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雀,你也不想我在皇兄面前说你坏话吧?(1/1)

李泰作为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很多时候享受的待遇都要追上李承乾这个太子了。

虽然李泰府上的人没有东宫的人那样子熟悉李元婴。

但是滕王的车驾,王府护卫肯定是认识的。

自然而然的,也没有谁敢让李元婴在魏王府门外等候。

“青雀,你这肚子可是越来越大了,该减减肥啦。”

明明李泰年纪更大,但是李元婴见到他之后,却是很随意的拍了拍对方的肚子,语气充满了调侃。

好在李泰经常入宫,也算是清楚这个二十二叔的做事风格。

他要是一本正经的跟自己交流,李泰估计心中还要多想一些事情。

“二十二叔,听说您最近勤于农事,阿耶对您表现很满意呢。”

李泰露出一个弥勒佛一样的笑容,让人生不起一丝讨厌。

别看人家今年才二十来岁,但是出身皇家,为人处世已经非常的老练。

只是那胖嘟嘟的身材,在大唐还真是少见。

“真要是满意,就不用天天派人来催我就藩了。”

“你都开府多少年了,也没见他催你就藩啊。”

李元婴很是不客气的打断了李泰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嫌弃的表情。

他主打一个真情流露,想到什么说什么,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城府太深,对他不是好事。

“不知二十二叔今日来找青雀,所为何事?”

脸上的尴尬之情一闪而逝,李泰立马就转移了话题。

“找你借钱来了。”

“啊?”

李泰没想到李元婴说话那么的直接。

现在借钱都那么理直气壮的吗?

长这么大,还没有人找李泰借过钱呢。

“高明借了我1000贯钱,你准备借多少?”

“放心,我给借条,以后会还的。”

李元婴接过侍女递过来的茶汤,满是嫌弃的喝了一口。

煮茶加盐、加蒜、加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李元婴也是服了。

“这……”

李泰一时脑子有点没有转过弯来,“要不……我也跟大兄一样,借你1000贯钱?”

相比东宫,魏王府显然要更有钱。

一方面是李世民隔三差五的赏赐,另外一方面就是李泰有一些其他来钱的路子。

要不然他怎么笼络那么多人在自己身边?

所以1000贯钱虽然很多,李泰也是可以拿得出来。

“皇兄前几天不是赏赐你万金吗?你就只肯借1000贯钱给我?”

李元婴本来是想着每个亲王那边借1000贯钱,但是进了魏王府之后,觉得1000贯钱对不起这豪华的宅邸啊。

“二十二叔,那万金是一万枚铜钱,只有十贯钱而已。”

李泰有点郁闷的解释了一下。

这倒是让李元婴愣了一下,李世民这么小气?

不过这个魏王府,至少价值几万贯,一千贯实在是太便宜李泰了。

“你这一直都不愿意去就藩,而我刚刚出府,过几天就要去就藩了。”

“我知道你心中对高明的太子之位一直不服气,你也不想我在皇兄面前胡言乱语吧?”

李元婴这么一说,李泰的冷汗立马就出来了。

虽然这个时候李泰跟李承乾之间已经有一些明争暗斗,但是还没有到最激烈、最公开的程度。

现在被李元婴这么直接说出来,他感觉空气都凝固了。

旁边站着的骆宾王和薛仁贵,更是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此时此刻,他们恨不得自己变为空气。

“二十二叔,您真会开玩笑。”

“此去滕州,山高水远,侄儿也甚是担心。”

“一千贯钱,再加上价值一千贯的绫罗绸缎,就算是侄儿的一片心意。”

“我们叔侄之间,就不提借不借钱的事情了。”

李泰心疼的在滴血,觉得李元婴今天就是过来敲诈自己的。

偏偏他还不得不挨这一顿敲诈。

别人不敢在李世民面前胡言乱语,但是这个二十二叔是绝对说到做到,什么话都敢说。

这个险,他不敢冒。

“说借钱就是借钱,借条你收好!”

听李元婴这么一说,骆宾王立马从怀里掏出一张借条。

不过之前只考虑借一千贯钱,现在要变为两千贯,他又手忙脚乱的往里头胡乱套了一把。

里面有一叠写好的借条,看得李泰眼睛直跳。

……

在东宫和魏王府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李元婴自然要乘胜追击,把长安城里头的各个亲王、君王都拜访了一个遍。

或是一千贯,或是五百贯,再差一百贯总也是有的。

武德年间开始铸造的开元通宝,160文就是一斤,一贯钱就是六斤多的重量。

这一百贯就去到六百多斤了。

普通的驽马拉着铜钱,基本上拉个一百多贯就不能再多了。

李元婴借了那么多钱财,一辆又一辆马车拉着东西往滕王府运输,动静可就大了去了。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张阿难,二十二郎需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这是不嫌丢人吗?”

李世民右手撑在案几上,手掌扶住额头,心中很是无语。

前几天张阿难回来汇报说李元婴准备十天后离京就藩,他还以为这个家伙终于想通了。

没想到马上闹出这么一出事情出来。

历朝历代,就没有见过这样子的王爷啊。

皇室的脸面,感觉都要被丢光了。

幸亏他只找宗室子弟借钱,没有找朝中文武百官和商人借钱,要不然李世民就真的要忍不住了。

“滕王府的人这段时间在东市和西市采办了不少物资,想来滕王是担心去到滕州之后,很多东西会买不到,所以提前置办了一些。”

张阿难能说什么?

这是皇家内部的事情,他一个宦官说多了,那是要遭殃的。

现在可不是唐朝末年宦官当政的时代。

“买什么东西需要用掉一万多贯钱?”

“他出宫,我可是没有少赏赐各种物资,宫女太监护卫也都配备了一大堆。”

“再说了,他这个亲王实封一千户,每年王府的收入少说也有几千贯钱。”

“有几个王府能够比得上?”

李世民这么问,张阿难立马就跟鹌鹑一样低下了头,一句话都不敢接。

好在李世民也没有指望他回答自己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