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1/1)

八路军的炮弹不多,只能打百发,就是想多打几发都没有。

所以,战士们冲上去,根本不怕被炮弹误炸。

这样的冒险是必须的,如果等小鬼子反应过来,建立防御阵地,就不好打了。

近战,五比一,这样的比例,小鬼子想翻身,不可能。

关键是,小鬼子还没有来得及求援呢,部队在行军中被伏击。

八路军两个团,把小鬼子一个大队切割成了几小块,每个营打一块。

这才是八路军的优势所在,一个营打小鬼子100多人。

冀热辽的部队,打小鬼子都是完整的套路。

手榴弹砸上去,跟着就是机枪,冲到跟前,几个杀一个。

几年了,都是这样干的,已经形成了习惯,

冀热辽还不完全是三三制,应该说是七人制。

左右中,全都是两个人搭档,就算是拼刺刀也是。

后备一个人,观察周边情况,随时支援。

这是小班,大班,一般是两个七人组,班长、副班长每人带一组。

班长、副班长也是左右,危急时双方瞬间合在一起。

每个排也是同样,二三班左右,排长跟一班在中间。

小鬼子哪里见过这样的打法,八路军一围上来,小鬼子根本集合不起来。

最大的一块才100多人,被八路军一个营压着打。

没有防御工事,周边全部是八路军,小鬼子没法挡啊。

三个小时,指挥部接到了报告,小鬼子已经被全歼。

李福生立即把特务团团长徐国贤喊了过来,悄悄叮嘱了几句。

骑兵团团长康健民没多久,也匆匆出去了。

不用说,这就是后续计划,李福生特意跟符竹亭解释了一下计划。

“特务团,会立即攻击小鬼子码头,缴获船只,把物资全部运回来。”

“骑兵团,奔袭吉县,晋西北新一团会协助。”

“我们现在最缺的还是物资,我估计小鬼子在后方一定储存了不少。”

小鬼子已经有了计划,即将对八路军发起冬季攻势,不可能不储备物资。

“骑兵团兵力够不够?”

“有点少,所以总部给晋西北发了电报,新一团会协助。”

“小鬼子59旅团被我们全歼,城里最多一个中队。”

李福生已经派人做了侦察,所以只要干掉59旅团,吉县跑不了。

就是要打小鬼子一个出其不意,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八路军来个反突袭。

旅团被伏击,小鬼子肯定想不到,哪里会做防备。

之所以派骑兵团出击,也是因为要打一个兵贵神速。

按照路程,最多一个小时,骑兵就能杀进吉县。

但是前提是拿下渡口,夺下小鬼子的船只。

符竹亭点点头,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有点担心。

但是,从内心来说,对李福生战场上的临机应变能力很佩服。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到战机,并抓住战机,不容易。

“码头那边,结束战斗后,特务团会抽调两个营,往吉县方向警戒,接应骑兵团。”

制定作战计划时,没有这么细,大仗嘛,哪里会这么古板。

首长的指示跟以前一样,按照战场实际情况,李福生临机处理。

但是这次,李福生谨慎了很多,不像前面那样横冲直撞了。

延北这边兵力不足,晋西北也是,吉县、临汾周边都是小鬼子。

这里甚至连游击区都不是,小鬼子把这边卡死了。

也是因为这一点,小鬼子才能经常过河祸害延北。

李福生其实有个想法,就是把整个晋西南的小鬼子全部干掉。

要是这样,晋西北、吕梁、冀鲁豫三个根据地就能连在一起。

甚至再好一点,还能把太岳军区打通,八路军可以随时南下。

这个思路,李福生暂时还没有跟首长们汇报,甚至没跟任何人讨论。

必须先把这一仗打完,看看战士们整训的效果怎么样。

“命令部队打扫战场,独1旅向壶口方向前进,独2旅、警备2旅回延北。”

李福生立即又下了命令,这是跟司令员讨论后的决定,部队立即撤回,防止意外,已经上报总部。

“副政委,我们也回去。”

“怎么?不想等着看看缴获?”

符竹亭调笑了一句,难得,李福生能主动提出回去。

“副政委,我发现你变坏了。”

李福生一脸的无奈,不知谁把首长的谈话露出来了。

搞得现在,好几个老伙计见面就调侃他。

这场歼灭战几位首长听说后,称赞不已。

延北也经常打胜仗,小鬼子从黄河过来了几十次,每次都被打跑了。

但是这次,李福生直接干了一个伏击,全歼了小鬼子,不一样。

几位首长也知道,不是李福生多能打,思路变了,部队整合后战斗力强了。

再有,武器装备提升了不少,又集中了延北的精锐,哪还有跑。

前后共歼灭小鬼子中村少将以下4300多人,伪军350多人。

将官刀,被警备2旅的参谋长李湘拿到了,回去后送给了老司令。

缴获武器弹药就多了,长短枪,机枪,子弹有30万多发。

还有四门山炮,都没有来得及架出来。

骑兵团从吉县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大部分是物资和粮食,延北最缺的就是物资。

冬天了,总部缺粮食,也缺棉衣、棉被。

李福生为什么要打吉县,就是奔着物资去的。

骑兵团把一部分缴获给了晋西北新一团,主要是枪支弹药。

前线部队,最缺的就是这些,有了心里不慌。

当然,物资也给了一部分,攻城的时候,新一团也出力了。

为什么要私下叮嘱康健民和徐国贤,也是要他们把吉县能买的物资都带回来。

缴获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要从商人手里买。

李福生是担心这两个老红军僵化了,不知道变通。

要他们把缴获小鬼子的钱拿出来,去商人手里买物资。

骑兵团、特务团回到延北的时候,带回来了5万多斤粮食,还有上百匹各种棉布。

最幸运的一点,小鬼子库房里有3000多件棉衣,简直太好了。

回来后,总部被服厂的同志们有活干了,连白加夜的干。

冬天就要来了,战士们没有棉衣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