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黑马之姿(1/1)

后面关悦和孙涛也加入其中,就连安排过来负责技术的小魏,也帮忙做起了销售。

虽然最开始都是小单,几十台,几台,甚至是一台。

但也能用盛况来形容了。

之后,郑东接了一笔兽药厂的订单,需要他们的冰箱帮忙储存类似于兽用疫苗等药品的冰箱。

这一单,是五十台。

算是目前最高的一笔订单。

上午就就这么结束了。

中午几人在附近吃了饭。

五月的天气,算不得太热,但郑东还是突发奇想,买了一堆冰棍,往冰箱里塞。

想着顾客过来,这也是一个介绍点。

如果不能拿来介绍,就分给大家吃。

卖冰箱的,没有冰棍做陪衬,怎么行?

下午是重头戏,外省的一个商业公司,一口气要了将近一千台冰箱的订单。

并且,那个商业公司在外省,还有好几个合作企业,也都需要冰箱。

如果虞晚晚这一千台冰箱交付及时,且质量经得起检验,那之后还会带来更多的订单。

像这种做口碑的生意,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可以说,每个人对一个商品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但如果是特别好的质量,又另说了。

虞晚晚递合同的时候,手心都是汗。

直到双方签订好合同。

郑东熟练的从冰箱里,拿出三根冰棍儿,递给对面商业公司的同志。

“来来来,几位同志,尝一尝北京老冰棍儿,味道嘎嘎好!”

商业公司的同志有些迟疑,不太敢接。

郑东开口:“咱们买冰箱,除了看冰箱外观和质量,里面的产品,也可以尝一尝,看看冰棍是不是够硬,几位同志,你们说是吧?”

听了郑东的话,几位同志伸了手。

他们接冰棍的时候,郑东发现他们的手心也都是汗。

看来大家都一样。

都怕自己翻车。

没办法,谁让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呢!

“同志,你们放心,我们说好了,有任何质量问题,我们全权负责!你们也可以和你们领导拍着胸脯保证,有一台冰箱有问题,我们都负责换新,并且十年内,只要不是人为造成的原因,我们免费维修!”

虽说目前冰箱厂的维修部门,还没铺开。

但他们也已经有计划了。

几位商业公司的同志放了心。

拿上合同,他们离开了。

等他们一走,虞晚晚赶紧从口袋里拿手帕擦了擦手心的汗。

郑东笑她,“小虞姐,你也是谈了几十万,上百万生意的人,怎么还会紧张成这样?”

虞晚晚:“换你也一样!”

紧张归紧张,不影响发挥就是了。

接下来,又有几个订单被签下,甚至还有私人买主,得知她这儿有现货,当场就要去拉冰箱。

对冰箱的热爱程度,超乎虞晚晚的想象。

看来市场上对冰箱的需求,比她预想的要多得多。

之后,也都是一些大的企业或者国营厂,私人订单比较少。

虞晚晚估计主办方发放的门票应该更多的是面向企业或者国营厂,个人的比较少。

但这就意味着,虞晚晚他们可以在展览会结束后,再进行零售他们提前带来的五百台冰箱。

但虞晚晚的想法,很快被打破了。

接下来的订单,多的不像话,个人和企业都有。

五百台冰箱,几乎被一扫而空。

一天下来,他们差不多卖了五千台。

冰箱展览会一共五天时间,真要按这个速度下去,今年厂里的冰箱,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销售光。

连着三天,都是差不多的流程。

关悦和孙涛两个,从一开始的紧张,迷茫,到后面的自信,主动去和顾客说一些关于冰箱的知识,然后成交了第一单。

到第三天的时候,虞晚晚和他们今年的冰箱订单基本都被订出去了。

郑东打算后两天不签订单了,就看看市场需求,顺便打响冰箱厂的知名度。

当然,他也可以免费给大家普及电冰箱的一切相关知识。

他的想法,得到了虞晚晚的认可。

只是,他们还是低估了市场。

即便他们订单排到了明年,也有人要在他们这儿预定冰箱。

数目也有数千台之多。

没别的原因,主办方做了个表格,统计了这几天各个厂冰箱的销售数量。

虞晚晚他们这种私人冰箱厂,居然排到了前五。

虽没有进前三,但所有人都看到了潜力。

民营企业的潜力!

晚上,郑东将好消息电话告诉周玉明。

电话那头的周玉明,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兴傻了,半天没说话。

直到对面,传来他的哽咽声。

郑东:“周厂长……不,老周,你别哭啊!这是好事,咱们厂的冰箱很受欢迎。

双开门的,还有那个冰柜,市面上接受程度很高!

单开门的差点儿,因为各家冰箱厂都有,大家普遍都觉得单开门的有点小,放不了太多东西,我估计这就是趋势,以后的冰箱越做越大,跟衣柜一样,能放很多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啊,咱们压缩机技术,也比市面上的要强一点,我都问过了,其他家冰箱会出现的问题,咱们不会有!

老周,你这技术没白学啊!”

郑东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堆,都是对周玉明的肯定。

冰箱厂有今天,周玉明功不可没。

他必须是功臣!

周玉明破涕为笑,“你说的对!都过去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不是!老周啊,我觉得吧,咱们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卖的火爆的两款冰箱上,没准大家以后都认准了咱们冰箱厂的冰箱,大家认可度高,咱们销量也高,到时候赚的钱也多!”

郑东说着,脑子里出现了那个画面。

他都想笑了。

一台冰箱的价格不便宜,相信很快,他们就能还清所有的欠款了!

“郑东,谢谢你,也谢谢小虞,要不是你们俩,我这辈子都没办法有今天!”

郑东:“你看你,还和我们客气上了。我们是合作伙伴,彼此都要在各自的强项上发光发热。”

周玉明:“我们要一辈子做冰箱。做全国最好的冰箱!”

郑东:“加个冷气机,还有洗衣机什么的。”

周玉明:“……我不会。”

“不会可以学啊!冷气机的压缩机和冰箱差不多,你好好学,争取将来我和小虞姐在京市给你卖冷气机!”

周玉明干劲十足:“好!”

挂断电话,郑东看向报刊亭的老板,“多少钱,老板!?”

老板直接比出五根手指。

“五毛?”郑东试探性的问。

“五块!”

郑东想骂娘。

这特么不是杀猪吗?

他才说了几分钟,就收他五块钱?

早知道,这报刊亭这么赚钱,他也买下十个八个,不对,几百个。

钱生钱,无穷无尽!

郑东给虞晚晚他们几个打包了夜宵。

没有什么特色,也就能吃。

吃饱了,各自回了各自的酒店房间,舒舒服服的睡觉。

虞晚晚累的够呛,一天下来,嘴皮子没歇过,水是一杯接着一杯。

晚上她连想孩子的心都没了,一觉到天亮,继续往展览会上冲。

……

冰箱展览会结束的时候,郑东他们拿到了差不多两万三千台的冰箱认购合同。

这远超他们的计划和预期。

他们成了整场冰箱展览会上,卖的第四多的冰箱厂。

且是唯一一个民营的冰箱厂。

瞬间,震惊了整个冰箱展览会上的同行,俨然是黑马之姿。

谁也没料到,这么一个横空出世的小冰箱厂,既不是国营厂,技术上,也不是老牌,可竟然能够这么受顾客的喜爱。

虞晚晚和郑东甚至被京市的一家报纸杂志邀请接受采访。

想到能够让更多人知道冰箱厂,两人决定接受采访。

采访他们的记者,是一个叫苏央央的年轻女同志。

在报社干了才一年。

苏央央表现的很热络,她甚至告诉虞晚晚和郑东两个。

“虞同志,郑同志,你们俩从第一天来展览馆,我就想给你们俩做采访了。”

虞晚晚:“怎么说?”

“虞同志你自己肯定注意不到,你每次和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眼睛里都有光!并且你都是在为顾客考虑。”

“还有郑同志,说话很幽默。你们俩,不像是商人。”

虞晚晚:“不像商人?”

“是啊,你们俩眼睛里,没有生意,全是正直!”

虞晚晚和郑东被夸得不好意思了。

“苏同志,你也很热情,也很真诚,是一个很好的记者!”虞晚晚给了苏央央正面的反馈。

苏央央有些不好意思。

“那我们可以开始采访了吗?”苏央央问。

虞晚晚:“当然可以!不管你想知道什么,只要不是涉及到冰箱厂的技术秘密,我们都会回答!”

苏央央怕自己搞不定,还找了一个前辈一起。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由虞晚晚和郑东两个作为冰箱厂的负责人,回答苏央央提出的所有问题。

苏央央很显然是做了功课的,不仅问题比较全面,各方面的都有。

有冰箱厂的,也有关于这一次冰箱展览会,他们能够拿到这么多订单的原因等等。

虞晚晚和郑东从容不迫,回答问题的方式,时而幽默,时而严肃。

直到约定的采访时间结束,苏央央和她的前辈,仍旧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很少有这么会说的采访对象。

基本上他们不用费太多心思去写稿子。

只要将虞晚晚和郑东说的东西写出来,再加以润色,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虞晚晚和报社的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并且后续如果有需要,记者可能会前往冰箱厂进行实地考察,拍摄一些照片。

如果是苏央央本人去,虞晚晚乐意至极。

“那个……虞同志,郑同志,你们和你们的团队,是第一次来京市吧?”苏央央跑到二人面前,出声问。

“是的。”

“我是京市本地人,要不要我带你们四处转转?”苏央央主动邀请。

虞晚晚倒是想,可他们时间有限。

加上还有善后的事情。

虞晚晚实话实说,“抱歉了,央央同志,我们暂时走不开。多谢你的好意!”

“没关系,下次吧!你们肯定还要来京市的,到时候我请你们吃饭!”

“好!”

送走苏央央之后,虞晚晚和郑东还要做后续的收尾工作。

已经运到了的五百台冰箱,虞晚晚和郑东选择对一部分客户,先行进行交付。

至于,剩下的订单,则要在一到两年内,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进行交付。

合同中还规定,购买方要在合同签订后的十五天之内,将定金打到冰箱厂账户上。

这笔钱,不管是用于扩大生产,还是用于冰箱技术的完善,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回虽然时间准备上有些仓促,但结果很完美。

虞晚晚和郑东给两个销售,还有一个技术员放了三天假,让他们有时间好好在京市转一转,吃一吃这边的美食。

而三天后,他们会乘坐火车从京市前往广市。

三个工作人员选择结伴游玩。

他们的计划是在京市看看景点,吃点特色的小吃。

虞晚晚和郑东则选择分开游玩,大家只在离开前一晚,吃一顿饭,也就是全聚德的烤鸭。

虞晚晚要去逛商场,要给孩子们买礼物,也要给自己挑些心仪的东西。

衣服,鞋子,或者护肤品,彩妆之类的。

郑东打算去爬长城,再就是去天安门,以及故宫各种旅游景点。

算起来,三天时间,可能还不够。

所以留给他在每个地方的停留时间都不多,他尽量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合影。

到时候照片留作纪念的同时,也能给江澄看看。

不过江澄比他熟悉京市。

她在这边上的大学。

在知道他要来京市,江澄甚至还联系了她的大学同学,想让他们带郑东四处走走,转一转。

但被郑东给拒绝了。

他忙完的时间是工作日,江澄的同学,各个都是医生。

工作日应该比较忙,在别人忙的时候,让人家抽时间带自己旅游,郑东不好意思。

他反正按照计划,一个个地方来。

要是喜欢,回头这样出差的机会多的是。

虞晚晚在王府井逛了一个上午,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