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姜还是老的辣(1/1)

安平王府,刘孚的身体也很虚弱,两个儿子去了北方杳无音信。

安平王心里隐约知道事情不妙。

不过这辈子见过的大风大浪太多了,虽然心头苦楚,但却能快速接受既定事实。

“王爷,中护军杨轲杨大人在外求见,说有紧急事情!”

管家在门外问道。

“快让他进来!”

刘孚本来就没多少瞌睡,此时更是清醒无比。

门外的侍女急忙进去,给他穿衣起床。

片刻之后,在客厅。

侍女搀着刘孚慢慢走了进来。

“王爷!”

杨轲早在屋内等候,立即起身前去搀扶刘孚坐下。

侍女识趣的退出。

“学文,说吧!”

学文是杨轲的字。

“王爷,皇上半个时辰前突发中风,目前不能说话,手脚不能动!”

杨轲毫不隐瞒。

“什么!”

刘孚脑袋嗡的一下。

杨轲心里也很紧张,毕竟安平王年纪大了,万一受不住打击怎么办?

但这事他不出面肯定不行!

刘孚毕竟心理素质好,立刻镇静下来。

“不能说话,不能动,那能听吗?”

“不知道!因为陛下的眼睛似乎都不能动!”

“那就糟了!难道大限将至?”

刘孚思绪立即转到十分现实的情况下来。

如果刘衍立即死了,那首要的事情便是继位的事情。

接着问道。

“太子呢?”

“太子前去赈灾,目前在弘农,我已让人去将太子迎回宫内!”

“一刻也不能耽误,太子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刘孚虽然见到刘昭正常,但后来的情况则不太清楚。

“回王爷,太子现在一切正常,智力与之前有天壤之别!”

“何以见得?”刘孚擦着口水。

“太子同杜政本是一起前去阳城赈灾的,只是途中有事,先行返回,在阳城,太子没有人指点,就同杜政提了几个意见!”

杨轲对这事是了如指掌,也和刘衍汇报过的。

此时快速地向安平王又汇报了一遍。

“想不到思路还很清晰,不错,算是没有辜负我的一片心血!”

在刘昭刚变正常的时候,安平王为了巩固他太子的地位,还把自己的玉佩给了他。

有这样的变化,自然很是欣慰。

既然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再多问。

立即将话题转移到今天的事情上来。

“你今晚上去见皇上,他可说了什么?”

“我将六王作乱攻打阳城、镇北王同北匈勾结,事成之后将燕山以北让与北匈的事情向皇上启奏,皇上也做了一些安排,正要走,皇上就出事了!”

“六王作乱?刘烁还和北匈勾结?”

安平王瞪大眼睛。

“是,这消息十分可靠!”

“真是狼子野心!宋王呢?”

“宋王本在益州,但靖南王到了洛京后,宋王杀了守卫,不知去向!”

“这大景朝是要大乱啊!”

刘孚长叹一声。

“是,陛下做了一些交代!”

杨轲又将安排一一告诉了安平王。

安平王听完点点头:“如此安排甚好,六王作乱打的是什么旗号?”

“六王现在的旗号是清君侧!”

“刘衡想当皇帝太久了,清君侧?犯上作乱,还说清君侧,实在是罪无可恕!”

“是,王爷,一切还仰仗您!你可是大景朝的柱石啊!”

杨轲不由得吹捧了一句。

“学文啊!你别吹捧我了,建一个王朝难,毁一个王朝易,我可不想看到这大景朝大乱啊!颠沛流离、妻离子散、饿殍遍野的日子,我这辈子见得太多了!老百姓才过上十几年的安稳日子啊!”

“是,王爷,只是宋王早有准备,这战乱实在是避免不了!若是王爷能出面平息了这战乱,实在是大景朝莫大的福气!”

“学文,战端一开,你觉得那刘烁刘衡还会在乎我这把老骨头吗?”

“王爷威望甚高,只要登高一呼,镇北王还是宋王,他们也不得不斟酌斟酌!”

“别糊涂了!若是他们在乎礼法,他们就不会造反,若是他们在意老夫,那就不会扣押邑阳王和安顺王!”

“王爷,您也知道邑阳王和安顺王被镇北王扣押了?”

这倒让杨轲很是意外。

“从他们去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善安给刘烁最后的机会,但他既然都与北匈勾结了,那是放弃了机会,自然要扣押邑阳王和安顺王!”

“王爷看得明白,实在是佩服!”

杨轲真是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完全摸透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让二王去北方,确实是希望二王到后,镇北王有所忌惮,而不至于兴兵作乱。

显然,镇北王也猜到皇帝的心思。

好吧!

你派两个人质来!

那不是更好么?

“所以目前的情况,除了以战止战,没有其他捷径!”

安平王看着杨轲,语气十分坚定。

哪怕是两个儿子是人质,也没有选择。

“是,王爷!只是二王在镇北王手中,我担心!”

“成大事不拘小节,我的两个儿子我知道,就算是人质,镇北王除非杀了他们,否则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是,王爷!”

杨轲心里十分疑惑,难道安平王海安排了后手吗?

对!

既然他一开始就猜到二王去北方的目的,那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准备。

只是他不说,自己也不好问。

“若是善安康健,平息战乱只是时间问题,但现在善安出事了,事情便有些复杂?”

“王爷说的是,我担心宋王他们借此机会煽动朝中大臣作乱,到时候内外忧患,恐难处理!所以我请靖南王、太保和齐国公一同前来商议对策!”

“请不请他们,倒不重要,当务之急是让太子回宫,如有不测,立即继位!先稳定朝局比什么都重要!”

“只是皇上现在不能说不能动,这!”

杨轲也很无奈啊!

“但皇上还活着,不是吗?”

“是,王爷!”

“你立即拟定密诏!”

刘孚指着桌子上的纸笔。

“朕去年患疾,虽痊愈,但近来头晕目眩,心忧心旧患复发,故立此诏,若朕不测,太子刘昭即皇帝位,不得延误!”

杨轲一字不漏地写了下来。

“王爷,只怕诸位王爷和朝臣有异议!”

“异议?我说此诏是真,谁敢说他是假?何况善安心思,谁人不知他要将皇位传与太子?”

“是,王爷!”

“明日你与太保、靖南王带着朝中三品以上人员,在明光殿等候,由我前去宣读诏书!”

“是,王爷!”

杨轲心头一惊,刘孚素来看不起司马北,此时更是直接略过他!

看来司马北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