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巧妙地向书记推荐陈坚强(1/1)

洗完足,旭哥说,还到他家的茶室坐坐。

大家说,也好,先认个门。

一行人又到了旭哥二楼的茶室。

大家聊天,肖逸对我附耳道:“全面报道一个人,还要经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同意。我先去四水公安局采访一下,他们审查之后,我再发表。”

我点点头。

大家聊聊天,喝喝茶,晚上九点才散。

我和陈局长两人一个方向,先往江左宾馆而去。

快到宾馆,他停下,我也停下,他从后尾箱拎出两条烟。

我说:“我都戒烟了。”

他二话不说,塞给我就上了车。

下周,我照常上班,星期一中午吃饭时,陈坚强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他上午和省厅一位比较熟的常副厅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常副厅长说:“可以考虑,但这个要等机会。”

我说:“好,等报道出来之后再说吧。”

下周五早上去上班的途中,肖逸就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

“你注意一下今天的报纸,二版头条。”

“谢谢老同学。”

“这要谢什么。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事。”

这个时候,又到了旧历年底,机关工作处于扫尾阶段。我早早到了办公室,先搞卫生。

一会儿,值班室又送来了一批文件。

我读了一遍,装进文件夹。

这时,章司机陪着颜书记进来,我说:“书记好。”

他点了点头,走进了办公室。

章司机把公文包交给我,他就走了。

我把公文包放到颜书记桌上,又给他泡了一杯茶,再送进文件夹。

他批阅文件,我就在外面值班。

算起来,我到书记办公室差不多一年了。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磨炼出了耐心。

大约半个小时后,桌上铃响,我进去把他批阅的文件夹拿出来,开始办文。

什么叫办文呢,就是他只写了个【阅】字的,就是存入档案柜。他签署了具体意见的,我就打电话叫有关部门来取批示文件。

把这些事办好,总值班室把报纸杂志送了过来。

这跟任何一个单位是一样,每个办公室都有报纸杂志。不过,像省领导,由办公室主动订阅的主要是党报党刊,其他就是有关部门赠送的。

说实话,那些赠送的杂志,什么《劳动人事》《四水农业》……等等,领导也没有时间看。主要是我偶尔翻翻,如果我觉得某篇文章好,就向书记推荐一下。

我首先把《人民日报》《秦江日报》留下,其他的放到文件柜里。

先打开《秦江日报》第二版,果然见到了肖逸写的人物通讯——《勇挑重担的硬汉子——记四水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坚强》。

我细读了一遍,实在想拍案叫好,但抬起手在半空中停下了,这里不存在强烈表达感情。

所以,你平常见到的那些大官,总是和蔼可亲,很少表露出强烈感情。他们也是日积月累练就的【稳重】功夫。

我看完,再读《人民日报》。把特别需要提醒的地方,用铅笔到下面划一条线。这叫初读。也叫筛选。

全部看完,我才把报纸送了进去,然后向他汇报。

“《人民日报》头条,主要报道各地为人民群众准备丰富的过年物资,其他是些例行的新闻报道。”

颜书记点点头。

“《秦江日报》头条,是报道姜书记到基层调研的报道。关于您的报道,就是对抓好党建工作的批示。”

他再点点头。

我说:“省报第二版有一篇通讯,报道四水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坚强,因为我认识这个人,报道很真实,您有时间可以看看。”

颜书记望了我一眼,说道:“好。”

我退出他办公室。

一会儿,是省交通厅的郑厅长打来电话求见颜书记,我进去请示,发现颜书记正在看《秦江日报》,而且是打开的。

显然是在读写陈坚强的报道。

我把交通厅郑厅长要来汇报工作的事说了一遍,颜书记说:“要他十点半再来。”

回到办公室,我回了一个电话。

又没有事情可做了。

你不要想着我这个秘书忙得不可开交。不会的。因为能够打电话进来的,一般是厅级以上领导。或者四大家办公室(厅)。

我估计颜书记看完,他一定会叫我。

为什么?

他当过组织部长,组织部长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用人。除了正常用人之外,还有一项就是发现人才。像陈坚强这种级别的干部,本来不在他的视线之内。但是由我推荐,他必然喊我问问。

果然如此,桌上的铃响了。

我推门而入。

他的手往下按了按,说道:“你了解这个人吗?”

“了解。他原来还和我在卫生局共过事。他是副局长。”

“怎么调到公安去的?”

只要领导疑问多,就是一件好事。我之所以说陈坚强和我在卫生局共过事,就是写小说一样,文章显奇不显平。

你开头就要奇峰突起,人家才想看。

我用这么几句话,介绍了陈坚强:

“这个人一开始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工作多年后当上所长,因为市纪委需要专门人才,就调到纪委办案。后来放到市卫生局当纪检组长,所以与我有过交集。

两年后,还是回归他的本行,调到市公安局当治安支队长,周林一案最开始就是他抓赌发现问题,最后深挖,才挖出来的。

现在是副局长兼刑侦支队长。这个【神偷】案,报纸上都详细写了,我就不重复介绍了。”

颜书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我在等待着他说话。

因为领导的事多,说不定来一个电话,这件事就被打断了。

偏偏这时,外面的电话响了,我马上过去接电话,原来是省委办公厅来电,说明天上午开常委会。

我拿着电话记录本,送给他看。

他在上面签了字,退给我。

我只好出来。

我坐在那儿,心想,我能做的就只能做到如此了。书记事多,过一会儿忘了,也是非常正常的。

到了十点半,省交通厅郑厅长进来,对我笑笑。

我推开门,说:“郑厅长来了。”然后进去泡茶,又给颜书记加了开水,退出。

手机响了,是陈坚强打来的电话,他问:“看到了?”

“看到了。”我说完就挂了。

有人说秘书架子大,其实是在办公室,秘书实在不方便说话。对一般亲戚朋友,能接别人的电话就不错了。

只有熟悉省委机关情况的一些人,一般选择吃饭时给我打电话,比如雨晴、旭哥、肖逸等人。一般人以为我在开发区一样,可以随时打我手机。

才到颜书记办公室时,谁打电话,我都回一条短信:请发短信。

果然,陈坚强发了一条短信给我:“帮忙推荐推荐。”

我看完就删了。

大约10多分钟,郑厅长就从里面出来,向我扬一下手,我朝他微笑一下。他走了。

这时,我好像听到颜书记在里面打电话。

这样一直忙到十一点半,桌子铃响,我才走进去。

颜书记问:“你相信这报道上写的【神偷】能如囊中探物吗?”

我心里高兴,毕竟书记回到了主题,还是想了解这个【神探】。而且下班前的半小时,基本没有人来汇报工作了,这儿不是你想来就可以闯入的地方。

我说:“如实向书记汇报,上个星期天,我和这个陈坚强见了一面。他向我讲述了这个【神偷】,我也当面问了这些问题。

至少报纸上记述的这些基本属实。在现在生活中,我认为不管是什么神偷,不可能次次得手,也许他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正好又把书里的钱偷去了。”

颜书记点头:“你这个说法才对。”

我试探道:“有一点,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颜书记点头,示意我讲。

我说:“这个陈坚强,省厅很关注。特别是省厅刑侦总队的队长比较赏识他,他自己也想调到总队来,找了常副厅长。”

颜书记问:“在基层干得好好的,怎么想往上面调?”

我笑道:“一个市的大案要案比较少,全省就相对多一些,他想发挥自己的长处。加上他是个拼命三郎,想干事也会干事。

用我们四水人一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话来形容——就是叫化子三天不讨米,就会肿了一双脚。”

颜书记破例笑了,对我说:“没事了。”

我还用说什么吗?

不用了。

什么叫好领导?就是跟你父母一样,你心里想的什么,他全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