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两手准备(1/1)

双方都准备一战定胜负,谁也无法拖下去。紧锣密鼓的战争动员已经开始了,而双方决一死战的地方也已经选好——千龙关。

这是临国南北相通的一个重要通道。往西北便是临国都城,而往西南是大片大片的麦田。虽然这片麦田早已经荒废,却依然在没有打理的情况下长出一簇一簇的野麦,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粮草。

而那些小国便是从这个方向而来。这一批粮草便是决一死战的筹码。野麦只有这一批,能够支撑也不过十天半个月。速战速决,如果一举攻入国都,政权发生更替,整个临国将真正易手。

现在南北还能对立的最关键因素便是皇帝还在,国都还在。如果国都沦陷,那临国将彻底无力回天。到时国亡山河破,那才是真正的乱世开端。

一切都基于这一战的结果。

选择千龙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再过去便是国都,这是最后的一道防线。其次后勤压力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越长,对那些蛮夷小国越是不利。虽然这些蛮夷小国并不都是游牧民族,但其中派系林立,也不是没有人提出先发展。

但几方都说服不了谁,且主张迅速占领的势大。

势如破竹的胜仗将这些将领的脑子冲昏了,且建立了极大的自信心。有自信心当然是好事,但自信心过了头便是目中无人。

这些小国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盲目的自信往往带来的便是毁灭。说起自信,选择千龙关其实也有些这个原因。现在的情况便相当于天子守国门了。要知道不管昏君暴君,好的坏的,普通人对于天子内心都是有一种敬畏感的。

御驾亲征,守社稷,这会给予士兵极大的自信,也能提升士气。哪怕皇帝并不是上马冲在前线,哪怕皇帝只是站在城墙上,那也是一种鼓舞。

虽然皇帝不是很情愿,但最终还是被"劝"到了前线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默默无闻的大才从犄角旮旯中挺身而出。毕竟再糜烂,这也是自己的国家。

国运的最后拼死一搏,是力挽狂澜,还是垂死挣扎,就看这一役;是史书留名,还是亡国之君,也就看这一役。从上到下可谓是万众一心。

这场战争结果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否存在。

当然光是士气大振并没有多少用。这个国家早就被腐烂得破败不堪,还能撑起这样一支军队,也只能说是底蕴深厚了。

正在双方互打嘴炮拖延时间抓紧时间准备的时候。

一艘小船趁着夜色踏上了临国的土地之上。他们正是姗姗来迟的斩妖司。

当然并非带着寒铁鬼面了。毕竟他们来到的是临国,再以熟悉的面容示人并不合适。也没有改头换面,只不过将面具摘下来了而已。

为首的是一位青年人,正是两位大统领之一的玄麒。他的面容已经数十年没有变过了。他的身体其实已经死掉了,当然不可能再变化。这具身体不断地被强化。对于玄麒来说,剑是根本,灵魂是把控的舵手,而身体更像武器。

类似于机甲。为了适配玄麒剑、除魔道,斩妖司不断地改造这具身体。以至于虽然看上去这具身体十分像人,但其实跟人半毛钱也没有关系。这具身体中内脏都被取了出来,然后塞进去了一些人工造物,像是几个刻着符文的核心。骨骼是经过钢铁灌注,肌肉组织也是经过强化的。

再加上玄麒剑灵气的改造。

这具身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是被称为陆地神仙的原因。因为一人破万军也不过是基操。这个世界上很多物质在这具身体的面前不堪一击。

而这一次来到临国的原因便是勘探地形。

原本他们还有一项任务是处理一下肆虐在临国的妖邪。不用他们特意去找了,只要处理碰到的就行。

这难度其实并不是很高。

但如果只是这样,玄麒过来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但考虑到这里不是晏国,小心为上,所以众人也没有说些什么。

其实就是大材小用。

晏朝派遣玄麒过来,其实想要对付的是那些大妖。然而苏苜他们出手的太快了。斩妖司还在承德江上漂呢,大妖们已经集体蒸发殆尽了。

剩下的都是些不成气候的小妖。

斩妖司处理起来简直就是得心应手。原本以为这一次的任务会是千难万险,但没有想到异常的轻松。

当然轻松了。大妖们的集体失联,作乱的小妖们又被不断地杀死,哪里还敢出来作乱?斩妖司的任务可不是很轻松。

一群人走在临国当中。

现在的临国不像是一开始那样了。局势瞬息万变。渡江经过半年的发酵之后倒是冷却了些。一是新船没有出现,二是那些原本处于观望的人在看到朝廷拉起来的军队后,就没有那么着急离开了。

渡江很危险。所以很多大富商、大财主,甚至是世家都并未亲自以身犯险。毕竟他们的命金贵的很。他们重新将承德江沿岸发展了起来。

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手,万一临国侥幸赢了,他们没有离开也不会遭到清算;第二手,万一临国输了,那也没有事情,他们已经趁着这个时间打造更加安全坚固的大船,到时候乘船离开也不迟。

当然了这都是表面。

真正呆在这里的原因是,他们的邻居——晏朝。只要不傻都能看出来,临国真正的威胁并非是那些蛮夷小国,而是虎视眈眈的晏国。

这个国度看似在遥望。

当其真正动起来的时候那就不是小打小闹了。这些世家的人将人才送到隔壁,为的就是当晏朝准备出手的时候,这些人会再一次回到临国。到时候不管是当向导还是从中获取利益都行。

他们这些掌握临国多年的人,只要运用得好,能够更快地掌控临国。在他们这些聪明人的眼中,他们必不可少。所以并不急躁地离开,而是做好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