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逆天改命(1/1)
书房内,紫檀木书案上的铜鹤香炉正袅袅吐着烟,将满室的墨香晕染得愈发沉厚。
柳清漪静静看着弟弟柳禹琛脸色骤变,并没有第一时间安慰。
毕竟谁听到有人预言几个月后自己会身负重伤,也不能保持镇定。
柳清漪执盏的手指微微收紧,青瓷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
她何尝不知此事的分量?三个月后的重伤……范岳阳那孩子的预言从未失准过。
可有些话,总得让当事人先自己消化。
窗外的日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照进来,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香炉里的烟线渐渐散了,柳禹琛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姐姐,外人虽不知……”他抬手按了按突突作痛的太阳穴,指节泛白,“我却知道范岳阳那孩子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他深吸一口气,胸腔剧烈起伏着,回想起昨夜苏瑶抱着宝儿在灯下逗笑的模样。
妻子鬓边的珍珠步摇晃着柔和的光,襁褓里的儿子攥着他的手指咯咯直笑,那温热的触感仿佛还在掌心。
“换作平常,我自无所畏惧。”柳禹琛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近乎哽咽的沙哑。
“但我如今已有妻儿,宝儿还不满周岁,她连‘爹爹’都还不会叫,我不能不尽父亲的责任。”
他转身望向窗外,“既然已有预警,我自会提早防范,早做应对。”
说到此处,他忽然转过身,原本慌乱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决绝。
虽眼底仍有红丝,嘴角却抿成了坚毅的线条:“至于结局能否改写,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
柳清漪看着弟弟眼底的惊惶渐渐沉淀为担当,心中微动。
她放下茶盏,起身时褙子的流苏轻轻扫过案几,发出细碎的声响:“能想通就好。”
话虽如此,她指尖却冰凉——那画中弟弟重伤,那刺眼的血迹,真的能够避开吗?
“禹琛有一事相求。”柳禹琛忽然上前一步,拱手作揖时,腰间的玉带扣发出轻响。
“还请姐姐对苏瑶隐瞒此事,我不想她为了未来的事情担惊受怕。”
他垂着眼帘,长睫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若真有那一天,我……”
“你说什么浑话!”柳清漪厉声打断,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严厉。
她走到柳禹琛面前,抬手将他的衣襟理了理,指尖触到他微颤的肩膀,“善意的隐瞒我能理解,但事在人为。
不拼尽全力,岂能轻易言败?”
她的目光锐利如锋,却在触及弟弟泛红的眼角时软了几分。
“你若真有个三长两短,苏瑶和宝儿怎么办?难道要她们后半辈子靠着回忆过活?”
柳禹琛被她说得一怔,随即苦笑起来,眼角的红意更深了些:“姐姐说的是,是我糊涂了。”
他抬手拭了拭眼角,指尖沾了点湿意,“禹琛再次谢过。”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柳清漪从书案上拿起那幅画,“这画你收着,仔细找找线索。”
柳禹琛双手接过画,小心翼翼地卷好,贴身塞进衣襟里。
锦缎的内衬贴着胸口,仿佛能感受到画纸上传来的微凉,却奇异地让他安定了几分。
“我发现画中描述地形地貌,倒像是江西域那边的风情。”柳清漪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正在啄食的鸽子。
“但也可能是我想多了,你只当参考便好,莫要被我的想法困住。”
她转过身,目光落在柳禹琛腰间的玉佩上。
“还有,你那套软甲该换了,前几日我让成衣铺做了件银丝混纺的内甲,轻便却挡得住寻常刀剑,过会儿让下人给你送去。”
“姐姐费心了。”柳禹琛心中暖意涌动,方才的惊惧已散去大半。
他抬手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苏瑶嫁给他时亲手编的络子,此刻正贴着心口温热着。
柳清漪又叮嘱了几句,事无巨细。
她看着弟弟渐渐舒展的眉头,终于松了口气,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锦囊:“这里面是我让人求的平安符,你带着。”
柳禹琛接过锦囊,指尖触到里面硬物的轮廓,想必是姐姐特意请高僧开过光的。
他正欲道谢,忽然听到院外传来声音,伴随着婴儿咿咿呀呀的叫唤。
“宝儿醒了。”柳禹琛下意识地整了整衣襟,抬手按了按自己的脸颊,试图抚平残留的惊惶。
他对着铜镜照了照,见神色已恢复如常,才转身对柳清漪笑道:“我先回去了,免得苏瑶起疑。”
柳清漪点头,看着弟弟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背影挺拔如松。
待那脚步声远去,她才重新坐下,望着案几上那盏早已凉透的茶,轻轻叹了口气。
窗外的鸽子不知何时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庭院,伴着香炉里最后一缕青烟,缓缓消散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