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诗我也会啊(1/1)

“德华兄,走完亲戚,不如到成皋走走,我做东!”

“好啊!”刘昭随口答应。

“几位兄弟,这次我上了!”熊峰看前面几人走了下来。

“我们一起!”显然几人有点互相比拼的意思。

“得,一起上吧!”

五人说着很快就走了上去。

能上去的,当然是写得出来的,不过结果显然有些失望。

五人的结果都是下下。

“不过如此!”

罗通的眼睛都放出光来了!

此时天色已暗,四周点起了大大的蜡烛,大厅里也亮如白昼。

熊峰先走了下来,脸色很难看。

其余四人在上面作完诗,下来的脸色显然都不好看。

虽然罗通也没有资格入选,但被评了个中下,也比几人高出几个等次。

“唉!这三个老家伙,真是看不起人!”

熊峰回来就小声地抱怨。

“对!”朱涛附和说道,“我看这些名额啊,都是内定的,我们又不是邀请来的,肯定都是被排除的对象!”

“就是,这朝廷的选拔制度,简直就是胡扯,把这么多青年才俊的前程交给三个老不死的,实在是荒唐!”

“算了,别瞎扯了!隔墙有耳!”熊峰阻止了许邵继续说下去。

诽谤朝廷可是大罪!

“许邵,你刚作了个什么诗,不如说来弟兄们听听你的大作?”

“那我献丑了!”许邵倒是不客气。

“琵琶声声如断肠,一曲相思泪千行。问君琴声为谁奏,咫尺千里夜茫茫。”

“好,好!”几人都鼓掌。

刘昭也鼓起掌来。

自己对诗没有研究,但第一感觉这诗还行。

“既然许兄不吝,那我也念念拙作!”此时大家似乎都没有了竞争,一时间气氛也融洽了许多。

几人便开始了互相吹捧,互相吹嘘。

由琵琶诗,延伸到风花雪月。

一时间放开的吃喝,也没有了顾忌。

反正此番保举又没机会,那邓艺肯定也看不上自己,倒不如出去找个地点,好好放松。

只有马壮默默地坐着,没有说话。

刘昭听几人醉了,言语粗俗,眼看时间也差不多!

“几位,我酒醉了,先走一步!”

马壮急忙起身。

“德华兄,我们一起!”罗通也站了起来。

显然,罗通也不愿和熊峰他们一起。

“都比完了,不如再看看花落谁家!”

熊峰身子歪歪斜斜地站起来拉刘昭坐下,其他几人也连拉带推按下三人。

马壮不是笨蛋,刘昭没发作,他也就坐了下去。

这下几人倒是说起了未来的打算。

熊峰表示不中不罢休,明年还来。

罗通却说如果老父答允,那就安心做生意。

其余几人也是心灰意冷,表示做生意虽然累点苦点,但也比大多数人日子过得好。

要想入仕,实在是太难。

同时也都以为就算做了官,朝中无人恐怕也难做。

一时间又唉声叹气,甚至说着说着,都有些后悔这次前来。

好不容易,中午到了揭晓谜底的时刻。

大厅里都安静下来。

四十八个入选的人兴奋异常,接受着别人的庆贺。

没入选的人意兴阑珊,尽量表现得无所谓,也有人抱着希望,没入选,要是自己写的诗入了邓艺的慧眼就发了!

正在喧闹之际,邓老爷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门口的两位雅士,为何不参加今日的作赋呢?”

这下,大厅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刘昭。

我靠,这老头眼光不错啊!这都能发现。

“哈哈,两位兄弟,我就说,你们不写肯定是不行的!”

“两位既然来了,自然要作赋,不然便退回两位贺礼,恕不欢迎!”

邓老爷显然有些不高兴。

刘昭也很不高兴,不就是不作赋吗?

至于用退回贺礼打脸吗?

于是站了起来,走了上去。

到了邓老爷那一桌,拱了拱手。

“邓老爷,小可刘德华,齐阳人氏,书读得不多,无法作赋!”

“那你来此作甚?”

邓老爷阴沉着脸。

“小可虽然不能作赋,但仰慕邓老爷声望,所以偕同弟弟前来祝寿,并无他意!”

见刘昭说得还算客气,邓老爷脸色舒缓了一点。

“你只是给老夫贺寿?不想保举?”

“不想!小可才疏学浅,不敢有此奢望!”

“年轻人,你不想做官?”

“不想!”

“为什么?”邓老爷,那么大年纪,好奇心竟然也被勾了起来。

“因为我才疏学浅!”

刘昭绕了回来。

“你,这算是什么理由!”邓老爷十分无语。

“那在下告辞!”刘昭说完,转身就走。

“啥?”邓老爷瞪大眼睛,“等等!”

“还有事?”

“年轻人,到了老夫家里,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岂不是太不赏脸?”

邓老爷在如此多的才子面前,刘昭的行为确实让他有些难堪。

“那你要如何?”

刘昭笑笑。

“众多才子在此,既然你,不会作赋,那作诗呢?总得给在座的才子雅仕一个交代吧!”

“作诗,会一点!”

“什么叫会一点?”

“就是会写一点,不过并不好!既然你们要个交代,那好!就请出题吧!”

刘昭在心头暗笑,写好诗我不会,写打油诗我还是会的。

“老夫那也不为难你,和刚才一样,就以琵琶为题,如何?”

邓老爷嘴上说着不为难,其实用相同的题目容易比较,更容易分出高下。

“行!”刘昭心里早就想好。

这还主动要求,那自己写不来打油诗,照抄照搬倒不费劲。

刚才在心里就思考过,只要把李商隐的前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改成“琵琶无端四根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听起来虽有些别扭,但好像也没有什么漏洞。

其他的原文照搬就行。

四周十分安静,大家都等着刘昭献丑。

就连邓艺,也回头看着刘昭。

刘昭不装了,这都不用冥思苦想。

看着邓艺,便念了出来。

琵琶无端四根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至于庄生,他们不知道!

望帝,那当然更是无从考证。

“献丑了!”刘昭念完,看向邓老爷。

邓老爷点着头:“虽然文笔欠佳,也算给了众位一个交代,阁下既然要走,那就请便吧!”

“告辞!”

刘昭又对邓艺抱了抱拳。

邓艺点点头。

刘昭便不想多逗留,起身就走。

不过四周都开始议论起来。

有的考证庄生望帝是谁?

有的说此诗狗屁不通!

但刘昭却已经出了门,罗通见状,也跟着刘昭走了出来。

“德华兄弟,你住哪?”

“悦来客栈!”

刘昭随口说道。

“咦!我怎么没见到过这个客栈?”

“很远,那告辞了!”

刘昭可不想啰嗦。

“好!告辞!”罗通看刘昭并不想和自己同行,便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