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众圣再聚紫霄宫(1/1)

它们还具备着一种诡异而强大的力量——能够将那些误入此地的生灵彻底埋葬,

并使其转化成为新的尸族成员。

于是乎,越来越多无辜的生灵,就这样被迫加入了这支充满邪恶气息的尸族大军。

所有的尸族成员无一例外,都将那位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尸祖将臣,

奉为自己心中至高无上的信仰存在。

无论是谁,只要一旦不慎沾染了这里浓郁的尸气从而化身为尸族一员,

那么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服从尸祖将臣下达的每一道指令。

哪怕这个命令意味着要去进行更多惨无人道的杀戮行为。

这尸道之所以强大且诡异,就在于其独特性和神秘性。

不得不提的是,那尸祖将臣所修习的尸道当中,

竟然还蕴含着深邃的信仰之道。

想象一下,无数的尸族成员都对尸祖将臣心怀敬仰与尊崇,

这种源源不断的信仰之力犹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地涌向尸祖将臣。

与其他种族生灵所产生的信仰之力有所不同的是,

尸族所贡献的信仰之力纯净无比,丝毫没有掺杂任何生灵的私心杂念。

仿佛这些信仰之力,天生就具备一种纯粹而无瑕的特质。

而且,对于尸祖将臣来说,那些所谓的因果业力根本无需在意。

毕竟,他本身便是一个被天地所厌弃、超脱于三界之外,

同时又不在五行之中的特殊存在。

正因如此,尸祖将臣所领悟到的信仰之道,

完全不同于常规的信仰神道,而是与之截然相反的信仰魔道。

在尸祖将臣的脑海最深处,

自然而然地留存着由暗影分身传承下来的部分魔道法则。

每当他思考关于信仰之道的时候,这些珍贵的魔道法则,

便会如同一盏明灯般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说起这信仰之道,在洪荒世界里,似乎并没有专门修行此道的修士。

大多数情况下,也就只有像帝俊那般,

通过建立起庞大的妖族天庭,进而收集整个朝代的国运来作为信仰之力罢了。

但即便如此,他们所获得的信仰之力与尸祖将臣相比起来,仍旧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风云变幻、混沌初开之际,新的天庭尚处于孕育之中,

宛如一颗沉睡于襁褓里的明珠,尚未展露它那璀璨夺目的光芒;

而天庭众神更是如同散落各地的星辰,尚未归位于各自应有的位置。

而后世被人们津津乐道、顶礼膜拜的信仰之道,

此时亦不过是其众多分支中的香火神道而已。

哪怕是日后声名远扬、一心想要与玄门分庭抗礼,由西方教所建立的佛门,

尽管它们竭尽全力地收集着来自众生的愿力,

但这些愿力似乎并非纯粹意义上的信仰神道之力。

这一刻,洪荒大地的西部边陲之地,

竟然堂而皇之地涌现出了一种崭新的信仰之道。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或许,这将会给西方教的准提和接引这两位天道圣人,带来不小的压力。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

他们二人此刻却无暇分心去关注大地西南地区,正在悄然发生的一切。

正当诸位圣人各忙其事之时,突然之间,

一句如洪钟大吕般振聋发聩的话语,响彻众圣的脑海中:“众圣速来紫霄宫,贫道有大事相告!”

这句话仿佛一道惊天动地的惊雷,

毫无征兆地在洪荒世界的几位圣人耳畔轰然炸响。

一时间,无论是高居九天之外的女娲娘娘,

还是坐镇昆仑山巅的三清圣人等一众圣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召唤所震撼。

此番话语,连身处幽冥地府深处的平心娘娘,也包括在内。

除了她以外,剩下的那六位天道圣人,

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在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的神情变得极为凝重,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之色。

紧接着,这六位圣人毫不犹豫地展开身形,

如同闪电一般朝着天外混沌之地疾驰而去。

一路上,他们穿越过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灰蒙蒙混沌气流。

这些混沌气流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不断地冲击着他们,

但却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终于,经过漫长的挪移,他们再次抵达了紫霄宫那扇古老而神秘的大门之前。

站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宫殿门前,

众圣的心中不约而同地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故地重游,竟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涌上心头。

尽管眼前的景象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

但那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却是如此强烈。

就在这时,昊天和瑶池两位童子迎了出来。

在他们的引领之下,众圣迈着匆忙的脚步迅速走进了紫霄宫。

只见这边的平心娘娘与女娲娘娘并肩而行,

两人一边低声交谈着什么,一边优雅地踏入了大殿;

而另一边,则是以太清圣人为首,其余几位天道圣人紧紧跟随着他鱼贯而入。

此时此刻,洪荒世界中的这些顶级存在,

似乎在无形之中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当众圣走进曾经聆听鸿钧道祖传经授道的那座宏伟大殿时,

第一眼便望见了端坐在中心高台之上的鸿钧道祖。

此刻的他正静静地闭目养神,周身没有散发出丝毫法则之力的波动,

看上去就宛如几个平凡无奇的凡夫俗子一般。

然而,若是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那张原本淡漠如水的面庞,

此时微微显得有些阴沉,让人不寒而栗。

而在他身体四周缓缓飘荡着的气流,更是寒冷彻骨,

仿佛只要再稍稍多凝聚一些,下一刻就会直接凝结成坚硬无比的寒冰。

众圣不敢有丝毫耽搁,身形一闪,

纷纷如飞鸟投林般迅速地盘坐在前方那早已经摆放整齐、

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蒲团之上。

他们目光齐齐望向高台,只见高台之上,

鸿钧道祖正安然端坐,周身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气息。

即便是向来习惯了清静淡漠的太清圣人,

在见到鸿钧道祖的那一刻,也不禁面露震惊之色。

随着自身修为日益高深,太清圣人对于力量的感知愈发敏锐。

眼下,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家老师实力之恐怖,简直深不可测。

“见过老师!”

几位天道圣人齐声说道,同时恭敬地向鸿钧道祖作揖行礼。

然而,平心娘娘的表现却与众不同,

她并未像其他圣人那样行师礼,仅仅只是轻启朱唇,

淡淡地念叨一句:“见过道友。”

这一异常举动,让在场的一众天道圣人都不由得为之一愣,

脸上流露出一丝错愕和惊讶之情。

他们实在想不通,平心娘娘为何会如此行事。

但平心娘娘对众圣的反应仿若未闻,依旧我行我素。

而高台上的鸿钧道祖,其表情依旧冷漠如冰,

似乎世间万物皆无法引起他内心的波澜。

他就那样静静地端坐着,仿佛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这种淡漠无情的态度,无疑源自于他那无比强大的实力,所带来的绝对自信和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