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无情无义(1/1)

李孤勇看向裴乐瑶,“难道公主有和我比试一场的想法。”

裴乐瑶微微挑眉,“可以吗?”

她倒是从来也没想过挑战李孤勇的武艺,这都是机缘巧合。

裴乐瑶也不惧怕实战。

之前她与无艳经常对打。一开始自然是她输的多。后来渐渐的她输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最后她与无艳基本上能平分秋色,无艳就不愿意再与她打了。

因为她精力旺盛,一旦打起来就不愿意停下。

无艳却是个很懒的人,能不出汗便不愿意出汗。

所以她想找无艳比试,无艳总是躲着。

她在京城之外的时候便会寻找一些高手与她比试。

这些人有的是江湖人士,也有的是军中的兵士,还有一些落寞的武将之后。

这些落寞的武将之后都有家传的武功绝学,裴乐瑶与他们比试能学到不少。

所以裴乐瑶并不惧怕实战。

李孤勇笑着点点头,“我倒是想看一看六公主的功夫如何?”

“还望将军不吝赐教。”裴乐瑶抱拳行礼。

她平时也喜欢穿利落的男装,今日是特意来拜访边关大将,又是想要学兵法,自然穿的简洁大方。

于是二人便来到了演武场。

“公主喜欢用什么兵器?”李孤勇问道。

“长枪吧!”裴乐瑶说道。

上一世她在看一些历史剧的时候就很喜欢帅气的枪法。

比如说杨家枪法,岳家枪法……

现在她来到了冷兵器时代,自己在挑选兵器的时候,便选择了长枪。

何况在冷兵器时代,一寸长,一寸强,枪法原本就有其独特的优势。

李孤勇笑了笑,“我与公主真是有缘,我使的也是枪。”

“这样的话比试就更加公平了。”裴乐瑶说道。

裴乐瑶敢跟李孤勇比试,自然也是经过慎重的考虑。

因为在亚兰翰给她的书信中,对李孤勇的描述都是在夸赞他的谋略,从未描述过他身先士卒,带兵冲杀。

可见冲锋陷阵的都是亚兰翰等人,而李孤勇一直都是运筹帷幄。

当然,李孤勇的武艺定然不低,但也不是彪悍的猛将。

所以这场比试裴乐瑶觉得自己至少有四成打胜的把握。

四成已经给了她足够挑战的勇气。

李孤勇挑起了两个一样的银枪,一杆子握在自己手中,一杆交给裴乐瑶。

裴乐瑶将银枪拿在手中掂了掂,有点分量不够,她还能应付。

她本身的力气也不小。

“重量怎么样?如果太重可以给公主换轻一点的。”李孤勇问道。

“正好!”裴乐瑶笑着将银枪重重扎在地上。

瞬间枪头没进了土地。

李孤勇露出惊诧的神色,他没想到裴乐瑶一个小娘子竟然有这般力气。

“我是男子,你是女子,我有年长于你,笔试的时候,我让你一只手!”李孤勇说道。

裴乐瑶撇撇嘴,“没想到将军这般轻视女性。”

“虽然我是女子,但也能顶起半边天。”

“本公主不需要你让!”

李孤勇哑然,他真没有轻视女性的意思,他只是觉得男子应该让着女子。

何况,论年纪,他的女儿也比裴乐瑶大上一些,作为长辈也应该让着她。

“不用让!”裴乐瑶扎好了袖口,将裤腿处的衣服也紧紧的收拢起来,免得耽误自己发挥。

“而且将军要全力以赴。”

“既然是比试,就要酣畅淋漓。”

李孤勇看裴乐瑶一脸认真的样子,笑了笑,“是我刚才说错了话。”

说实话,在他的心中并不觉得裴乐瑶的功夫有多厉害。

他只是看到裴乐瑶有比试的欲望,陪她玩一玩而已。

毕竟裴乐瑶是公主,身份在这里摆着,此外亚兰翰对她也颇有赞誉。

在内心里他也很感谢裴乐瑶能把亚兰翰这样的将领送到他身边。

这几年亚拉翰帮了他很多,如果没有亚兰翰,他也不会建立如此多的功绩。

将军和手下的副将向来都是相互成就的。

所以在见到裴乐瑶的时候,他并没有表现的那么疏远,反而很亲近。

裴乐瑶感受到李孤勇没有将她的功夫放在眼里,便暗暗的下决心一定要打赢这一场。

裴乐瑶右手握枪,目光坚毅,颇有英姿飒爽之气。

李孤勇却是左手握枪,面容和煦,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那我就先出手了。”裴乐瑶话音刚落,剑锋便直指李孤勇的右路。

李孤勇是左手握枪,所以他的左路定然护的很周全,右路是他的薄弱之处。

李孤勇没想到裴乐瑶出手如此之快,动作凌厉,枪如游龙一般直冲他的右路而来。

“好诡谲的枪法。”李孤勇不由感慨一声。

“这就是将军轻视我的后果。”裴乐瑶哼了一声,气势如虹。

李孤勇此时也意识到自己轻视了这位小娘子。

双枪交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李孤勇竟然感受到双手被枪声震得发麻。

一个小娘子双臂的力道竟然如此之大。

李孤勇开始认真对待。

裴乐瑶没有与正派的枪法大家学过枪法,她的枪法是从无艳的剑法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带着鬼魅之气。

李孤勇被逼的连连后退,勉强抵挡,因为他根本预料不到裴乐瑶下一步枪头会指向何处。

他可是跟着正派的枪法大家学习的枪法,瞬间便感受到裴乐瑶枪法中的邪性。

“陛下人品端正,忠厚,公主的枪法怎么会如此邪魅?”

裴乐瑶,……

她被彻底震惊到了,在李孤勇心中,皇帝竟然是人品端正,性格忠厚之人。

这些远在边疆的将领对皇帝究竟有多深的误解。

她如何才能将他们对于皇帝的看法彻底抹除。

张启年也是被皇帝的无情和冷酷鞭打之后他才意识到皇帝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忠厚老实。

当年张启年和严鹤林他们选择辅佐皇帝,就是觉得皇帝人品端正,人也忠厚。

虽然皇帝笨一些,但只要他们精心辅佐,定然也能开创一番盛世。

只可惜他们被皇帝的表面忠厚所欺骗。

其实皇帝是一个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喜欢享乐,相信佞臣,爱财贪婪的皇帝。

对了,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无情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