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谁都是赢家!(1/1)

京城。

少府监。

顾修走后。

这个部门就交给了顾余。

原本顾余是不太想管这个的。

但是顾修走之前拉着他去找了皇帝。

当时说的就是。

若是赚钱了,而且要比之前多,那么就要分个一成,给黑玄学院。

你要说为什么分给黑玄书院。

而不是给顾修和顾余。

顾修和顾余自然是瞧不上这点钱。

他们做这个,也只是想要给书院一层保险。

顾余这些年,也的得到了书院不少帮助的。

书院不少的人才出来,都是去了他那帮助。

甚至,顾修也为了顾余,专门设立了一个农学课。

别的不说,就是专门研究怎么种地,怎么种好地。

若是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大乾,那谁听了都是不可理喻的。

读书,不读四书五经。

不学圣人文学。

居然是去学种地。

这种事情,简直会让人笑掉大牙。

可是别人不明白。

但是顾余明白。

这黑玄学院往后,就是他的人才储备基地。

他要是想要真正的去实现。

让大乾百姓都吃饱饭,再无饥民。

甚至还不止如此,还要吃得好,选择的更多,人人都能够过好日子!

那么,他所需要走的路,就根本不止这一些。

别看现在是有了番薯还有土豆金豆等等。

可是呢。

问题是。

可终归是有百姓依旧吃不上饭。

这就不仅仅是粮食的问题了!

而是其他的问题了!

顾余这些年也成长了很多。

他知道顾修正在一步步解决大乾的疑难杂症。

而出征东瀛,就是开始!

他也只能等着好消息来。

“殿下,棉花都已经吩咐下去种植了,而且我们的人先前也有一套专门种植的经验。”

刘瑾说道:“只需要那些百姓按照咱们给的,就能够种好。”

“他们可有不满?”

顾余看向刘瑾,问道。

这一次种植棉花的,倒不是白云观那些地。

那些地有其他的用处。

所以,种植棉花这个事情,也就只能是用在皇庄上了。

皇庄的土地可不少,一点都不比白云观的少,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不过顾余不准备全部都种植,而是靠近京城,离京城近的去种植。

这样一来,可以最大的观察如何,还有就是,防止有些人偷去种植。

“不满是有的。”

刘瑾道:“他们都觉得殿下您在胡来,好好的粮食不种,非要去种这个吃不得的东西。

不过好在是他们也就嘴上说说,当奴婢把收购价格说了一下,他们也都是笑嘻嘻的,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种上了。”

顾余忍不住笑了。

那些人,终归是逃不过利益二字。

“一些离得远的,一部分种金豆,一部分种土豆吧。”

顾余说道:“还有,咱们还要建厂,建羽绒服厂,和棉花厂。”

“这些奴婢联系了艾坤。”

刘茫说道:“这事情,他会挑选好合适的地方,人的话,他也会去找。”

“嗯。”

顾余点点头。

顾修虽然走了。

可是他的大管家艾坤还在。

艾坤如今可是整个大乾的商界传奇。

他不但本身赚了很多钱,更重要的是。

他所掌握的很多东西,都是特别赚钱的玩意。

煤炭虽然很便宜,可是因为销量大,所以一年的销售也很多。

赚的钱也不少。

还有琉璃厂,这玩意因为有了新的塞道。

不止是让百姓家可以用上普通的琉璃制品,还有那些达官贵人,也有更喜爱的东西了。

说白了就是工艺。

百姓家用的,都是流水线,一个模子出来的,质量也不要多好,能用就行。

至于达官贵人,那可都是一对一,甚至还支持定做。

所以,达官贵人也很喜欢。

水泥厂也是销量很广。

甚至整个直隶地区的商人,都跑来,要买水泥。

因为这玩意根本不愁卖啊。

要说这些。

那都是归属于黑玄卫所的。

黑玄卫所之中,有着诸多的产业。

个个都是一等一的赚钱。

艾坤虽然只是一个商人。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他是商人。

但是他也同时是吴王府的大管家。

而且还是黑玄卫所的人。

主家的人不在。

那么他就是黑玄卫所最大的,说话最有份的那个!

现在就连一些四五品的官员都不敢给艾坤好脸色。

毕竟,人家户部有些时候都要靠艾坤来帮忙。

你要是惹得人家不高兴。

人家直接给你上黑名单。

但凡是黑玄卫所的东西,什么都不允许卖给你。

若是有人代买,那么也是一样的道理,查出来了,那么就一律上黑名单。

你要是不服。

好。

那你去找吴王说!

你看看人家吴王是不是一脚把你踹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皇帝对此都是默认的事情。

实际上。

很多人都以为,皇帝是因为爱屋及乌,宠爱吴王,所以才如此。

可是真正明白的人才知道。

皇帝这是有钱了。

这钱从哪来的。

那就是黑玄卫所给他赚的啊。

自古以来,皇帝的钱,都是出自国库的。

每一年,国库都会拨一部分的钱给皇帝的内库。

但是以前的时候,那不是国库都没钱,所以皇帝也过得苦。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啊。

皇帝现在都不用靠国库了!

自己就有钱了。

每个月,皇帝就坐在尚书房。

看着京城与津州送上来的单子。

那笑容就根本停不下来。

这一张单子,少说都有几十万两啊。

这样的钱,谁不心动!

这也让皇帝在面对百官的时候,十分的硬气。

毕竟,以前皇帝没钱,那么做什么,自然都是需要百官们去愿意。

毕竟都是从国库掏钱嘛。

现在皇帝有钱了。

谁管你啊!

当然了。

现在不止是皇帝有钱了。

朝廷也有钱啊,国库也有钱。

毕竟每年市舶司交的税收可是一点不少。

还有东瀛布政司那那边的银两,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就让官员们,也是根本不愁国家没钱了。

也是开始大大咧咧的改善民生。

同时粮食也是一年年的丰收,尤其是北方的粮仓都满了。

若是遇到什么大灾,那么就可以直接开仓放粮,百姓也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还需要等个十天半月什么的,从别地筹借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