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买菌种(1/1)

宋向阳再次将心中的计划和盘托出,条理清晰地向家人们阐述每一个细节。

母亲和姐姐们虽然仍隐隐担忧,但看着宋向阳眼中的坚定,听着他有理有据的分析,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基本同意了他的计划。

如今的宋向阳,在接连做成几件事后,已然成为家里的主心骨。

大家心里都清楚,宋向阳既然下定决心,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十足把握的。

于是,这场特别的家庭会议一结束,大家便各司其职,忙开了。

母亲按照宋向阳的嘱托,去找了之前给自己家修新房的木匠。

宋向阳凭借前世的记忆,精心绘制了层架的图纸。

这两位木匠做事踏实可靠,有了详细的图纸,干起活来更是得心应手,制作出的层架规整又实用。

此前喂鸭子时就已经在收集麸皮,所以宋向阳此次只去街上采购了石灰、木屑等培养料。

此外,他还特意让二姐在村子里收了一些鸡蛋。

他清楚记得,前世朋友曾说过,蛋清是极佳的营养液,对菌种前期发育大有裨益。

至于用完蛋清剩下的蛋黄,他打算自家留一部分,其余的作为福利发给瓦厂的工人。

与此同时,新鲜春笋的保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不知是不是瓦厂的工作太单调的缘故,如今三姐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晒谷地监工。

按照宋向阳的计划,第一批一千两百多斤春笋已经妥善装车。

这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叫上林香,但没有丝毫隐瞒,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林香能帮自己考察平菇的市场销路。

拖拉机一路颠簸,抵达了铜锣县的农贸市场。

宋向阳轻车熟路地找到了之前结识的“大哥”。

“大哥”看到宋向阳这么快就把春笋封装得如此妥帖,不禁对他的雷厉风行赞叹不已。

仔细检查完春笋的质量后,“大哥”更是十分满意。

两人顺利完成交易,宋向阳趁热打铁,说出了自己种植平菇的计划。

“哎呀呀,我就送了你一次香菇,你就琢磨出个种平菇的计划。早知道,我就多送你点东西,以你这机灵劲儿,说不定还能多开拓几桩生意呢!”“大哥”对宋向阳的商业头脑由衷地赞叹。

“正是因为大哥送的香菇,我才有了这个主意。说起来,要是这事儿成了,还全靠大哥的启发呢。”宋向阳真诚地回应道。

“你可别捧我了,我都快不好意思了。”“大哥”笑着摆摆手。

“等我收了第一茬平菇,一定给大哥送些尝尝鲜。”宋向阳热情地说道。

“那怎么好意思呢。”“大哥”嘴上推辞,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上次大哥送我香菇,我可没客气。这次我送平菇,大哥要是不收,可就见外了。哪有光占大哥便宜的兄弟呢。”宋向阳半开玩笑地说。

“行,你这个兄弟我算是交对了,那我就提前谢谢你了。”“大哥”爽快地应下,接着又关心地问道,“你那菌种有着落了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宋向阳本就有寻求帮助的想法,他知道“大哥”在这市场里人脉广,有他帮忙,肯定能省心不少。

于是,他略带试探地问道:“这不会耽误大哥做生意吧?”

“哎呀,说的什么话!就耽误一会儿功夫。我跟你说,这市场里的人多少都得给我几分面子。有我出面,你买菌种不仅省事,还能便宜不少呢。”“大哥”拍着胸脯保证道。

说完,他朝着后台正在堆放货物的一位年轻小伙子喊道:“李元,过来帮我看会儿摊子,我有点事要出去一下。”

后面的小伙子应了一声,立刻放下手中的蛇皮袋,小跑到摊前。

宋向阳见“大哥”放心地把这么大的摊子交给一个陌生人,不禁有些疑惑。

“大哥”看出了宋向阳的疑虑,解释道:“这是我小舅子,自家人,信得过。”

宋向阳这才恍然大悟,暗自为自己的小心思感到好笑。

“走,我带你去买菌种,就在那边,摊主是我的老同。”“大哥”指了指东南角的一处摊位对宋向阳说道。

宋向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个摊位前人头攒动。

他朝林香点了点头,两人便跟着“大哥”朝摊位走去。

“老同,来大生意了!”还没走到摊位前,“大哥”就扯着嗓子对着站在高台上的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喊道。

“你个家伙,又在瞎喊什么,能有什么大生意。”中年男子白了他一眼,接着看到他身后的宋向阳和林香,立刻跳下高台,换上一副热情的笑脸,说道,“还真给我介绍生意来了?”

“我啥时候骗过你!”“大哥”拍着胸脯说道。

这位黝黑的中年男子整理了下摊子上的货物,热情地招呼道:“两位随便看看,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你这些东西我兄弟可看不上,把你那平菇菌种拿出来。”“大哥”直截了当地说道。

“要平菇菌种?”中年男子确认道。

宋向阳微笑着点了点头。

“好嘞,稍等,我这就去后面给您取。”中年男子说完,便快步跑向后台堆放东西的地方。

“大哥”看着他匆忙的背影,笑着对宋向阳说:“他囤了不少菌种,听说都是从省里农科院买来的,质量有保障。”

宋向阳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年男子竟如此有门道,不禁感叹道:“看来这农贸市场真是藏龙卧虎啊!”

“那可不,别看这市场外观不咋地,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大哥”满脸自豪地说,“他可不只卖菌种,还收蘑菇呢。他跟外面好几个厂子关系都特别铁,各种食材都卖得飞快。别看我摊子比他大,一年挣的钱可比不上他。”

“大哥”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道:“就连部队里,他都有路子供货。所以他不像我囤那么多货,都是随进随出。”

“那大哥可得帮我跟你这位老同好好说说,等我种出平菇,还得仰仗他帮忙打开销路呢。”宋向阳恳切地说道。

“你就放一百个心,就凭我跟他的关系,他肯定会帮忙的。而且,平菇现在可畅销了,他肯定乐意收你的货。”“大哥”自信满满地说。

“几千斤的量,他能吃得下吗?”宋向阳试探着问。

“你就只管放心种,我保证,有多少他收多少。你不知道,光一个钢铁厂,他每年送过去的萝卜、青菜都是按吨算的。上次我收你的那些笋干,还是他帮我销出去的呢。”“大哥”继续说道。

经过上次的接触,宋向阳知道“大哥”不是爱说大话的人。

既然他如此肯定这位中年男子能帮自己打开平菇销路,那这事多半是稳了。

而且,看他们二人交谈时亲密无间的神情,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宋向阳原本悬着的心,此刻终于安定了许多。

他的脑海里已经开始仔细盘算着成本与收益。

在生意场上,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只有确保有利可图,这生意才能长久地做下去。

于是在对方返回后,他就直接以对方开口的原价买下了菌种。

虽然比预期的贵上一毛钱,但是却给了对方一个好印象。

所以,在谈论平菇销路的时候,对方又看在“大哥”得面子上,给了一个很公道的价格,并且确实如“大哥”所言,只管放心种植即可。

算是给了宋向阳种植平菇一个大大的放心丸。

而且,接下来还有一件好事。

那就是回去的途中,恰巧遇上运煤的那位老板。

原来他已经得知宋向阳在为笋干筹谋销路。

而他,正好有一个门路可以将宋向阳的笋干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