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于家人(1/1)

肖渊再怎么气也没用,人已经走了。

除了想法子找人混进将军府接头别无他法。

莫名的肖督主想起了一句民间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挑着走。

到他这里完全反过来了,他这是娶了个雄鹰一般的女子只能爱默默等候。

可偏偏这次除了小蝶和夫人其他的都是男子,即便混进将军府也混不进后院。

除了静候佳音让人多注意将军府的八卦好像也没别的好主意。

江心雨和小蝶倒是如鱼得水,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开始跟着嬷嬷学规矩。

她俩是这批护卫里功夫最好的,估计再有两天就能送到将军府的小姐跟前。

于晟家世显赫出身名门偏偏是个痴情种,跟夫人成婚多年生了三子一女。

虽说年轻时迫于母亲压力纳过几房妾室却也都是摆设。

倒不是说他没睡。

毕竟那时候还在京城,他若是不睡一个善妒的名声妻子就少不得受挫磨。

再说身为古代土着男人从小受的就是这种教育。

在他眼里那些通房妾室不过是工具一样的东西压根儿不用当人看。

他所谓的摆设就是不让她们生孩子,在他的认知里这已经算是为跟妻子一生一世一双人。

于夫人也是大家小姐该懂的道理都懂,可知道是一回事儿受不受得住又是另一回事儿。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孩子来说嫁给不喜欢的人反倒是好事。

因为不爱就不在意不用心就不会受到伤害,只把妻子当成一份工作做就好了。

可偏偏是动了情的,另一半去睡别人那就是一种往心上戳刀子的伤害。

尤其是礼法管着她连不乐意的表情都不能做,于夫人的心思郁结可想而知。

后来于晟被调到巴蜀地区任职妻儿要留在京城,只是才一年多便传来妻子重病的消息。

通过舅兄送信才知道,是他大嫂撺掇着他母亲磋磨他妻子。

若不是娘家还算强势硬把人接走没准儿他都要成鳏夫了。

那一次他跟长房大哥闹得很不愉快,求了当时还只是贤妃的姐姐才把妻儿接到了身边。

自此后于夫人再没回过京城,倒是于晟每年万寿节都回京述职顺便去家里看看。

于夫人到底是伤了身体,若是好好调养还好,偏偏她又挣扎着生了3个孩子。

来巴蜀前大儿子已然出生,到巴蜀之后没两年于夫人又生了个二儿子。

当时的怀象就不太好,大夫也委婉地说夫人不适合再生育。

于晟虽遗憾但觉得俩儿子也够了,没想到后来夫人身体渐好又怀上了。

胎儿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当他感觉到母体不想要他或是不适合生他的时候他会刻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甚至会通过释放特殊激素让母体精神强健完全没有妊娠的不适感。

于夫人已经五六年未曾怀孕便以为自己生老二时绝了生育能力。

又加上时不时来一点月经,直到4个多月才偶然被查出来怀上了。

原本于晟为了夫人的身体想要把孩子打掉,结果大夫诊脉说是个姑娘夫妻俩又舍不得了。

于家人的体质极容易生儿子。

他们那一代兄弟四个也只生了长姐一个女孩。

当初他爹那一辈也是兄弟几个只生了他姑姑一个。

等到了他们这一代更是清一色的臭小子,好容易他家来了个香香软软的小姑娘两口子舍不得打掉。

这一犹豫孩子就5个月了,感受着胎动于夫人更不忍心。

大夫也说了,这个月份打下来比生了还伤身体。

于家这个千娇百宠的大小姐便被留了下来。

这一次不光怀的顺利生的也顺利,于夫人一点没遭罪。

好了伤疤忘了疼再加上侥幸心理,大小姐四岁时于夫人再次怀孕便也没想着打掉。

只可惜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

于家三少爷的出生耗费了渔夫人最后的生机,勉强撑了一年多撒手人寰。

于晟也算深情,怕夫人给他生的几个孩子受委屈顶住了各方压力未曾续弦。

只可惜他太低估了后院儿女人的胆量,直到小儿子被人害死才惊觉自己的大意。

那位姨娘倒也不是诚心想害死三少爷,她只是想给自己后半辈子找个依靠。

于晟把人纳回来又不让人家生孩子,等将来他没了大少爷当家这些无子女的老姨娘往往下赏凄凉。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无数年轻漂亮小姨娘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让于晟给她们孩子后她便想到了体弱的三少爷。

既然不让她生那就捡个现成的。

夫人已经死了三少爷年幼,只要让小孩子多病两场再让人敲敲边鼓说孩子没母亲照顾不行。

那么不想续弦的老爷可能就会挑自己这个跟他最久又一向恭顺老实的照顾三少爷。

孩子是谁养的跟谁亲。

即便她只是个姨娘,等将来老爷没了三少爷开府之后她也能有个过得去的晚年。

本来想的挺好这主意的可行性也很大,可她却太高估了这位三少爷的身体。

才两岁多点的孩子哪经得住风寒,用力过猛的结果就是鸡飞蛋打。

孩子死了,她收买丫鬟婆子故意开窗也被查了出来。

受她连累于府来了次大清洗。

夫人拼命给他生下的孩子折了一个于晟几天都吃不下饭,最小的宝贝闺女更是被当成了眼珠子。

像是这种选女护卫的活动每年就会有一次。

别看一次选个十个二十个的,一层层的筛查最后能留在姑娘身边的也就一半。

这还没完,留下这一半最开始也只是在外围巡逻。

想进姑娘的院子最少一年,想进姑娘的身旁最少三年。

这严格程度比给公主郡主选护卫也不遑多让。

甚至于京城里的郡主们都没有这么多武功高强的女护卫。

江心雨听着那个叫小霞的说着这些八卦很上道的恭维了她几句。

京里确实选不出这么多会武的女孩子,不光是风气问题也是市场需要。

京城里的大家闺秀讲究贞静贤淑。

她们身边最厉害的是女红师傅规矩嬷嬷,其次是教琴棋书画的。

所以厉害的绣娘和宫里伺候过贵人的嬷嬷尤其抢手。

大家也有目的的往这种吃香的职业上靠拢。

如果她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有不少吃到了女护卫甜头的人家特意培养女孩就为了挣这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