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帝俊(1/1)

昆仑,玉虚玄宫。

宫殿恢宏无比,巍峨耸立,神光萦绕。

宫墙皆是由上等玄玉所砌,其上镶嵌着来自山海界各地的珍贵宝石,东山之金石、南海之珍珠……

有二十四根象腿粗细的通白玉柱,分列两旁,刻以上古之传说。

殿梁之上,悬挂数百兽皮所制的旗帜,皆画山海界万族守护之神。

自玄宫玉门到天帝高台之间,铺有一地毯。

与山海界中由数张兽皮拼接而成的地毯不同,这是一截创世之木行古苗的蛇蜕。

天帝高台,共有九阶,每阶高三尺三寸。

高台之上为天帝御座,是由来自九天界的陨玉,整颗雕塑而成。

而御座上方,是一口天井,可观日月星辰。

西王母于玉虚玄宫外下了坐骑神兽狡,携巫辛、石夷、三青危三人行至天帝高台之下,俯身行礼,跪拜天帝帝俊。

但是,帝俊并不在此。

不时,天井中降下一道神行光束。

神光之中,帝俊身影冉冉明晰,坐于御座之上。

神光并未消散,神光之内,天帝之容,无人可见。

或许,在场之人只有西王母见过。

不过,依旧可以凭借其神躯,想象帝俊定是神采英拔,庄严肃穆。

其下众人再度行礼参拜,帝俊不言,看向宫殿之外。

除西王母起身外,其余三人继续拜服。

玉虚玄宫外,天降另一道神行光束,走出一人,却长有豹尾。

那人正是居于蠃母山的天神长乘,收到三青鸟传信后,便立即前来玉虚玄宫。

长乘脚不触地,半悬于空,行入殿内,于西王母同侧停住,拜礼。

待长乘礼毕,帝俊方令众人起身。

“众神来此之意,孤已知晓。

葆江之死,为天命之数。其恶行,乃祸因。

然其身为杀伐重臣开明军团之首,为昆仑之颜面所在。

外神鼓勾结内患钦䲹杀之,越孤之罚,此大罪也。”

众神称是。

帝俊继续道:“天神长乘你可知那鼓有何能耐可杀得葆江?”

“回陛下,鼓乃山海界钟山之神烛龙之子,天生神人。

我曾于幽冥界救助于他,他所行之法并非其父的御火之术,而是拥有法相,化为人首龙身之态。

但我曾观其神法,并无任何突出可言,只会以身体强悍相搏,与一般的凶兽无异,可惜了他这副绝佳的根骨。”

“哦?钟山之神……三青危,召陆吾去钟山……”

帝俊话说到一半,发觉西王母似乎是有些生气。

虽然西王母有面具遮面,但帝俊依旧可以透过看到她的表情,那美丽深邃的眼睛中生出火焰。

额……

西王母重获开明兵权,便立即想行杀伐之举。

但如果西王母亲下昆仑,去诛杀这一小小凶神,岂不显得昆仑无人了吗?

昆仑自千年前的灭世大洪水后,不问山海界之事,将共主之位交予伏羲、神农,不代表昆仑天帝为虚设。

偏远之族,不受天下共主和各大方国护佑,昆仑可护之。

凶兽为祸之地,必有昆仑开明神威所压。

现葆江身死,开明军团之首空缺,西王母暂代倒是无妨,毕竟开明军团出自虎兽一族。

但处昆仑可行,于山海界不行,恐昆仑颜面有失。

帝俊犹豫之际,三青危开口道:

“陛下,如果是去讨伐钟山,不必派陆吾大人。”

“为何?”

“回陛下,之前您差我交三青鸟之羽的开明军团十夫长正好在钟山,与他一同的还有伏羲大人预言的天命之人。”

石夷补充道:

“陛下,先前葆江滥用神权,施神行法阵将其二人传离昆仑,未曾想,目的之地正是钟山。”

众人皆惊,竟如此巧合!

而帝俊心中自是不由轻松许多。

帝俊知晓玉朝云与廪君非等闲之辈,实力更是在葆江之上。

依伏羲之预言,未来更是昆仑重臣。

而正好又已在钟山,可让他们诛杀葆江与钦䲹。

立威之余,也可借口不让西王母亲征。

一举多得。

西王母也是知晓帝俊打算,愿成全大局,主动交出开明玉牌,不再与之争何人讨伐。

帝俊见西王母如此,很是欣慰,不过并未在众人面前表露出来。

而后,将开明玉牌交于巫辛,让其领开明军团百人,共去钟山。

场面嘛,总是要镇一镇。

至于为什么派遣巫辛,而不是石夷、三青危,或是天神长乘?

石夷不可。

千百年来,他一向直来直去,又是外神入昆仑,开明军团不一定信服。

更何况,毕竟是在钟山,恐生变故。

而天神长乘与二人不熟,不知前因外,九德之气所生,虽实力强劲,却不好杀戮。

三青危也只是使者。

唯有巫辛可以。

巫辛,窫窳神族,不死神药的功绩倍受开明军团敬仰。

最为关键的是,巫辛识得那钟山之神烛龙。

要杀其之子,大概率还是在他的地盘,总不会多么顺利。

巫辛领开明玉牌,拜离帝俊,到天门点兵。

石夷、三青危、长乘再拜帝俊后,相继离开。

玉虚玄宫仅留帝俊与西王母二人。

“风俊……”

先开口的是西王母,语气中未有一丝波澜,但帝俊神色开始紧张。

“嫫罗罗。”

“你最近到底在瞒着我做什么?是不是又去汤谷找羲和?还是去女和月母国寻常羲了?”

帝俊不言,只是微笑。

西王母见帝俊未作回应,便继续道:

“风俊,我不是小气之人。我曾多次说过,要将两位妹妹还有孩子们接到昆仑,我们一起生活。”

帝俊曾于千年前大洪水下昆仑援救山海界遗民,其间结识了伏羲与女娲,共同救世。

不过,伏羲与女娲的功绩太过耀眼,帝俊之功往往被人忽略。

待洪水退去,帝俊与伏羲女娲告别,但并未第一时间返回昆仑,而是继续游历山海界。

于东海汤谷日出之地,遇到羲和;

于北风之都女和月母,遇到常羲。

羲和与常羲,天生神女,互为姐妹,是日月的化身。

帝俊与羲和、常羲二人互生情愫。

千年来,帝俊多次往返昆仑和山海界,皆是为和两位女神相聚。

帝俊与羲和诞下十日,与常羲诞下育有十二月。

这些,西王母都很清楚,但并未有任何怒意,也未被帝俊冷落,反而更加垂爱。

不过,西王母傲气的很,渐渐与帝俊保持了距离。

西王母其实清楚,自己比不上羲和与常羲。

容貌是一方面。

西王母常年佩戴面具,原因是她脸上的虎兽之纹。

那是战士的象征。

但常人看后,甚至是凶兽,都是会被吓到的。

若无虎兽之纹,西王母何尝不是绝世之美?

除此之外。

因为西王母与帝俊结合数千年,未曾诞下一子,只有瑶儿一个女儿。

上古神战,西王母的骁勇令古神所惧。

正因如此,被古神诅咒,这也是西王母多年以来的唯一伤痛。

但是,帝俊并不在乎。

帝俊自始至终都深爱着西王母。

那是神战之中无数生死搏杀出来亘古不变的感情。

至于,羲和与常羲,乃天命所趋。

昆仑天帝,不可无子。传承之位,不可无主。

日月之力,不可单一而存。否则,必将带来毁天灭地的灾难。

当然,帝俊还有一层私心。

山海界万族不归天帝所管已是千年有余,但曾有预言,终有一日帝俊之威将再临山海。

山海界新生强国——金乌国,便是天帝助其子十日族所建。

金乌天威,会是开始。

“嫫罗罗,不要心生误解,我也不瞒你,但并非你所想关于日月女神之事。

是有别事,而且是大事,但我不知何时告知与你最好。”

“俊,你说得,我听得。”

帝俊起身,悬空下了高台,牵住西王母的手,露出一丝温柔的笑意。

天降神光,二人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