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越来越火(1/1)

谢华驹走了过去,在她占的座位坐下:“来多久了?”

“刚来。”有些歉意地扫了周围一眼,她低声说道。

显然她害怕打扰周围的学生。

谢华驹没再说话,从书包里拿出刚借到的书开始自学。

看他看书,她开心地微笑了一下,也低头继续认真看书。

谢华驹注意到,她今天书包里带的保温杯不再是粉红色,而是银白色的。

书包里还放了一个白色的塑料盒,盒盖虚掩,从盒体和盒盖的缝隙中,能看到里面放着一些洗好的水果。

谢华驹正好有些馋水果,就将塑料盒拿了出来,用里面的牙签戳着水果吃着。

一口一块,没多久就吃完了。

他转头看向裴芸卿,低声问道:“没意见吧?我上课前没吃早饭。”

裴芸卿连连摇头,凑近脑袋,低声说道:“你莫空肚子。早餐不吃,身体不好。”

单纯的她不知道自己被他耍了。上课前他确实没吃,但上课后吃了啊,就在刚才。

这厮还是有点要脸,掩饰的说道:“知道。我昨晚太忙,今天起晚了。看书,看书。”

“哦哦哦。”裴芸卿连忙坐正身体,认真地看书。

没有看多久,谢华驹接到了陈啸鲲从南衡市打来的电话。

他将脑袋伏在桌面上,低声喂了一声。

陈啸鲲在手机里很激动:“驹子,我找到了一个打工的地方。大哥我现在可以赚钱了。”

“别嘚瑟。说不定你赚的钱不够我塞牙缝的,还大哥呢。……,做什么?”

“汽修厂当学徒。”

“当学徒?这会影响你读书吧?”

“不会。我上课的时候上课,没课的时候才去。干活了,老板才给钱。我就是专门给其他师傅打下手的,帮忙递工具、擦车、拧螺栓,活不多。”

“这个老板是你爹还是你岳父?”

“狗鸡把,你……,我是帮他做事,又不是只拿工资。”

“别干。做这些没意思。也学不到什么技术。”

“怎么学不到技术?至少我可以弄懂卡车、小车的结构,可以学着处理一些小故障。”

“那你就试试吧。反正不能影响你读书。”

“知道了。你怎么突然变得婆婆妈妈的,比我妈还传统了。”

“因为你是我小弟。老子将来有很多大事需要你做。没读好大学怎么行?”

“老子读的可是一本大学,你丫的才读三本大学呢。”

“狗屁一本!你信不信,如果你不努力学,老子在三本大学的知识比你多得多。”

“行,行。……,驹子,你在金文网的小说怎么删除了?你不是求了那个姓魏的帮忙吗?他没帮你?”

“人家不跟我签约,我还留着干嘛?姓魏的帮我将它卖给越江广播电台,每晚十点播放。”

“真的?你怎么这么拽?他怎么真帮你?”

“你大哥我是天才!姓魏的被我的小说征服。大哥告诉你,我写的小说大火了。”

“你现在真是越来越喜欢吹牛了。”

“什么吹牛。这叫自信。……,你们南衡市能听到这个广播电台吗?”

“不知道。我试试。说真的,你这部小说真好看。我真没想到你怎么会写小说的。”

“我说了。我爱读书,有写作的天赋。忘记了?你得多给我宣传宣传,知道吗?”

“……”

谢华驹很真没吹牛,《多情剑客无情剑》是真火了。

只不过因为越江广播电台的影响有限,火的范围这才不是很广。

但在越江省会城市沙舟,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可不小,而且还在迅速扩散。

“李师傅,你听了昨晚的《多情剑客无情剑》没有?”

“当然听了,我每次等客的时候都听。你不知道,好几位乘车的旅客居然不许我关收音机呢。他们有时宁愿我跑慢一点。”

“可不是吗?我载的那个旅客才有意思呢。为了听完,他居然要我开着车多跑一段路。”

“真是太好听了。别说他,我”

“昨晚,我为了安全,送了前一个客后就在路边停了十几分钟。等节目播完了,我才重新寻找顾客。”

“我是第一次听到有这么好的小说。”

出租车的司机在议论,菜市场买菜的大爷在议论,就是路上的行人,有时也有人在议论李寻欢和林仙儿。议论李寻欢该不该与林仙儿走一起。

作为谢华驹的母校,越江理工大学,议论这部小说的学生远比其他高校多。

原因很简单,有人传言这部小说的作者就是他们学校的学生。

其中最引起他们议论兴趣的是,有人说这部小说的作者从越江广播电台拿到了二十万元的版税!

“二十万元!!!”无论学生是有钱还是没钱,都被这个巨大的数字惊呆了。

“老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才四百,一年不到五千,二十万够我吃多少年?”

“上周老子的女朋友就是因为老子没有给她买那个两千元的包跑的,扑入那个猥琐男的怀里。如果老子有二十万,买一百个包砸死她!”

“这部小说真有这么好吗?我怎么觉得一般般。”

“那是因为你心里总想着二十万元,产生了嫉妒心。如果不想这二十万,你就知道小说有多好了。”

“我不觉得它有多好。我还是喜欢读诗。好的诗词能洗涤灵魂。”

“你装什么逼?”

显然,二十万元的数字是孙观说出去的。

孙观说出这个数字,也没有太多的心机,只是有些嫉妒谢华驹的好运,也有些不服气。而且,谢华驹当时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没有叫他保密。

孙观向外透露这个数字,倒是想看看周围的同学对这二十万元的反应。

他确信谢华驹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现在别人怎么夸赞、羡慕谢华驹,明天自己也能享受这些,甚至比谢华驹享受的更多。

他委托谢华驹为他将《虎踞乌拉山》推销给越江广播电台,此后就一直在等待。

一直在等待好消息的到来。

虽然他等待的时间其实没多长,可他有些焦躁,暗骂越江广播电台办事太拖沓。

他甚至怀疑谢华驹没有努力帮他推销。

总之,自从谢华驹答应帮他推销后,他的心就变得不平静,越憧憬越心痒难抑。

每当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孙观就憧憬自己的小说被多家广播电台的人看中。

这些电台的老板都跑来哭着喊着求他,都相互抬价来抢购他的小说版权。

想象到这一幕时,他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太贪。

只要有人出价五十万元就够了,就将小说一股脑卖给对方。然后,他拿着这些钱在学校附近买一套房子,一边读书一边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