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寰宇共此物(1/1)
“蠕虫”的血快流干时,浩浩荡荡的大部队从头顶驶过,降落在附近的荒草地内,这么多人马,最后却只是来收拾残局,有种烽火戏诸侯的“美”。
这次我们没干什么,任务报告大抵也只是写些观后感,但四舍五入,任务目标也完成了——知道“血肉枝叶”在东南亚出现了。额,只是又离开了而已。
“这叫个什么事呀。”
“我们的工作应该完成了,后续,呜...要等通知了。雨林那边,已经成这样了。”
1225将平板递过来,几十张图片和一些视频共同描绘了原始雨林中心地带的惨样。“ABC”原来的地方,成了一个巨大的坑洞,坍塌的土石和林木很好地掩盖了一些扭曲的血肉,后勤部门之后再填点土,大概就能以地下空洞导致的塌方来解释。
而周边树木的迅速枯萎,可能就不太好解释了,就算是传染病,这些树也不可能几个小时就枯萎到腐朽的程度。
本来生机勃勃,翠绿饱满的林木,尽数干瘪萎缩,藤蔓变作草绳,绿叶化作黄纸。耷拉着,掉落着,雨林里原本繁复的林木网络,都成了地上厚厚的一层,极其单调的枯枝败叶。
比起对于自然的伤害,更容易为众人所知的是,名声在外的特色水果,一天之内全部枯萎,灭绝,那个仰赖雨林生存的原始部落,不得不考虑换个地方生存,突发的“自然灾害”,让滨海度假的游客,连忙开始撤离......唉,还是那句话,后勤部门真的很累呀。
“你说,后续祂会去查图刻的那片林子吗?”
“那里的检测设备暂时没有发现,不过,研究员们的共识是,祂的成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定会逐步吞噬地球上所有的,与之相关的存在。”
“那些石头呢?是类似的东西,还是?”
“能量特征上差异明显,但大多数研究员认为,它们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并不影响来源上的统一。”
“一个研究员说,‘可能是,无机,有机,两种进化线路。’这是比较好理解的,其它的......还没有定论,就先不多说了。”
“也是,谁要能一下子猜对这玩意到底是什么,那可能就错过五百万了。”
“好了,剩下就交给他们吧,我们可以先休息了。”
看着交换信息的“星光”和几个研究员神情复杂的走回来,我们这次的任务应该就是结束了。也不知道下次,又要面对怎样的“吃货”。
——
——
这次我们没直接回澳洲站点,而是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去一趟北美站点,高情商是去做客,低情商则继续当工具人。在北美站点的第一个任务是,打开一个外星登陆舱。
因为登陆舱形制和上次改装后把我送回来的飞船类似,所以其实就是“硅”把“左轮”给我送回来了,只不过还顺手捎了点土特产。和之前把我送回来那次差不多,迁跃有所偏差,导致这飞船在被人类观测到后,又飞了快一个月才降落。只不过上次是给我送回汉唐,这个登陆舱却是落在了美卡莉西部的荒原上。
“登陆器有说带了什么东西回来吗?”
“没有,只是反复用机械的汉语说,‘请让到访我们的客人打开它’,所以我们只能和你一起知道里面有什么。”
“搞这么神秘...看来应该送了不少东西来。”
“你好,我是C-4921,这次二位的,向导。”和1225边走边聊来到这边的中转大厅,迎面走来一位和我年岁差不多的男青年。
“你好。”
“0307,他其实是055的大儿子,好像是特意申请做向导的。”
“啊,哦......”没听说过呀,我只记得055有个宝贝女儿。
“感到意外很正常,想来父亲从不向人谈及我和母亲。因为除了我妹妹,家里人都不同意他一直待在特遣队里。”
“那......”
“不用担心,我并不会请求二位帮忙劝劝父亲,只是父亲常提起‘星光’的各位和0307先生,难得有机会见一面,我就向我的导师申请了这次的向导身份。”
“额,我想问一下,你妹妹,也在基金会里工作吗?”
“她还在进行大学的学业,只是实习的公司,和基金会相关。”
“.......”
在那边准备前,我们随意说了一些和055相关的故事,共建“友谊小船”的同时,双方也对055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055家里人也知道他不肯退休的原因——不服老是一方面,对以前队员们的“愧疚”,应该是更重要的部分。
虽然具体情况他没和任何人说过,但谁没一两件困住自己的过去呢。
“......”
“我们走吧,所有的消毒和隔离都已经准备妥当。”
“硅”显然不会有害我们的可能,可在宇宙飘一个多月,来自于几十光年外的礼物,怎样都值得人类郑重对待。
在4921带领下,我们到达了站点下层的大型试验场,见到了那个高约五米,直径约两米,颇有既视感的“登陆艇”——和人类目前用的“一次性”返回舱不同,这个大概还是能开上天的。
“非要穿这些吗?”
“呜...可以不穿吧。”
我和1225的视线都看向4921,4921则停顿了一下,大概是等上面的指示,“可以,0307,你直接进去吧。”
基金会理论上是一个整体,数据也是完全共享的,但不同的站点的管理体系,研究习惯,行事方法,总有着些许区别——如果完全是一个整体的话,也就不用在有1225的情况下,再给我们派一个“向导”了。
戴上美卡莉特制的通讯设备,走进隔离室,等房门关上,仪器各项数据显示正常,我就可以打开舱门了。比起有些冗长的前戏,开门真的很简单,只要我站在一个扫描装置前,等它自动识别完成就行。
“识别完成,你好,远方的客人。”
播报完毕,随着一些并不明显的响动,舱门缓缓打开。我一眼就看见了最最中间的,我的专武“左轮”,而研究员们在意的,应该是那些标识复杂的罐子。
因为那些罐子里扭动着的,应该是,另一些Z-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