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众修齐至(1/1)

自沈岳入得仙山闭关,到今日已有十五日时间。

杨灵睿又坐守峰顶三日,便是等来了那周天灵元向此地汇聚,天穹之上显化劫云之相。

他随即撤去了笼罩仙山的术法,自己也飘飞而出,远离了此地,以免扰乱了沈岳破境的气象。

不多时,杨氏家主杨灵清,天工峰峰主陈怀恩,相继赶到了他的身旁。

在二人之后,由杨贯峰、余老、刘子豪带领的一众聚气修士,便远远的站在云舟之上,遥望此地的景象。

杨灵清决定让沈岳在此破境,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借此机会,让家中后辈得到一次观礼的机缘。

毕竟一位天骄从凝元破境至通灵的事情,可是不多见。

即便是在如今的杨氏之中,也只有薛青鸾一人达到了破境通灵的要求。

而在她之后,如杨灵清、杨贯峰、余老、刘子豪,这几名家中凝元修士,不仅没有天骄之姿,而且距离破境通灵,都是还差着老远的距离。

所以在听闻沈岳有望破境,杨灵清便是立马想到此事,并将他安顿了下来。

当然了,关于观礼之事,作为杨氏家主,杨灵清事先也是与沈岳沟通过的,得了对方的同意之后,方才通知圣地各处。

“喔!你们看那天上的乌云,看着就像活得一样!”

“什么乌云,那叫劫云,余老祖之前不是告诉过你了嘛。”

“对对对,劫云劫云。”

杨元诚与杨元菲两个孩子,站在余老身后,望着仙山之上凝聚的劫云啧啧称奇。

除了这两个孩子之外,吴桐、卫歆晴、霍轩豪、姚三土、四人也在这艘云舟之上。

他们的修为都已经有了些许积累,故而在看向那劫云之时,便没有如两个孩子一般轻松的心境,只从中感到几分压抑之感。

另一艘云舟上,在刘子豪的带领下,一众养元峰的外姓修士,观得此番景象,院中亦是露出些许畏惧之色。

“难以置信,这等恐怖的力量,竟是能够以人力抗衡,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沈岳前辈乃是被中部认可的天骄人物,其实力自然远非我等平庸之辈所能比拟。”

“唉...见此等天纵之才,光是这样远远瞧见便是叫我等自惭形秽啊。”

见谢川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作为养元峰峰主的赵奇,便也出言安慰道:“诸位不必因此妄自菲薄,我等虽是无法与风君、龙君、沈公子这样的天骄相提并论,但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却已然是那拥有玄妙道法的神仙人物。”

“过去家主曾言,修道需有登高望远之心,却不可有好高骛远之念,唯有见着了那山巅之景,方才能有攀登之愿,今日能够观礼沈公子破境通灵,对我等来说,亦是一份不可多得机缘。”

“修行重在修心,对于我等凡修而言,便是要做到仰望山巅、脚踏实地,方才能够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养元峰众修闻得此言,眼中便是都露出了几分明悟之色,继而便是齐声道:“感谢峰主教诲,我等谨记于心。”

近三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当年那个在松山院落中为修行苦恼的少年,如今也是成为了能够向后辈传授经验的可靠峰主。

只能说时间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你非常在意它时,就好像度日如年,但若是稍微有几分松神,它便会悄然流逝。

当你再有所察觉之时,便是要惊讶的发现,那些恍如昨日的人和事,都已经在这份神奇的力量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一艘云舟上,只站着杨家老祖杨贯峰、杨元文、杨元兴、林巧,这四人。

作为如今杨氏着重培养的三名修士,这份破境观礼的机会对他们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强横的气息,即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依旧能够让我心间发毛,感到几分寒意。”

杨元文定睛望向那劫云的所在,缓缓开口道:“不过也就得是如此声势,方才能够配得上那天骄之名,不知道我日后,究竟能否走到这一步。”

“元文哥一定可以的!”

站在他身旁的杨元兴闻言,便张口道:“你,我,还有林巧,我们三人未来定然都能功成通灵之境!”

“元兴哥说得不错。”

林巧也在此时张口附和道:“聚气、凝元、通灵,我们就是要一步一个坎,全都迈过去,甚至再往上,那看似虚无缥缈的真意之境,在未来,对我们来说也并非遥不可及!”

听得二人之言,杨元文心间的忧虑之色便是消散了不少。

在杨元兴得了那份脱胎换骨的机缘之后,他便成了三人中资质和修为最弱的一人,在修行上有些焦虑情绪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孩子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就是懂得自我排解,不会放任这样的负面情绪在心中累积。

像如今这个时候,在听完杨元兴和林巧的话后,他便是在心中暗暗对自己打气道:“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如今我已经在符箓一道取得了些许成就,便该继续勤勉、继续努力才是,往后等弟弟妹妹们都踏入通灵之境,我也得能炼制得出通灵级别的符箓为他们提供助力才是!”

在距离仙山更近的位置,杨灵睿三人一同将目光投向仙山,没过多久,便见那位于山脚下的洞府石门缓缓开启。

沈岳身绕着一片青色光晕,缓步走出洞府之后,便开始向着仙山之顶登高。

他每登上一段距离,那天空之上的劫云便也随之凝实一分,其中蕴含的雷劫之力也愈发凶猛。

当沈岳走到山腰处,陈怀恩便是不禁张口道:“沈公子果然非凡,如今这劫云之力,莫说是那凝元十二重,就是初入通灵的修士,都不一定能够挡得下来。”

杨灵清闻言便点头道:“在我杨氏未曾发迹之时,沈岳便已经在逐虎扬名,甚至都未至中部,便获得了天骄之名,这份与生俱来且独一无二的天赋,自然是不容小觑。”

“清姐说的是。”

杨灵睿随即也应声道:“当年与沈兄初见之时,我便也瞧出他的与众不同,若是不得仙尊扶持,只靠我个人的天资与努力,恐怕都是很难做到与他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