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封号为安,国号为宁(1/1)

等楚成晔交代完之后,这才去见了太子一面。

所以,这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于今日戏剧性的结束。

直到将人都制住,那些大臣还有些后怕。

这事说来太巧了,否则都不会以这种场面结束,说不定真改朝换代也不准。

楚成晔是因为季舒洵出事,于是将目光主要放在二皇子和太子身上,当然,其中有异动的朝臣也在盯着,他们十分小心,几乎找不到任何错漏之处,唯独有一点,其中一个对接的探子楚成晔见过一次,就在季舒洵身边,当心便起了疑心。

觉得季舒洵肯定是被二皇子给抓走了,说不定正在哪里受苦,恨不得把整个二皇子府都得翻一遍。

他按捺住了,没想到顺藤摸瓜发现了二皇子和禄阳侯勾结的信息。

再之后,楚成晔几乎是没日没夜的查,他一睡着就会做噩梦,梦到季舒洵死在他眼前,然后满头大汗惊醒。

乃至昨日,暗中盯着太子的人发现他只带了数人出门,楚成晔听到消息后本想让人继续盯着,但不知为何,他有一个预感,太子说不定是去见季舒洵的。

季舒洵被他给藏起来了。

越想越觉得很对,当下便赶了过去。

但这鬼地方绕得很,又不能跟太近,而太子很快便离开了,楚成晔也找了到一个院子,院中一个人都没有,楚成晔每个房间都找了个遍,没有半个人影。

但主屋确实有季舒洵生活的痕迹,桌上还有一卷书,任风吹拂。

楚成晔便知道,季舒洵肯定就在周围,没有走远。

他一方面让人继续盯着太子,自己在周围找季舒洵。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季舒洵!

二皇子联合禄阳侯兵变失败后,太子成功登基,改国号为宁。

面对救驾有功的楚成晔,以及大义灭亲的季舒洵,太子深深的看了眼季舒洵,轻叹一声,然后移开了目光。

季舒洵进宫是新皇宣的,季舒洵被楚成晔带走的事他知道。

主要宣她进来是想问她该如何处理禄阳侯,毕竟谋反之罪不比其他,肯定得先告知季舒洵一声。

没想到他话都没说完,季舒洵直接便说:“皇上不必顾念微臣的情分,禄阳侯野心勃勃,竟意图谋反,该当就地处置,以儆效尤。”

“不过,待他死后,可否由微臣带着他的骸骨回封地。”

季舒洵看在他是自己父亲的份上,她要将他的尸骨葬在幽州,魂归故里。

齐明灏答应了,等季舒洵离开时,楚成晔眼巴巴的盯着她,目光催促新皇快点把话说完,他要去追季舒洵。

齐明灏摆摆手,任由两人离宫。

他当初强留下季舒洵时心里就在想,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父皇和母后弥留之际各自的那番话让他深思,他们这样的开始,真是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吗?

说不定比父皇母后更不如,毕竟,他们相爱过,而季舒洵并不爱他,甚至心中另有他人。

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算了。

于是他做下一个决定,若季舒洵逃走了,或是被救出来,他就算了。

他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是否能坚守本心,哪怕季舒洵不爱他,甚至是恨他时,也能只对她好,只爱她一人,不会迫于朝局而纳妃。

现在的他能保证,但未来的他能吗?

父皇母后那么相爱都没做到,他能做到吗?

而且,季舒洵身子骨弱,倘若因为他抑郁寡欢而病逝又如何,他怕是一辈子都不会自己了。

相比于强行扣下季舒洵,然后堵住众臣的嘴,难道他要亲手逼楚成晔谋反吗,还是要下令杀了他这个有功之臣,令天下人不齿!

齐明灏放弃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没有季舒洵的路。

等齐明灏登基后,下了道旨意,封季舒洵为安王,让她自己选封地,又给了她一块令牌,如遇什么棘手的朝臣,可出示令牌,见令牌如见陛下亲临,不得有人违抗,而且可奉此令入京,独一份的遭遇。

直接给季舒洵一路开绿灯。

季舒洵封号为安,国号为宁,由此可见齐明灏希望季舒洵平安康健,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楚成晔听到一边骂齐明灏不死心,一边让季舒洵把令牌收好,“这可是个好东西。”

两人之间气氛融洽,好像任何人都插不进去般。

远处的邵珩的眼神闪过一丝受伤,他背过身去。

相比于楚成晔和太子,他是最晚知道季舒洵身份的人。

可明明以前他们的关系最为要好,为什么他却是最晚知道季舒洵女子身份的人。

他想,若是他知道季舒洵喜欢上了楚成晔,然后要离开上京,离开他的身边,他实在难以保证自己的情绪一直保持稳定,说不定也会像太子一样,先将季舒洵给藏起来。

这是他内心的阴暗面,他的确不可否认。

但或许更多的想法是放季舒洵离开,然后每年远远的望她一眼,知道她平安幸福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等邵珩转身离开,楚成晔不着痕迹的往他的方向看了一看。

这一幕确实是楚成晔有意让邵珩看到的。

不怪他有心机,谁让季舒洵太招人喜欢,而且各个身份都不低,还都是兄弟,他不用点计谋哪有这么容易把人赶走。

当初季舒洵出事后没几天,楚成晔和邵珩还起过一次冲突。

原因就是邵珩以为季舒洵真出事了去买醉,大醉后认错人一直喊舒洵舒洵,被楚成晔听到了,他当时正是十分敏感之际,一看便不对劲,又因为邵珩喝醉,于是很快从他嘴里听到他对季舒洵动了心的话,楚成晔气笑了,立马给了他两拳,威胁他不准起这种龌龊的心思。

季舒洵再次离京,众所皆知,新皇与安王在太子府邸时便关系甚好,多年过去,更是“形同手足”,安王回封地,新皇相送十里之外,这可是独一份的。

而楚成晔见状十分郁闷,巴巴的盯着季舒洵瞧,像个大醋缸,不准季舒洵和新皇多说话,看新皇一眼也会被眼神哀怨的楚成晔挡住,生怕季舒洵后悔回京了。

他被封为镇北大将军,镇守边关,和季舒洵封地相距“不远”,因此一路相送,相距不远是楚成晔说出来的,谁反驳楚成晔就恶狠狠的盯着谁看。

这下,大部分都相信了,镇北大将军楚成晔和安王季舒洵确实不和,否则也不会非得一路跟着人家,说不得要做什么损人的事。

不过,安王聪慧,怕是吃亏的只会是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