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柏林颁奖礼(1/1)

2月18日,晚上八点。

《孔雀》剧组的主创人员走上红毯。

女主角章静楚身着一袭华贵的中式礼服,整体造型像一个回头的孔雀,艳惊全场。

电影节主席考斯里科热情迎接,周围的镁光灯闪成一片。

看看人家这盛装出席的准备,相比之下《心迷宫》剧组走红毯堪称寒酸。

陈锋顿时感觉道路长且漫。

自从《心迷宫》的首映时间被调整,场刊评分出炉以后,各大服装品牌主动联系了王宏伟。

剧组的主创阵容,都可以免费挑选礼服。

现在的陈锋也鸟枪换炮,穿上了一身手工西装。

将少年得意的风流倜傥,体现的淋漓尽致。

前几天顾常维亲自来《心迷宫》首映厅捧场,他自然也得投桃报李。

大家都是国内的电影人,出了国门亲三分。

《孔雀》是电影节主推的影片之一,首映现场隆重而热烈。

不少欧洲的电影人也前来捧场,放映厅几乎坐的满满当当。

顾常维是成名已久的摄影师,在海外电影圈的人脉很广。

这是他入行几十年第一部导演作品,受到了圈内的广泛关注。

当放映开始,陈锋用专业导演的目光认真观摩着。

这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节奏缓慢且沉闷。

人物对话很少,透着一股怪诞的压抑。

画面运用大量的长镜头、部分景深镜头及移动摄影。

其中的长镜头大多数都是凝固静止的,将影片的主题完全视觉化。

影片的主调是灰色,奠定了忧伤沉重的主题。

对于顾常维执导的电影,剧情结构没必要认真分析。

陈锋主要是观摩对方的运镜技巧,画面构图,以及光线色彩的运用。

毕竟是国内第一摄影师,在电影画面的布置上确实有着独到之处。

当放映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

等顾常维和一些老朋友寒暄之后,陈锋才过去说了两句客套话。

《孔雀》是一部好电影,但威胁不大。

亮点主要集中在视觉效果上,故事情节单薄,甚至有些镜头脱离了剧情,主线交代的也不够清楚。

如果让陈锋来评价的话,只有六个字:脱节、粗糙、冗长。

这是一部故作深沉的电影,顾常维跟那么多顶级大导合作过,却没有学会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视觉效果再好,影片最终还是要靠镜头语言去推动情节,层层传递情绪。

扣人心弦的深刻主题,要循序渐进,一气呵成,让观众的自我意识去解读。

但在这部影片上,很多地方显得突兀且刻意。

当然,瑕不掩瑜。

这也算是一部好电影。

最近几天,陈锋亲自去观摩了每一部得奖热门影片。

不得不说的是,《卡雅利沙的卡门》的观影经历最让人痛苦。

整部电影的故事结构,完全复制了法国歌剧《卡门》。

陈锋就闹不明白,为什么电影节主席考斯里科会偏爱这种电影?

入围主竞赛单元的那么多作品中,他认为这部电影最他妈名不副实。

以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无论哪一点都称不上优秀。

唯一的意义,可能就在于将一部属于白人的歌剧,改编成了黑人电影。

而且,这种改编并不成功。

完全将剧情移植的做法,破坏了原文本的逻辑基础。

看完了《卡雅利沙的卡门》之后,陈锋就再也没把这部影片当成竞争对手。

至于其他的几部电影,在他看来也不怎么样。

入围最终评奖环节的作品中,《孔雀》的质量还算是比较优秀的。

这么一想,陈锋顿时自信爆棚。

一群插标卖首之徒,土鸡瓦狗之辈,不足为虑。

其实,每一名导演对待作品的态度都类似于父亲看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媳妇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一个人的主观评价,不可能不带个人喜好。

陈锋是《心迷宫》的导演,肯定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牛的。

回到酒店以后,他越想越觉得获奖概率很大。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2月19日。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颁奖仪式即将举行。

当地时间下午2点,京城时间晚上9点,陈锋携剧组人员盛装走上了颁奖礼红地毯。

紧随其后的就是孔雀剧组,章静楚换了一套宝蓝色的礼服,成为全场的“菲林杀手”。

为了走红毯,人家都提前就定制了应景服装。

但衣服的好坏,不影响评选结果。

这一刻的陈锋,意气风发,情绪异常的高涨。

因为就在颁奖仪式开始前的三个小时,电影节组委会专门通知了陈锋出席颁奖典礼准备领奖。

收到这个好消息的他,当场差点没控制住。

这份通知,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心迷宫》得奖了。

至于是什么奖项,现在还搞不清楚。

前后脚进入颁奖礼现场的时候,陈锋发现顾常维也咧着嘴挺开心。

可能,也提前收到了组委会的获奖通知。

这一届的柏林电影节,优秀的作品不多。

连他妈翻拍片都能成热门,陈锋觉得自己得奖也是理所应当。

一趟电影节还没参加完,他就对欧洲三大奖有点祛魅了。

颁奖礼开始后,主持人说了一堆废话。

紧接着,开始颁发一些不重要的奖项。

比如全景观众奖、柏林纪录片奖、流星奖、金摄影机奖、泰迪熊奖……等等。

然后,再开始公布一些短片奖项。

这些过程,陈锋都不怎么在意。

能被提前通知的电影,不可能在这一环节出现。

直到最后,颁奖终于进入了主竞赛单元。

到了这个时候,陈锋才正儿八经地端正了态度,变得认真起来。

第一个奖项被颁出,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

获奖的是《天堂此时》,一部四国合拍片。

第二个奖项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给了一部华语电影。

对面导演蔡鸣亮的《天边一朵云》,获此殊荣。

接下来,是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给了一部法国电影。

紧接着,《天边一朵云》又获得了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

但蔡鸣亮并未表现出足够的高兴,反而有些失落。

因为这也意味着,他的作品和金熊奖彻底无缘了。

之前颁发的奖项,都属于安慰性质的。

越是到最后出现的影片,越有可能赢得最有分量的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