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偷听被发现了(1/1)
完了!偷听被发现了。
萧亦尘果然被阿全的声音吸引,循着声音走出了房门。
门外站着的正是大哥的小女儿,他的好“上司”,司农萧韵大人。
这小东西什么时候过来的?刚才他和唐氏吵架的内容该不会都让她听见了吧?
该死的!她要是听到了,肯定会把内容转述给萧茵那个混账的。萧茵就是个大嘴巴,上午知道了事,下午就会闹得全府皆知,到时候他这个萧家二少爷的脸往哪儿搁呀?
真是倒霉,早知道今天就忍一忍,不跟唐氏吵的这么凶了。
萧亦尘想试探一下,看看小家伙到底听到了没有。
“小韵啊,这么晚了来找二叔什么事啊?刚才我有点事,没注意到你在门外,你什么时候来的呀?”
雷韵听到了这么炸裂的八卦,第一时间肯定要装不知道的。所以她装的一本正经的样子,像是什么都没听到。
“啊,那什么,我才刚走到门口。”
萧亦尘半信半疑,虽然说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但大哥家的这两个孩子除外。这俩家伙鬼精鬼精的,尤其是雷茵,做什么事都得防一下她们。
但这次雷韵脸上表情很正常,并不像是偷听到什么秘密的样子。
因此他暂时放松了警惕,把雷韵邀请进了房间里。
“有什么事进屋说吧。”
萧韵这孩子和萧茵性格上是有挺大差别的,大的那个一点儿都不怕人,和任何人都聊的很来。而身边这个萧韵平时说话就比较少,大多情况下只和她相熟的人交流。
在他还没当上这个副司农之前,他基本上没和这孩子说过什么话。也是当上司农以后,在工作上和她接触的多了,交流这才多了起来。
而且就算他们叔侄俩熟了以后,他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萧韵的话是要比萧茵少的,可能她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的人。
她现在主动找过来,肯定不是为了闲聊,估摸着是有事找自己吧。
果然就和萧亦尘猜的一样,雷韵刚一进门,就拿出了准备好的种子和稻穗。
“二叔,这是新研究出来的抗旱粮种,产量至少是原来的三倍。”
萧亦尘刚送到嘴边的茶,立马就被雷韵这话惊的喷了出来。
他不可置信的重复问了一遍。
“你再说一遍,多少倍?”
“至少会有三倍之多,而且这个三倍只是合理推测,基本上都会比这个数字要多的。”
三倍?开什么玩笑,甘州现在种植的粮种收成已经很高了。只要收成比往年高上一成都算是高产了,是谁给她的勇气说三倍的?
“天方夜谭,你这个时间点来找二叔,就是想来诓二叔的吗?二叔知道你当上司农之后,迫切的想让粮食收成更高,但你要知道甘州是个缺水的地方,一般粮食能有中原地区七成的收获,就已经非常不易了。小韵,咱懂事一点,别闹了哈。”
萧亦尘苦口婆心的开始劝雷韵。
就连身边给雷韵沏茶的阿全也顺着他们少爷的意思附和。
“对啊小姐,奴才小时候跟爹娘一起种过地,和少爷说的一样,土地干旱,收成不好,就算您真的培育出来抗旱的粮种,那收成也不可能这么夸张的啊。我长这么大,可从没听过有什么改良的粮种,能比普通的粮种多收入两倍收成的。”
雷韵见这俩人都不信,于是直接把今天收获的稻穗和麦穗放到桌子上,展示给他们二人看。
“这就是这种种子长出来的稻穗和麦穗,是普通稻穗的三倍大小。”
桌上的穗子颗颗饱满,穗子也比普通的穗子大上许多,萧亦尘好奇的拿到手上,掂了一下发现,这东西异常的坠手,特别有分量。
居然真给她发现了产量高的抗旱作物吗?
这对于甘州来说是好事,可自己为什么高兴不起来?
“怎么样二叔,现在是不是信了?”
“说不定只是这几株穗子恰好比较大呢,不过既然发现了这样大的穗子,种一下试试也无妨,说不定真有可能发现什么新品种呢。”
虽然他心里已经信服了雷韵的说法,但嘴上肯定不能直接承认的。
雷韵也知道单纯的强调这粮种收成高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让他自己真正的种出了高产作物,他才会相信。
所以雷韵二话不说,把种子塞到了萧亦尘的手里。
“既然二叔质疑这种子的产量,那你亲自种一下试试不就好了?”
嗯?什么意思?她研究出来的作物,自己拿去种不就行了,干嘛丢给自己?
之前锄地差点没给自己累死,现在不管是谁让他去种地,他都不会去的。
“城外不是有试验田吗?你叫人种到那里不就行了。”
“是的,二叔你怎么知道我想让你把这些种子种到城外的实验田的?”
萧亦尘闻言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反应尤其激烈。
“什么?让我种?我堂堂萧府二少爷,怎么能下地干活!”
上次顶着烈日锄地已经给自己累的不行了,现在他看见锄头就双腿发软,是根本再也不想往地里去一次了。
“怎么就不能了?二叔,你上次不是还干过?”
“上次是上次,那时候我们才刚开始种植你说的那个新粮种,我作为咱农司的表率,去锄会儿地没什么问题,就当是带头了。
可现在带头都已经带过了,哪还用得着再下地干活。你要真想找人种你这新种子,你就找几个种田的好手帮你种一下吧,二叔是真的没时间去种地。”
乍一听萧亦尘说的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丫的,这家伙就是不想去干活,所以才推推拖拖的。
今天的种子他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
“二叔,没时间就抽出一点时间来。我手上的种子不多,基本上只要一个下午就能种完的。到时候这些种子要在秋天的时候收获成新的种子,以确保明年可以大规模种植。这是关整个甘州的事,绝对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