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建军大业!(求追读!)(1/1)

这燕双鹰寻狄公,无疑就是朱师漱给小说留下的彩蛋。

其实,不要怀疑外国人对于小说的理解程度。

事实上,那近代描写狄公的小说中,就有一本是由荷兰外交官高罗佩所编写的。

写的还非常好!

再联想后世网文在国外的爆火。

所以,由此见得,好的故事,在哪里其实都一样。

就像那福尔摩斯探案集,还有咍利波特会在华夏风靡一个道理!

就连指环王、毒液、馆姐、雷神、这些都能在国内火起来,那狄仁杰断然没有火不起来的可能!

当然,在接下来的故事里,也不是没有外国人的角色。

例如,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龙套角色,自然都改了名字,也就出身大英帝国。

感谢盛唐,由于太强,以至于万国来朝!

以至于什么人出现在这里,都不会奇怪……

………………………………

编写完小说,朱师漱终于走出房间,打算去校场上看看军队情况。

扩编的军队,自然不能立马拿枪。

毕竟,新扩充的军队,是原来的两倍还多。

而这个数量,已经是不想穷兵黩武的朱师漱,做到这个级别下脱产练兵的极致。

要知道,在这殖民地,哪怕是老牌帝国,英法,那也是要靠现拉壮丁补充兵员。

对比他们的战斗力而言,这职业化专业军人,简直强的恐怖!

如此想着,朱师漱走向河边空地。

是的,中心广场,那容纳个几百人还好说。

像如今这般,围观群众就有千人规模,光兵员就有三百多。

这要是还放在中心广场上阅兵,那可就有些捉襟见肘的意思了。

在一棵大树后头换上黑色中山装,朱师漱走向阅兵场地。

隔着远远地,正在左顾右盼的夜莺就看见了他。

她急忙忙地招着手,跑过来,倦鸟投林般扑进朱师漱的怀里!

朱师漱只好搂着她那纤细的腰肢,防止她摔倒。

同样过来的,还有不远处,正快步走来的海鸥。

很显然,她在尽力保持矜持。

朱师漱毫不客气的回亲夜莺一下,又伸手一把那将站在近前,红着脸,不方便开口的海鸥揽在自己的怀里。

“官人!新兵们练习可认真了!”

“是吗?那还不错呀!”

海鸥两只手轻轻搭在朱师漱的腰间,开口说道。

“官人给他们那么多吃的,还吃的那么好,他们理应对官人忠诚,理应认真训练才对!这本就是分内之事!”

“知道啦!”

夜莺嘿嘿笑着,又从口袋里拿出棒棒糖来。

“官人你吃,是我最喜欢的草莓味!”

“好!”

朱师漱接过棒棒糖,塞进嘴里,又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一步一步,走向红毯。

红毯尽头,是一处才搭的台子。

为了节约成本,自然是用着当初炸死法国总督的那些道具来。

一切流程都像是上次一样,只是看的人不同。

那秃鹫部落来的百姓们,像是最初见着威武之师的青草部落人们一样激动不已!

这次阅兵,又不仅仅是阅兵。

当一众演练结束以后,熊大站在远处,高声吼道。

“有请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授以大纛!”

是的!

今日,还就是正式建立明军的日子!

先前的连排班单位不变,团级及以上,却是称呼以明代军职。

千户,卫指挥,指挥使。

小老弟,作为将军,也是首任指挥使!

军队最高统帅,则是由着朱师漱兼任。

“奏乐!”

随着穿着军装的小老弟走上台后,一阵威武乐曲响了起来。

你别说,这留声机虽说操作有些复杂,可音质着实不错!

唯独有个小问题,就是在刻录母带的时候,那音像店的老板有些意外朱师漱要刻印的曲子……

这都2024年了,你刻印苏联歌曲,还神圣的战争……

这都什么癖好呀!

………………

这边,穿着北伐军服的小老弟快步上台,走到朱师漱面前。

啪的一声敬礼!

朱师漱伸出手来,从熊二手里接过那杆大纛。

明朝按照华夏历史,应属水德,这是因为元朝定位于金,金生水,大明就该是水德。

但是,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显然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将明朝定为火德。

原因是大明的明、朱元璋的朱、红巾军起义、同时打着复兴火宋为旗帜!

而这无论哪一点,都是与火或红色有关!

也是因此,这明军大纛,也就是军旗。

朱红色为底,上绣着漆黑明字!

“驱除鞑虏,还我华夏!凡我大明军旗所到之处,皆为我汉人疆土!”

表情严肃的朱师漱,将军旗交给小老弟手上,又拿过话筒大声吼道。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多事,长驱入关,灭我华夏,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

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一百三十五年于斯!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敢有抵抗,杀无赦!

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

是的,从这军队建立的初始开始,朱师漱就可以彻底抛弃过往的说法。

现如今,他在部落里的话语权,已经不需要他虚构任何背景!

反清复明,就是他的最终目标!

要想在这乾隆年间,也是满清表面上最为强盛之时,重夺九鼎。

那在立军之日,就必须要定下大一统的精神来!

伴随着雄壮的音乐,仪式逐渐拉下帷幕。

至于为啥先前不建军?

才一百人,那能叫军队?

朱师漱都嫌寒颤!

现如今,两个部落加起来,光百姓就有着三千多人!

这总归还像些样子。

再者说来,先前,老师数量满打满算也只能负责幼儿教育。

那自然没有建军的可能。

可在收拢秃鹫部落之后,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朱师漱立马建立起扫盲班、夜校、甚至是某些特殊类别的职业院校!

学费全免,来了还有补助!

想要在最挣钱的工厂上班,更是必须上夜校学习!

在所有百姓能看得懂汉字,都能听得懂朱师漱再说些什么的时候。

更是彻底了解了华夏的历史文明,能有打心底的民族认同感之后。

在这时建军!

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