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盟军讨董(二)(1/1)

且说袁术和俞涉正在营帐内议事。

俞涉,袁术的爱将,三十岁左右。

袁术道:“听说孙坚正在猛攻汜水关,汜水关岌岌可危啊。”

俞涉道:“主公是在担心这讨董的头功被孙坚所夺?”

袁术点点头。

俞涉道:“主公掌管盟军粮草。孙坚虽是猛虎,但他再厉害,饿着肚子也打不了仗啊。”

袁术道:“你是说断了孙坚军的粮草?”

俞涉道:“正是。”

袁术道:“但恐怕事后孙坚会向我们兴师问罪啊。”

俞涉道:“主公只需让运粮军故意在路上走慢些,多走几天,或者直接走错了路,毕竟我们也是初到酸枣来,迷路了也是情有可原啊。”

袁术喜道:“哈哈哈,好计策,即刻依计而行。”

俞涉拱手称诺。

旁白:孙坚军断粮,军心大乱。华雄乘机攻打,孙坚军大败。华雄挟大胜之威,领着三千骑兵到盟军营外挑战。

【老三国是按原著拍的,这里给袁术出主意的人是一个没名字的人;后面俞涉出战华雄的时候被斩了。这两个人物的形象都不鲜明,所以我想着把这两个人合成一个。这样形象更鲜明,也节约成本;还有这个出馊主意的人后面被杀,这样剧情三观就更正一些。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第一章那个杀了商人的海贼探子,结果被杀;出卖曹操的魏种,结果也是被杀;还有这个出馊主意的俞涉也是被杀;后面大家还会看到,曹操乱搞女人,结果死了长子、侄子和爱将;还有吕布私通部下的妻妾,结果是下邳城破被俘。三国是真实历史,这么一部讲整篇三国的电视剧里,这个大的事迹我们肯定是不能改的,而三国是一个连很多小孩子都会看的故事,所以里面的剧情三观尽量要正一些。但三国确确实实我们都知道是乱世故事啊,战争、饥荒,很多尔虞我诈,不是像童话故事那样有美好的结局。司马懿背信弃义,但他就是得到了天下啊。这是事实,我们改变不了。

就是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在看三国这个故事,会看到很多人性,有正的,有恶的,有忠的,有奸的,这都是这个世界客观存在的东西,但我会在这个故事里向观众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是选择正的,偏向好的。就是说这个故事里,大家能看到人性的复杂,但我选择相信好的一面。这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企业家李斌说的一句话。当然,要强调的一句是,相信美好,不是对别人不设防备,相反,要以最大的戒备心对人。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诸侯坐在小木桩上,若干军士在四周站着。

传令兵跑进来:“报,盟主,汜水关守将华雄领兵在关外叫战。”

袁绍道:“华雄乘胜而来,兵锋正锐,谁愿出战华雄,挫敌锐气?”

俞涉贪功,从袁术身后走到中间,抱拳道:“末将俞涉,愿斩华雄首级,献于麾下。”

袁绍微笑道:“好,将军若能斩杀华雄,必有重赏。”

俞涉出去了。

袁术自信笑道:“放心好了,俞涉是我的大将,斩杀一个小小的华雄,轻而易举。”

袁绍看着袁术,点点头,如果自己弟弟的武将斩了华雄,自己也跟着长脸。

孙坚冷笑着,摇了摇头,自己知道华雄的实力。

诸侯多在交头接耳,有的看好俞涉,有的不好看。

袁术环视众人,还是很自信,很骄傲,很高兴,感觉斩杀华雄的大功就要被自己拿到手了。

传令兵跑进来:“报,俞将军与华雄交战,只一个回合就被斩了。”

袁术闻言大惊,猛的站起来,道:“什么?一个回合俞涉就被斩了?怎么可能?”

孙坚道:“华雄这厮确实勇猛。”

诸侯交头接耳议论着:

“哎呀,没想到这华雄竟然如此英勇啊!”

“这可怎么办啊?”

鲍信道:“唉,我弟弟鲍忠也是被这厮杀的。”

十八路诸侯之一的韩馥听后暗道:“一个小小的华雄就让你们这么棘手,可谓无能矣。”

韩馥,字文节,豪门望族出身,四十岁左右。

念及于此,他冷哼一声,一脸不屑,哈哈大笑。

袁绍问道:“韩冀州何故发笑?”

韩馥道:“诸位勿忧,区区华雄,不足为虑。”

众人听后,或大惊,或不屑。

袁术道:“哦?韩冀州好大的口气啊!”

韩馥道:“哈哈哈,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诸侯纷纷议论着:

“哦,潘凤?”

“潘凤是谁?”

“没听说过。”

“切,估计又是一员无名小将。”

潘凤站在韩馥身后,正发呆呢,突然听到大家都在说自己,一脸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潘凤,身材魁梧,三十岁左右。

韩馥转头看向潘凤,笑道:“潘将军,此刻怎么还不说出你的名言: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潘凤已反应过来了,这是主公推荐自己出战啊,一时在心里暗暗叫苦,但毕竟也是好面子的人,这么多人面前,认怂是不可能的。他对自己的武力还是有些自信的,能舞动六七十斤的大斧,就算杀不了华雄,全身而退还是可以的。他强装欢笑,对着韩馥拱手道:“多谢主公举荐,我正要请战呢。”大步走到中间,大笑三声,道:“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来人啊,抬我的大斧来!”

两个小兵把潘凤的大斧抬上来了。

袁绍看潘凤的斧子挺重啊,感觉这个能行,喜道:“来人,赐酒,为潘将军壮行。”

一个小兵端着一个盘子过来了。盘子上有一壶酒和一杯已倒满的酒。

潘凤拿过酒杯来,一饮而尽,笑道:“哈哈哈,多谢盟主赐酒。我的大斧也是饥渴难耐了,待会就让它饮华雄的鲜血。”

韩馥大喜,激动的站起来,道:“潘将军,壮哉!”

潘凤拿着斧头,转身离开,走了几步,情不自禁,回头看了一下韩馥。

韩馥也正看着潘凤,看到他回头,于是右手握拳,手肘再往下一沉,做了个鼓励加油的姿势。

潘凤笑着点点头,出去了。

营内诸侯,都在高兴地点头。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潘凤这波稳了。

诸侯纷纷议论着:

“我看潘将军的那把斧头有上百斤重,气势不凡呐。”

“哈哈哈,有潘将军出战,定可取华雄之首级啊。”

“要是潘将军早早出战,俞将军也就不会战死了。”

“是啊,我们盟军真是人才济济啊。”

韩馥看到众人对潘凤的认可,心中高兴,但还是不忘吹牛,道:“潘凤虽然厉害,但在我帐下连前十都排不上呢,不过斩杀一个小小的华雄,简单。”

诸侯又说了一些赞美的话:“潘将军真是勇猛啊;韩冀州手下真是人才济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