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处女作首映(1/1)

翌日。

吕中林先去医院看望了一下李雪剑。

他正要准备动手术。

看到他来了很是高兴。

连连祝他旗开得胜。

然后才回到了学校。

剧组的人已经汇合在这里准备出发。

吕中林带着杨乐天四人以及葛尤、许勤、王钢、俞飞虹四人。

后两者是去凑热闹的。

坐上了飞往高卢鸡的飞机。

吕中林也没让他们自己买票。

公司直接定的票。

两张票钱买个好感。

还是划算的。

身边的人还有韩三频和徐副院长。

这两人的票能报销。

在飞机上吕中林还被歌迷认了出来。

在没起飞的时候。

一群人围过来要合影要签名。

全都在问他是不是去戛纳拿奖。

他能说啥。

难道说去旅游啊。

“林子,你现在可受欢迎啊,我经常坐飞机,也没谁要我签个名。”

葛尤乐呵呵地说道。

“刚刚您就没少签名。”

吕中林笑着回道。

“那是沾您光了,就跟这次去戛纳一样,我上回去都好几年了,没想到还能再去一回。”

葛尤摆摆手,谦虚地说道。

“哈哈,上回您拿奖了,这回儿指不定咱都空手而归。”

吕中林笑着说道。

“那也没事儿,您还年轻呢,下回接着来,就是主角还找我演,免费,哈哈。”

葛尤摸了摸大光头,露出了经典的笑。

“没问题,只要您捧场。”

吕中林附和着说道。

......

“这啥地儿啊,不说国外空气都比国内甜吗?这路还不如农村呢。”

吕中林坐着汽车,不由得吐槽道。

又是转机又是转车。

关键路还不怎么样。

“哈哈,林子,你要是上去领奖,可以提一下意见,就说,这跟宣传的差太多了。”

韩三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举办电影节的小镇。

众人刚到酒店。

韩海就迎上前了。

他提前来到了戛纳负责前期事宜。

“韩总,徐院长,小爷,房间都安排了,先入住休息一下吧。”

韩海对着众人说道。

“不着急,都安排好了吗?”

韩三频摆摆手,直接问道。

这是他的侄子。

压根儿不需要客套。

“安排好了,明天开幕式结束,就会首映。”

韩海点点头说道。

(前文已做修改,另外时间线安排有缩减,水不下去,第一次写娱乐文,经验不足,请谅解谅解)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14号开幕。

吕中林可能是入围主竞赛单元作品中来得最晚的导演。

其他人早来了。

正当众人还想说什么的时候。

一大群记者围上来了。

大多都是国内记者。

吕中林作为一个年仅19岁的大学生。

处女作的电影就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

很多人都在关注他的电影。

吕中林配合着他们做了一些采访。

戛纳电影节结束之后。

他的电影还要在国内上映的。

得奖了还好。

要是没得奖。

还把这些无冕之王得罪了。

那就直接扑街了。

开幕式众人当然是盛装出席。

吕中林穿着汉唐服饰的定制款新中式服装出席。

上半身的图案是一幅素描山水画。

葛尤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

王钢则是一如既往的唐装。

而许勤和俞飞虹也很给面子地穿上了新中式女装。

不过用料可是不简单。

上衣是苏绣制作的唐装样式。

下半身是浮光锦制作的马面裙。

这是汉唐服饰的女装第一次亮相。

今年国内的电影人来了尤其多。

华语艺术片被欧洲三大电影节所欢迎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开始的。

真正打开电影节市场可以追溯到《活着》。

而今年一次性入围了四部华语电影。

更是让这些电影人都来劲儿了。

一个个蜂拥而来。

电影节可不只是评奖。

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影视版权交易平台。

每个电影节举办成功与否。

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交易额。

这也是国内第六代导演喜欢来电影节的原因。

开幕式吕中林带着葛尤这些人一起走了。

但除了国内的记者。

几乎没有人关注他。

镜头全都在那些国际大导演和大明星的身上。

倒是很多记者对着许勤和俞飞虹一顿猛拍。

开幕结束后。

《美丽人生》的首映也就开始了。

国内的很多导演和公司也都来了。

内地的姜闻和姜红波等《鬼子来了》的剧组人员。

吕中林认识这里的其中一个香川照直。

因为在《钢琴家》中他也饰演了一个角色。

在电影中给“拉贝”这个角色开车。

现在还不是影视公司的华艺也来了。

大王总带着小钢炮。

为了来卖电影《没完没了》的版权。

神奇的是这部电影葛尤也是主角。

去年贺岁档已经上映了。

还有杨德倡的《一一》剧组人员。

王家韦的《花样年华》剧组人员。

四个剧组虽然都在戛纳的主竞赛单元。

可以说是对手。

但是现场碰到的气氛还是很友好的。

毕竟都是华人嘛。

还有好几个内地六代导演也来了。

诸如贾张科、张园、王晓率......

趁着电影还没放映的间隙。

韩三频带着吕中林上前去跟他们打招呼。

可能是他们也没把吕中林放在眼里吧。

一个个都是鼓励的话语居多。

吕中林当然也是客客气气地道谢了。

电影院的位置差不多坐满之后。

电影也就开始了。

前半段的气氛很是喜悦。

时不时地就听到笑声响起。

当后半段到来时。

就如同吕中林在中戏的内部看片一样。

全场鸦雀无声。

许多金发碧眼的洋人也默默垂泪。

电影虽然在喜悦中结束了。

但是现场的人依旧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

许久都没有动静。

不知道谁带的头。

一个掌声自后面响起。

随后淅淅沥沥的掌声响起。

最后是整齐划一的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吕中林这才带着四个演员上台致谢。

当观众看到导演竟然还这么年轻时纷纷惊呼出声。

虽然吕中林气质沉稳。

但是脸庞还是稍显青涩稚嫩。

一个个纷纷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吕中林也一一作了解答。

一再重复自己真的是十九岁。

电影也真的是自己亲自导演。

戛纳的评委们也来了。

不过吕中林遵守着不跟他们直接接触的规则。

只是遥遥的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