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母子特殊会面(1/1)

“阿姨您坐好。”

“好。”

“小伙子你声音有点像我儿子。本地人?”

“嗯,湖城本地的。”

“小伙子麻烦你了。我本来想坐公交呢。但是这个点没车了。”

“没事,阿姨,我们就是为您服务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都是正常点出行,人还没有个急事。”

“小伙子,声音干净,人也热心。留这么长头发干嘛?”

“阿姨,我脸上有块疤。为了遮掉疤用的。”

“这样啊。那太可惜了。”

“没关系,都过去很久了。”

“你们这些孩子就是不心疼自己。当父母该多心疼。”

“阿姨没事,一点都不痛。”

“阿姨这么晚,你的家人呢?”

“我老伴整天忙着他的事,估计今晚又去加班了。儿子在外地。平时都是我一个人。”

“阿姨我看你拿的药,平时一定注意休息。好好养着。”

“我这都是多年的老毛病。没事的。”

“小伙子,你们年轻人平时也得注意,不要让父母担心。”

“阿姨,我没事,身体好着呢。”

“社会压力大。孩子们压力也大。你看这个点了你还在跑车。”

“在家也是玩手机,出来还能赚钱,跟别人聊聊天。挺不错。”

“小伙子,我家就在前面,前面停就成。”

“我送你到家门口。”

“里边弯弯绕绕的,停车转弯都不方便。”

“没事,阿姨,我开车技术还行。阿姨您坐好。”

肖堃车技让阿姨惊叹。

“小伙子,你真厉害。”

“一般般吧。这就是个熟练工种,开得多了自然就熟了。”

“阿姨,慢点。”

“我没事。”

“小伙子忙你的去吧。耽误你还把我送到家门口。多少钱。”

“阿姨,10块。”

“你这孩子心眼实。我上次到家,那司机收了我20。”

“阿姨,这个点人少,车好走。”

“转给你。”

“谢谢阿姨。”

肖堃,上车启动车子,但是迟迟没有离去。看着妈妈那阑珊的背影。心里难受的不行。

等妈彻底进屋,肖堃才开车走了。

等肖堃走后,妈妈从屋里走出来。

“儿啊。妈怎么会认错,就是你。谢谢你送我回来。”

阿姨望着儿子离开的方向站了很久。

半夜老伴回家。

“怎么还没睡?”

“你跟我说实话,儿子是不是调回来了?”

“这是机密,不方便透露。”

“那是我儿子,一个当母亲都没有权利知道儿子动向吗?”

“你也知道儿子工作性质特殊,这些如果你知道。儿子就会有危险。”

“是谁让儿子这么危险的,还不是你这个父亲?本来儿子可以有一份正常的工作,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儿子那么优秀干什么不成,非得整天做这人不是人,鬼不像鬼的工作。”

“你见过他了。”

“嗯。”

“这孩子怎么一点纪律不讲。不知道,暴露行踪很危险。”

“我就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儿子不能见自己亲妈。”

“你不要无理取闹。”

“我无理取闹。这么多年,我从生下他,和他见得面数一个手掌都能数过来。”

“你别激动。我知道这么多年委屈你了。等这个案子结了,咱们儿子就能回家了。”

“你说得是真的?”

“当然。你跟他见面了?快跟我说说。可别把案子耽搁了。”

“我们没有相认,他扮作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回家。虽然他尽量压低声音,还有那不修边幅的样子,但是他是我儿子,我能认不出他。他的一举一动我都很熟悉。那是我儿子啊。”

“老婆委屈你了。”

“我不委屈,我是心疼儿子,本来好端端的脸,遮的严严实实。还穿的像个混混。我心疼。我今天晚上本来想去超市买的日用品。在路上我看到他的身影,就一路跟他到了医院。他还躲我,后来我老毛病又犯了。多亏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我这才安然无恙的回来。也多亏了有这点事,儿子终于出来见我了。我知道他担心我。”

“老伴你不舒服,不给我打电话。”

“老毛病,吊个瓶就成。”

“老伴,你可不能有事。要不然我跟儿子没法交代。”

“我没事。儿子没事我就没事。虽然看着他穿的不那么入流,但是好在人状态还不错。”

“儿子这次案子比较重要。这个案子结案他就回家。”

“他为啥突然调回来?”

“他受了点伤,已经不适合在那边继续工作。”

“你是说儿子受伤了?我说呢,感觉他那有点不对劲。不对,是不是很严重。”

“没事,好好养着就成。今天你也见他了。”

“等这次案子结束。等他回家,我给他炖东西也得把身体补回来。把这么多年欠孩子都补上。”

“好。”

“以后不舒服,一定要联系我。”

“知道你工作忙。不敢打扰。”

“我没事,出去走走,心情还蛮好的。”

“这是新拿的药。”

“我帮你倒水。”

“这么多年都是我的错。”

“不谈对错。以前的事过去就过去了。等儿子回家,咱们也过几天正常人的日子。老伴,原来我不敢想不敢奢望,只期望儿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现在我也想想,儿子以后是不是能给我找个儿媳妇。”

“委屈你们娘俩了。”

“都是自己选择。怪不得谁。咱们把他送走,本来想他远离危险,谁知他选择了更危险的事。有些事是躲也躲不过去的。那就直接面对吧。”

“等退休了我带你四处转转。”

“我不想,我就想在家守着儿子给他做饭。”

“我陪你。”

老两口诉说着,这么多年的辛苦。

从那天起,阿姨像换了个人,走路也有力气了。人也精神了。

一天小区义诊,阿姨在义诊队伍里发现了琦琦。

“林医生真巧。”

“阿姨,你在这个社区住?”

“嗯。我家就在前面,一会结束来我家坐坐。我还没感谢你那天的热心帮助。”

“阿姨,那是我们应该做的。”

“但是要不是你及时抢救我可能就出大问题了。”

“阿姨,那是我应该做的。任何一个医生也不会放任不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