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贾东旭相亲记(1/1)

“东升你进屋,我跟你说个事儿。”

贾东升掀开门帘,往里瞅了一眼,“什么事儿?”

他现在是越来越讨厌愚孝固执又自私的贾卫华了。

但凡有一点儿办法,他都不想跟他说话。

“你知道你打你伯母,这三个耳光的后果有多严重吗?”

贾东升冷哼一声,“一人做事一人当,这就不劳您费心了。”

“淮茹,我们走!”

说完带秦淮茹回西北角的屋子。

他之所以在婚后租房单住,就是为了和贾卫华保持距离。

眼不见心不烦,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决不允许贾卫华像对待原主那样对他。

……

翌日,周末。

贾东升一觉睡到自然醒。

秦淮茹破天荒没有早起,而是陪他睡懒觉。

“是不是该起床了?”

秦淮茹见贾东升醒了,依偎在他怀里柔声问道。

贾东升看了一眼窗外,好像已经日上三竿了。

“确实该起了。”

贾东升舒舒服服伸个懒腰,穿好衣服打开房门。

刺目的阳光照的人睁不开眼,贾东升下意识拿手挡了一下。

一出门就看见妈妈在洗衣服,走上前把手伸进水盆。

发现水盆里的是温水松了口气。

以前妈妈冬天洗衣服用的都是凉水,冰凉刺骨的凉水把手都冻的没知觉了。

自从贾东升穿越以后,不允许妈妈冬天用凉水洗衣服。

必须用温水。

“饭在锅里呢,妈给你们热一下。”

韩秋菊站起身,用衣角擦了擦手,去厨房给儿子儿媳热饭。

贾东升看到他爹的自行车不在,八成是出去了。

进屋看一眼时钟,已经九点多了。

饭后出去上厕所,待会儿去姥爷家吃午饭。

自从姥姥去世,这五年他们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那就是每个周末都会去姥姥家吃午饭。

其实姥姥没去世之前,他们每周也会去姥姥家吃饭。

只是那个时候时间不固定,后来固定每个周末去吃午饭。

贾东升从厕所出来,撞见王媒婆带着一个姑娘。

姑娘约莫十七八岁,长得一般,气质极佳。

一看就出自书香门第,言谈举止无不透着书卷气。

“王大妈,吃了吗您内。”

贾东升笑着跟王媒婆打招呼。

“吃过了,你今儿个怎么没去你姥爷家?”

王媒婆跟韩秋菊很熟,所以她知道他们每个周末都去姥爷家。

“待会儿就去,这位是……”

贾东升看向王媒婆身旁的姑娘。

“她叫冉秋叶,是刚分配到府学胡同的语文老师。”

贾东升一怔,怪不得看这姑娘如此眼熟呢。

原来是原剧中被傻柱惦记上的冉秋叶冉老师。

据说她父母都是海归,并且是中学教员。

冉家算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

“您带她来跟……”

贾东升的意思是跟谁相亲,话不用说完,王媒婆也能明白。

“你堂哥!”

王媒婆低声说道。

贾东升一怔,旋即和她俩一起走进四合院。

听王媒婆跟冉秋叶介绍贾东旭的家庭条件,都快把贾东旭夸成一朵花了。

面对王媒婆无底线的吹捧,贾东升看透不说透。

王媒婆愿意吹嘘就让她吹呗,反正吹牛又不上税。

不过在他看来,冉秋叶没那么好忽悠。

五十年代的女人确实很纯很天真,但是单纯天真和傻是两码事。

尤其是像冉秋叶这种家庭条件出身的姑娘,她的眼界不是一般姑娘能比的。

王媒婆夸的再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现实与她说的是否一致,人家一看便知。

贾东升在中院和二人分道扬镳,回家待了半个多小时。

等妈妈把洗完衣服,骑车带着媳妇和妈妈去板厂胡同姥爷家。

秦淮茹长这么大第一次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

多少有点儿不适应。

一回生,二回熟。

等她习惯坐前面以后,想让她坐后面她也不去。

……

板厂胡同,韩家。

贾东升走进小院,看见他爹贾卫华在陪姥爷下棋。

他以为贾卫华又去工厂加班了呢。

毕竟他爹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一生都致力于提升技术与提高生产力。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然主动跑来陪姥爷下棋。

“你奶奶给你堂哥介绍的对象你见没?”

韩万山坐在太阳底下,抄起大车吃掉女婿的马,抬头看着贾东升。

“见了。”

“怎么样?”

姥爷之所以会关心此事。

是因为贾卫华刚才跟他说,侯桂芬给贾东旭介绍的对象。

各方面都比秦淮茹强。

他倒要看看,侯桂芬能给贾东旭介绍多好的姑娘。

“还行吧,是个刚毕业的中专生。”

“被分配到府学胡同小学当语文老师。”

“听说她父母都是海归,都在二中当老师呢。”

贾东升对冉秋叶的印象一般,她的职业原本是加分项。

奈何生不逢时,再加上她父母的身份,以后肯定是大麻烦。

韩万山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那你觉得这门亲事能成吗?”

贾东升摇了摇头,“成不了!”

“贾东旭的脸肿的跟包子似的。”

“而且鼻子和眼睛都肿了。”

“并且他娘昨天自愿让我抽了三个耳光。”

“这个时候她的脸肯定也肿了。”

“以他们母子现在的形象,除非冉秋叶眼瞎。”

“否则她绝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

韩万山笑着点头,“那就好。”

“我本来还打算……额……”

韩万山话说一半,突然意识到跟他下棋的是贾卫华。

后半句话到嘴边又给咽回去了。

当着贾卫华的面,说他准备如何破坏贾卫华侄子相亲,这事儿有些不地道。

何况他是贾卫华的老丈人,这样安排有点儿为老不尊。

贾东升和姥爷对视一眼,姥爷不说他也知道,姥爷后半句想说什么。

每次他被欺负,他爹就会让他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他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姥爷会告诉他,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讲道理咱嘴笨,咱就会打人。

被欺负不动手,出门不要说是我韩万山的外孙,我丢不起这个人。

你在外面跟人打架,打赢了有奖励,打输了,回家还得挨顿揍。

谁特娘让你技不如人呢?

只要咱占理,先锤了他狗日的再说,别管他什么背景。

以前的贾东升也有热血上头的时候,只可惜他被他爹打压的太狠了。

姥爷再给力,架不住亲爹太不给力啊。

现在好了,现在的贾东升彻底跟姥爷尿一个壶里了。

女人们在厨房准备午饭,男人们齐聚客厅抽烟打牌聊天。

贾东升在院子里陪姥姥晒太阳,一边晒太阳一边跟姥姥讲最近发生的事儿。

尤其是昨天抽贾张氏的耳光。

“自愿让你抽?亏你小子想得出来。”

“打的好!打的好啊!”

“我们家东升终于长大啦!”

姥姥听完此事拍手叫好,并鼓励贾东升下次还这么干。

“咱们不主动惹事儿,但是咱们不怕事儿。”

“只要咱占理,该动手就动手。”

“天塌了有我和你姥爷给你顶着!”

姥姥说话底气很足,贾东升猜测姥姥和姥爷一定认识大人物。

毕竟他们俩当初该参加的都参加了,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

“姥姥,您是不是认识某位大人物啊?”

贾东升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把心里话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