没有人比他更懂营销。

而眼下正好有一个绝佳的营销工具——微博。

微博是09年,也就是去年8月上线的。

虽然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到目前已经有数千万的用户数量。

但真正入驻,也就是拥有实名制账号的明星却不多。

此时微博还只是一些年轻人分享生活的社交平台,更像是后来的微信朋友圈。

只不过没有局限在私域,而且娱乐方面内容还并不多。

绝大多数明星,行业内的经纪公司、影视公司也都还没有重视起微博。

但很快,微博的用户数量将会如火箭般爆发,更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舆论中心。

而且最关键的是,正因为微博还是新鲜事物,还未进入微博营销时代。

所以星娱跟他签的合同中并没有提到涉及微博账号归属和营运的条款。

可以说他的微博账号完完全全的属于自己。

如何营运也与公司完全没有关系。

……

傍晚时分,湘南大学。

一间女生宿舍内,刚刚下了课的林晓雨正在论坛上鏖战正酣。

敲击键盘的力度好似是刺向敌人的心脏,让人不寒而栗。

战斗结束,一股空虚涌上心头。

林晓雨进入偶像姜黎的专属贴吧鼠标上下划拉着,看着同担的讨论心头一阵焦虑。

网上最近开始有传言说姜黎被公司封杀了。

虽然后援会完全否认,林晓雨刚开始也不信。

但看着对家们的偶像不断登上杂志,接受采访,出席各种商务活动,物料撒的满天飞。

进剧组的进剧组,发专辑的发专辑。

自家正主纹丝未动,仿佛消失了一般。

一个多月了,别说杂志了,连张照片都没有。

唯一一张还是有粉丝偶然间在横店疑似拍到的照片,还带着墨镜口罩。

最近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据说要参演要改编影视剧的宫斗小说《甄嬛传》。

但却据说不是主角,甚至连重要配角都不是。

粉圈内自然气氛有些低迷。

贴吧内有为姜黎打气祝福的,有回忆选秀高光时刻的,也有抱怨甚至脱粉的。

林晓雨哀叹一声,不禁也升起了“断舍离”的念头。

她追星是为了找快乐的,可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找气受的啊。

可谁让她是颜狗呢?一看到那张脸就不争气啊。

要不然早在之前面对对家粉和黑粉的“废物话术攻击”时就脱粉了。

她还能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偶像是不是废物?

废物但美丽啊……

正自怨自艾间,突然qq粉丝群里热闹了起来。

“快登陆微博!”

“逆子注册微博了!”

“苍天啊,大地啊,姜黎复活了……”

“怎么办,我没有微博号啊”

发出一声无声的“卧槽”后,林晓雨麻利的切换到了微博上。

作为追赶潮流前线的年轻人,她一年前就注册微博了。

打出名字后就立刻找到了自家偶像实名认证的号。

【姜黎的一天】

【8月14日,天阴,小雨】

没了?

什么姜黎的一天?

林晓雨还没反应过来,就听电脑风扇呼呼的转了起来。

平均200k/s的带宽网速缓缓加载出了一张照片。

一间看起来像是浴室的房间里,一个让她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似乎刚刚起床,穿着背心,刚睡醒一般对着镜子刷着牙。

该露的都露了,不该露的一点都没漏。

林晓雨呼吸一滞。

不由自主滚动起鼠标。

一秒后,下一张加载出来的图片上,男孩似乎已经洗漱完毕,穿上了衬衣,正在厨房做饭,看起来闲适随意。

……

【鸡蛋煎的稍微有点焦……】【图片】

……

【准备去公司上课】【图片】

……

【声乐课老师讲的有点快,来不及记笔记】【图片】

……

【公司健身房就在二楼……】【图片】

……

【跑的有点累】【图片】

……

【负重重量刚刚好……】【图片】

……

【咖啡,午餐……】【图片】

……

【投喂公司楼下小猫】【图片】

……

姜黎的公寓里。

张禹壕一脸迷惑的看着姜黎面前的电脑屏幕。

“好家伙,估计微博里找不出像你这样狂发图片的。”

“这真有用吗?”

姜黎瘫在椅子上,有些疲惫。

别看他发的照片看上去轻松闲适,仿佛是不经意般的抓拍。

只有他和助理张禹壕知道。

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动作都是他精心摆拍的。

光线都考虑到了。

滤镜也都经过他精心修饰,综合了后世小红薯与ins风格,力求给粉丝带来十二分的一日男友视角体验。

要是在十几年后,很多网民都能看破。

不过2010年的现在,绝大多数网民可都没见过这个套路。

后来流行的vlog,算是视频网络日志。

可现在还处于3g时代,vlog肯定玩不了,而且微博也没有上传视频功能。

姜黎只能退而求其次,发图片网络日志,也许可以称之为Plog。

而实际上,这一套未必就比vlog效果差。

后来的小红薯不也是靠图片社交崛起的吗?

甚至海外的ins、汤不热也都是图片社交平台,有些在十几年后也能在移动社交占据一席之地,更是明星营销的主阵地。

微博虽然年中刚刚上线了图片上传功能,但此刻几乎所有用户都仍旧将其当成是文字平台。

顶多发一张两张图片,而且也通常不会是自拍。

姜黎相信他这套堪称集小红薯、ins、擦边术等百家之长的Plog营销方式绝对没人见过。

而且此时的明星大多也都是通过电视节目、杂志、写真与粉丝见面的,缺乏互动。

论经营粉丝又怎比得上微博的高频率图片日志营销?

可惜现在智能手机功能不够,根本无法承担拍摄Plog照片。

只能通过数码相机他拍,所以不得不需要助理张禹壕跟他同吃同住,姜黎再上传电脑处理图片,工作量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