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凡胎脱俗(上)(1/1)
“既然是误会,好说好说!”霍三江说,“不知是否可以请你们主人下轿一叙,如果赏脸,可到馆内喝杯茶?”
“已经给三爷增添了这么大一个麻烦,何敢再劳大驾?”果尔甘说,“如果三爷允许,小人带大家告辞了。”
霍三江见他们全都低着头,不敢正视自己,神色十分紧张,便有同情之意,爽快地答应道:“既如此,那我不便勉强了。各位请便,后会有期。”
霍三江向前象征性地送出了几步。果尔甘急忙拦住:“三爷留步。后会有期。”
所有锦衣卫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他们给霍三江鞠了一躬,就此告辞。
果尔甘转过身后,在酷格绅耳边嘀咕了几句,示意他不要多话,立即撤回全部人员。
酷格绅刚开始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连锦衣卫都如此害怕,知道眼前这人官位比自己儿子大多了,感觉自己闯下了大祸,也没了主意。后来经果尔甘一嘀咕,酷格绅也禁不住吓了一大跳。他自知自己一向横行霸道,惹得民怨沸腾,早已臭名昭著,加上这批货物本来就见不得光,万一让朝廷追究起来,那后果不堪设想。既然人家给了台阶让自己下,也是放了自己一条生路,心里感激还来不及呢!于是,就顺水推舟一声不吭灰溜溜地撤了。
霍家家丁早已严阵以待,见酷家人全都夹着尾巴跑了才松了一口气。
霍三江回头一进旅店就对常管家说:“我们按照你原定的计划不变,马上启程向九江进发。”
再说绩龙姑带着降伏虎和程谷收前往五台山。他们只能风餐露宿,夜行日歇。由于三人行路速度各不一样:绩龙姑本非凡人,有腾云驾雾,日行万里的本领,速度最快;降伏虎虽身怀鬼影神功,每到夜间驾马飞奔犹如天马行空,也能夜行几千里;而程谷收只有无影神功的短暂神速,肉眼凡胎不能持久运功,无法跟上他们的速度,因此,绩龙姑和降伏虎只能以程谷收最快的速度行进。
一天夜里,绩龙姑他们三人在山间赶路,经过一个山谷时,天气突变,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们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个道观,里面亮着灯,于是三人一起赶到道观去躲雨。
他们来到道观,看到里面只有一位老道士,须发纯白,穿着青衣道袍,只见他双目紧闭,正在打坐。有人进来,他毫无反应。
绩龙姑示意大家不要打扰道士练功,各自找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坐下,打算等雨停了再走,可是等了好久,雨却越下越大,渐渐地三人在道观里都睡着了。等他们醒来时,天已大亮。再看道观里,那位道士已不知去向。他们以为道士一定是上山晨练去了,便伸了伸懒腰,走出道观,继续前行,可是,他们刚刚跨出道观的大门,再回头看时,道观已无影无踪,而眼前不远处,有一个石碑,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五台山”。
三人立刻明白了,一夜之间,他们被仙人送到了目的地。大家一起转身跪拜施礼,以示谢意。
秋天的五台山,绿树成荫,红叶成片,其间漂浮着朵朵白云,密林深处,寺庙道观鳞次栉比,庄严肃穆,好一个佛道圣地,神仙们的修行天堂。
绩龙姑带着降伏虎和程谷收三人徒步登上山顶,来到大雄宝殿,参拜文殊菩萨。
凡人都清楚,泥塑木雕的菩萨只是善男信女们跪拜的偶像,跟菩萨倾诉只是寄托自己的心愿,菩萨自然不会有什么话说,可是,绩龙姑往文殊菩萨塑像面前这一拜,文殊菩萨雕像佛光一闪居然活动了起来,她双目微开对绩龙姑说:“小龙女别来无恙。”没等绩龙姑回礼,她又问道,“你不跟随四龙子护驾,来我这儿所为何事?”
“菩萨在上,小龙女有事相求。”绩龙姑指着身边的程谷收和降伏虎说,“这二位虽然武功高强,但毕竟是肉眼凡胎,护卫四龙子尚欠神力,还望菩萨点度,能使他们超凡脱俗,皈依真身。”
文殊菩萨说:“这二位本非凡俗之辈。程谷收原是你在龙宫的护卫武士,龙宫将军转世,应由你这位主人自己替他度化,怎么把此事倒推给我来了呢?”
“菩萨明知小龙女对此事乏力处置,却又故意取笑于我。”绩龙姑说。
“哈哈哈哈!你好贫嘴。”文殊菩萨大笑道:“也罢,你让龙宫将军走上前来。”
程谷收和降伏虎一左一右都跪在绩龙姑身边,只见龙姑双手合十,闭目养神,看样子非常虔诚,并没有听到她与菩萨的对话。
绩龙姑让程谷收跪到中间,叫他闭目合十,专心祷告,自己移至左边。片刻间,绩龙姑和降伏虎看见文殊菩萨右手食指一点,一道彩虹直奔程谷收脑门射来,随后程谷收满身披霞,飘飘欲仙,恍如梦境,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足有一炷香的功夫,程谷收醒了。发现自己还长跪在菩萨面前,睡了一觉,吓了一大跳,连忙请求菩萨恕罪,心里有无限的自责。
“龙宫将军不必慌乱,你已接受佛法度化,他日有机会,自然脱胎换骨,只要你继续潜心修炼,必然会功力大增,但你须谨记这八个字,那就是‘惩恶扬善,敬畏生灵’。”
程谷收听到了菩萨的声音,知道自己已经被文殊菩萨收入其门下,心中欢喜万分,忙答应说:“弟子谨记菩萨教诲,不负菩萨恩典。”
降伏虎听到程谷收自言自语,感到奇怪,但又不敢询问。只有绩龙姑听得明白,菩萨度化程谷收,已大功告成。
绩龙姑叫降伏虎与程谷收交换位置,只听文殊菩萨笑道:“小龙女不必为难我,度化降伏虎非我所能为,别忘了他的来处。还是另请高明吧!”
“高明何在?还请菩萨指点一二。”绩龙姑说。
文殊菩萨说,“弥勒尊者是如来佛祖座下的十八罗汉之一,你必须带他去西天拜见佛祖,复回真身便可。”
“多谢菩萨指点。”绩龙姑叫降伏虎和程谷收一道,谢过文殊菩萨后说,“弟子等就此别过。”
“慢!”文殊菩萨说,“你们无法直接到达灵山珠峰之巅,还需仙人指路。而且路途如此遥远,尔等徒步前行,恐难在短时间内到达。还是让我来送你们一程吧。”
文殊菩萨说完就闭目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用如意法宝对着他们画了个圈,三人被定格在一个椭圆形光圈里。接着菩萨口中念念有词,最后用如意对着他们轻轻一点,椭圆光圈不见了。绩龙姑他们还没来得及对菩萨说声“谢谢”,三人就已经落到一个山口的平地上。定睛看去,这儿一派春天的景色,阳光明媚,清风和煦,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他们定下心来观察了好久,不知道这儿到底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往何处去。
正在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看到前面山谷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昆仑”二字。
他们往昆仑山深处走去,没走多远就见前面山坡上有一座凉亭,亭子里有两位道人好像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绩龙姑决定前去问路,可远远地看见两位道长都非常投入地盯着棋盘,也不敢作声。她稍等了片刻,便悄悄往前靠了靠,想看看他们下的是什么棋,结果却发现棋盘上一个棋子也没有。绩龙姑很是奇怪,禁不住问道:“敢问两位道长,你们是在下棋吗?”
“然。”右边那个道人回答。
“那为何棋盘之上不见一子?”绩龙姑问。
左边那个道人头也不抬地说:“满盘皆无子,满盘皆有子。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心中有子,何需眼中之子!”
右边的那道人接着又说:“正如姑娘你,不知如何来,也不知如何去。其实,眼中有路处处路,心中有路路路通。自古人间行路难,神仙无路往无前。”
绩龙姑一听明白了,赶忙抱拳敬礼道:“多谢二位道长指点。”
绩龙姑礼毕抬头时,眼前的两位道长不见了。降伏虎和程谷收没有听懂二位道长的玄论,心中纳闷,也不便多问,只好默默地跟着绩龙姑下山。
他们到了山下的一个山谷里时,天色已暗,绩龙姑决定在此借住一宿。他们转过一个峡道,豁然开朗,眼前有无数的住房,走进去一看,空空荡荡的,不见人影,而房子依旧如新,房子里面有卧室,卧室内应有尽有。似乎早就知道有人要来,预先准备好接待客人的,于是,绩龙姑他们也就不客气,一人一间舒舒服服地住下了。
也许是白天太累了,他们一躺下就觉得睡意正浓。
绩龙姑明明知道自己从来不曾来过此地,可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很熟悉。居然在记忆深处跳出了这个地名,叫做“千寿谷”,于是,她就从床上爬起来,出了大门,到处走走看看。
绩龙姑走到小溪边,一条水蛇从溪中伸出头来,长长的身子还藏在溪下的石缝里,看到绩龙姑就向她打招呼,两人便像老熟人一样攀谈起来。水蛇告诉绩龙姑,它家祖祖辈辈已经在这千寿谷生活了千百万年了,对这儿的沧桑变化,看得一清二楚。它兴致很浓地一一讲给绩龙姑听。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昆仑腹地的千寿山脉就是一处神秘的世外桃源,山下的千寿陵乃人间墓葬福地。
千寿陵西北十二里有个山沟,叫“龙寿沟”。山沟狭长,两岸平坦如滩,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溪水边住着几百户人家。
龙寿沟的东南方不到两里地有一极不规整的小湖,湖水深不可测,而湖中却有两个形状大小相同,连同上面的植被都完全一样的圆形小岛,像是飘在水面的两大浮标,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它们会欢快地游弋其间。
湖的西南和东北各有一条湖湾,形状像两根巨大的鹿角,两条小溪分别从两根鹿角旁向远方无限伸展开去。而在湖的另一边流出一条溪流,直通龙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