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添麻烦(1/1)

苏芷兰的眼睛瞪得老大,几乎要从眼眶里掉出来。

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曾经横行霸道。

目中无人的街头混混,竟然变得如此听话。

“这里不是以前那家赌场吗?怎么变成这样了?”苏芷兰惊讶地问道。

“没错,它确实曾是赌场,但现在不同了。”

“我打算在这里建个豆腐厂。”

萧冬青解释道。

豆腐厂?苏芷兰心里一惊,眼神中既有惊讶也有疑惑。

她深知萧冬青的背景。

没读过书,也没学过什么手艺,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

他怎么可能懂得做豆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的脑子乱成一团。

就在这时,梁政发现了站在门口的萧冬青,高兴地喊道。

“哎呀,冬青!你可回来了!”

他快步跑向萧冬青,兴奋地说。

“冬青,今天沈忠把事情都告诉我了。”

“你居然把赵瘸子给收拾了?他还自称火将呢。”

“我以为有多厉害,结果不过是个纸老虎,哈哈!”

萧冬青感到一阵寒意,赶紧给梁政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再说了。

他知道妻子最讨厌暴力,现在这不是在给她添麻烦吗?

他偷偷看了一眼苏芷兰,发现她正皱着眉头,脸色不太好。

梁政则是一脸茫然,不明白为什么萧冬青会突然给他使眼色。

他以为自己冷落了苏芷兰,于是立刻反应过来。

热情地邀请她进来坐,并开始泡茶。

梁政嘴甜得很,不停地夸奖萧冬青。

讲起了他是如何从摆摊卖小吃起步。

用一些小技巧吸引顾客,最终获得投资,成为了一名小老板的故事。

听着这些,苏芷兰觉得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从未想过自己的丈夫会有这样的转变。

她悄悄地打量着正在调试豆浆机的萧冬青。

心里满是疑问,尤其是关于红灯巷的事情。

但那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害怕知道真相与自己的想象不符。

如果萧冬青没做那件事,而自己却咄咄逼人地追问不休。

那她岂不是成了一个无理取闹的人?

“还有多少黄豆?”

“五百斤左右。”

“太少了。”

“是啊,萧大哥,今年的收成就是这样,除非去大城市找批发商。”

梁政无奈地说。

萧冬青皱起了眉头。

他不久前才让曹源华张贴了公告,宣布工厂需要大量黄豆。

要满足这个需求,单靠一个批发商显然是不够的。

而且时间紧迫,想要迅速启动机械化生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工厂必须尽快运作起来,否则每天都会造成损失。

“你平时都在哪些村子收购黄豆?”

萧冬青继续问道。

“主要是东边二十公里外的塔岗村,那里的黄豆质量上乘。”

梁政答道。

萧冬青点点头,决定亲自前往塔岗村一探究竟。

当他到达塔岗村时,发现这里比想象中更加热闹。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养鸡,少数人家还有养猪,显示出一片繁荣景象。

在村里走了一圈后。

萧冬青的目光落在一位坐在榕树下摇着蒲扇的老大爷身上。

“大爷,您这儿能卖黄豆吗?”

萧冬青微笑着递过去一根烟。

老大爷接过烟,说道。

“可以啊,我们村有大约一千五百亩耕地。”

“一半种粮食,另一半大部分都用来种植黄豆。”

听到这话,萧冬青心中一动。

以塔岗村的规模和耕地面积来看,这里每年应该能产出大量的黄豆。

按照平均计算,这可能意味着数万斤的黄豆产量。

“大爷,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你们的仓库?”

“如果黄豆品质好,我打算全部收购。”

萧冬青提议道。

老大爷仔细打量了萧冬青一眼,然后点头同意。

并叫了几个人一起陪同,带领萧冬青走向村庄的粮仓。

这个粮仓不仅是黄豆的储存地,也存放着其他谷物。

每个袋子上都清晰地标记着主人的名字,确保不会混淆。

萧冬青上前打开一个装满黄豆的编织袋,把手伸进去检查黄豆的质量。

萧冬青在编织袋底部摸索了一阵,终于抓出一把黄豆。

他端详着这些略显陈旧的豆子,轻声问道。

“这应该是去年的吧?是七月黄吗?你们有九月黄的吗?”

“有的,在你身后的那个袋子里。”

一个年轻人回答道。

萧冬青转身,打开了另一个袋子,仔细检查了里面的黄豆。

虽然这些豆子不是特别饱满,但总体来说还算不错,属于一般水平。

“这些黄豆还可以,如果价格合适,我全部都要了。”

萧冬青说道。

年轻人好奇地问。

“你打算要多少呢?”

萧冬青笑了笑,答道。

“有多少要多少。”

“我们村可是盛产黄豆的地方。”

“只怕你的钱不够买,而不是我们的黄豆不够卖。”

年轻人带着一丝挑衅,伸出两根手指。

“告诉你,我们这里有二十吨黄豆呢!”

萧冬青听后微微皱眉,心里想着梁政每次来塔岗村只收几百斤黄豆。

现在面对这么大的数量,确实让他有些犹豫。

年轻人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我就知道你会被吓到。”

“像你这样的人我见过不少,总以为自己有钱,可以随便夸口。”

这时,一位老大爷皱起了眉头,责备地说。

“文钦,别乱说话!”

文钦却不以为然,反驳道。

“赵大爷,您老也太好糊弄了吧?”

“看人家穿得破破烂烂的,鞋子还有补丁,哪里像个老板的样子?”

“我听说城里的大老板都是金光闪闪的,脖子上挂着粗金链子呢。”

文钦显然对赵大爷的行为不满,觉得他对陌生人太过信任。

毕竟,这个仓库是全村人的命脉。

四把钥匙分别由四个生产队队长保管,其中就包括他自己手中的那把。

一旦出现差错,整个村子都会受到影响。

“文钦,别说了,人家想买黄豆有什么不好?”

“我们村就靠这点收成过日子呢!”

旁边的大汉劝解道。

“买黄豆当然好,但也要看是谁买啊。”

“赵大爷整天守在村口,遇到人就带进仓库。”

“我在田里干活还得跑回来,结果人家不买。”

“我又得跑回去,这不是折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