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周军水师的绝地反击!(1/1)

华府成立,浙江、福建等地汉人沦为倭国征战四方的养料。

无数汉人青壮被征发为辅卒,负责运输粮草辎重。

那些工匠技人则被编入制造局,为倭国军队打造军械、战船。

妇孺老幼养蚕纺织,开垦荒土,为倭军提供粮草。

一时间,东南半壁江山,形如阿鼻地狱,黔首百姓如同牲畜走狗,苦不堪言。

季新等华府官员,名为倭国治理南土的代言人,实为傀儡。

底层民众将满腔怒火宣泄在季新身上,痛斥他是古往今来第一大汉奸,卖国贼!

在季新的老家,甚至有民众冒着巨大风险,连夜将其祖坟给刨了,以此发泄心中怨气。

季家本族虽然因季新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但也视此为耻辱。

很多季家族人纷纷选择逃离本族,流亡他处,改名换姓。

季新听闻此事,终日郁郁寡欢。

其后派兵修缮祖坟,又安排了数百伪军把守,防止当地民众捣乱。

与此同时,三岛仁裕等一众倭国高级官员、将领,前往太湖,为春季攻势的展开亲临指挥。

万隆三年,二月。

随着‘八十万’倭军的逼近,建康已是地动山摇。

权贵公亲、黔首百姓、商贾富户尽数逃往城外,短短数日,原本号称天下繁城的建康,已是十去三四。

这还是洪鹏、马德忠两人联手的结果,否则建康城真的就要人去楼空。

在东厂和武德司的强强联合下,建康十六门全部严密封锁,只许进,不许出。

方才遏制了民众出逃的浪潮。

饶是如此,仍然有人贿赂守城军士,趁着夜色的掩护,顺着城头乘坐吊篮而下,逃离建康。

岳羽和孟恭因此遭到柴旭的喝斥,指责二人治军不严。

事实上,岳羽和孟恭作为先帝朝老臣,对于柴旭篡位一事,都是极为不满。

因而被柴旭分离了不少兵权,交予亲信。

数万禁军目前至少有一半,不受二人管控。

不过如今大敌当前,柴旭对军中哪些人有能力对抗倭军还是很有数的。

故而对岳羽、孟恭训斥几句后,仍是命二人加固建康城防,部署防线,抵抗倭军。

月底,由细川智、后藤长鸣等倭贼水师组成的红日舰队,抵达京口。

驻扎在京口的建康水师提督董宝,在长江两岸设置铁索横江,并在江面上置辎重船、轻船无数,内置火药、硫磺、草木等物。

等红日舰队即将逼近京口之时,将辎重船、轻船尽数松绑,顺江而下,攻向倭贼战船。

细川智和后藤长鸣误以为建康水师要与他们决战,故而仰天长笑,冷嘲董宝与那些周军水师一样,都是酒囊饭袋。

可随着这些伪装好的辎重船、轻船临近跟前时,倭贼们才发现了不对劲。

眼前这些不断逼近的敌船之上,并无多少军士,站在甲板上的全是草人。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倭贼,急忙调转方向,试图躲避周船。

但董宝对于此役,已是孤注一掷,不惜血本。

他将建康附近能征调的船只,全部征调,为的就是一战重创倭贼。

顺流而下的周船,密密麻麻,堵住了整个江面。

倭贼的战船多是大船,辗转耗力费时,想要在短时间内极速避险,基本没有可能。

“纵火!“

躲藏在船只上的周军,取出火折,扔在船上,然后跳入江中。

“轰!”

顺流而下的周船,瞬间爆发出了熊熊烈火,蔓延至整个江面。

如同巨大的火龙,朝着倭贼吞噬而来。

细川智和后藤长鸣等倭贼吓得面色惨白。

他们在沿海与周军打了这么多仗,还从未见过这种战法的周军。

以至于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并做出相应对策。

“砰!”

当第一艘周船撞在了倭船之上,大火迅速朝倭船蔓延而去。

倭军惊慌失措,拼命灭火,但效果甚微。

他们多数都是倭军伪装的倭寇,但干了这么久的倭寇,匪气十足,在军纪、精神方面,已经无法与那些正规军相提并论。

故而在见到火势不可扑灭后,无数倭寇纷纷弃船而走。

或跳江逃生,或乘小舟远离。

细川智和后藤长鸣深知此战若败,以三岛仁裕的性格,多半会让二人自裁谢罪。

所以咬着牙命令麾下将士,突破火龙,继续前行。

但倭寇们阵脚大乱,服从二人指挥者,寥寥无几。

等到火势减弱,两万倭贼或死、或逃、或不知所踪过半。

仅剩数千人。

细川智和后藤长鸣乘坐的大船,质量较好,兵员素质够强,挺过了这一波的火龙攻势。

望着江面上支离破碎的战船、尸体,空气中满是糜烂的肉味,细川智和后藤长鸣愤怒无比。

哪怕仅有数千残兵败将,依然不能阻止他们攻取京口的决心。

“苏苏妹!”

“阿嘎类!”

细川智和后藤长鸣怒吼着发起最后的冲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封锁江面的铁链,阻挡了他们的去路。

在这些铁链之上,绑着无数的铁刺、尖锥。

倭军战船冲的太凶,直接被这些铁刺、尖锥给捅破了船底。

这下子,气焰嚣张的倭贼们再也猖狂不起来了。

细川智和后藤长鸣终于意识到这一战,他们败了。

在沿海这些年,所向披靡的他们,居然到了内陆河败得一塌糊涂!

与此同时,董宝指挥建康水师出击,痛打落水狗。

已经死伤惨重的倭军,面对十倍于己的周军,战心崩溃,纷纷弃械而逃。

细川智和后藤长鸣乘坐小舟,放弃属于自己的大纛,仓皇而逃。

没走多远,就被十几条小舟拦住了去路。

为首的水卒将领,赫然就是浙江水师提督庞道之。

倭军大举入侵浙江时,浙江水师、江南水师尚未形成战斗力,根本无法抵御倭军的屠刀。

庞道之深知不能战胜倭军,所以主动放弃死守钱塘口,率领愿随自己的士卒,退入内地。

得知倭军多路进攻建康,水路由细川智和后藤长鸣组成的倭寇军团负责,庞道之当机立断,来寻董宝,向其献破倭之策。

起初董宝是不相信庞道之的这种战法能胜,但他也没有更好的策略。

事到如今,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

并且庞道之向他立誓,输了可以拿他向朝廷谢罪,赢了功劳全归董宝。

董宝这才心动的采纳了庞道之的战术。

事实证明,庞道之的战术奏效了。

几乎全歼来犯之倭贼两万,细川智和后藤长鸣更是被庞道之生擒。

此役大胜。

这是朝廷方面,目前抗倭以来取得的最大战果。

消息传回建康,柴旭和群臣大为振奋,当即重赏董宝及全体建康水师。

并要求董宝乘胜追击,夺回长江下游的控制权,最好能收复三沙岛,重夺出海口。

当柴旭的旨意送到董宝面前时,董宝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