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断腕(1/1)

随着黎隼一声令下,数千弓弩手迅速严阵以待,在大营外搭设劲弩。

望着密密麻麻的感染者、接触者,安南军将士们皆是心中忐忑。

要知道大家都是同袍,是兄弟!是父子!

一旦真的射杀这些感染者、接触者。

那就是屠杀亲人。

安南人一直深受汉人文化的熏陶,也是比较看重亲情的。

对于这种屠杀手足的事情,他们是打心里抵触的。

黎隼领着一众安南大将出现,眼神冷冽。

不少安南将领都在劝说黎隼,希望黎隼能以安抚为主。

倘若真的靠杀戮震慑将士,对于黎隼的威名是有极大影响的。

“传大帅令,所有人停下!”

“传大帅令!所有人停下!!”

传令官喊话。

但冲过来讨说法的感染者、接触者压根不理睬传令官的话。

他们中有人在肆意传播关于黎隼抛弃他们的消息。

为今之计,就是将黎隼和大营的将士全都传染。

只有这样,黎隼才不会抛弃他们。

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数万感染者、接触者,拼命冲锋。

很多严重的感染者,甚至一边跑,一边吐血,然后一头栽倒在地,吐血而亡,

“该死的,传本帅令!射杀!”

黎隼盯着即将冲到大营前的感染者、接触者,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消失。

慈不掌兵!

这是阮庆文在他出征前的叮嘱!

也是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信奉的原则。

“大帅!”

安南将领们脸色大惊。

“放箭!”

黎隼眼神一冷,声音寒意至极!

“唯!”

“放箭!”

“嗖嗖嗖!!!”

“嗖嗖嗖!!!”

……

随着黎隼的命令,无数道箭矢射出,朝着冲过来的安南军“咻”了过去。

而后将冲在最前排的安南士卒穿透。

这些冲在最前的安南军纷纷倒地,被箭矢戳穿身体,血肉横飞。

不等第二排、第三排的将士反应,箭矢接踵而至。

“噗噗噗!!!”

在密集的箭矢射杀下,无数安南军将士惨叫着倒下。

望着这些昔日手足被射杀,大营内的将士全都湿润了眼睛,很多人都是泣不成声。

“大帅,停下吧,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啊!”

几个安南大将请求道。

黎隼脸色冰冷,一言不发。

伍三甲在旁边道:“大帅这么做,是为了大家能安然回国!

今日若是一时心软,后果将不堪设想!”

众将默然。

这时,冲过来的安南军将士怒骂道:“黎隼!你知道阴损的狗东西!竟敢对同袍下手!”

“你不得好死!我诅咒你黎隼!”

“黎隼!我就算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

“我在下面等你!黎隼!”

……

无数道谩骂声响起。

但黎隼无动于衷。

弓弩手们没有得到黎隼的命令,不敢停止射击。

继续轮换射击,大营内数十万箭矢,在这一会,就消耗了大半。

原本这些劲弩箭矢,都是要用在周军身上的。

而现在,却用来对付同袍。

终于,在死伤无数后,有安南军将士害怕了、胆怯了!

开始向后逃。

但黎隼对此早就有了准备。

两侧已有安南军布控,他们蒙着面巾,大老远就开始射杀。

“大帅,您这是要赶尽杀绝吗?他们都是咱们的弟兄!这样会激起其他弟兄的不满!”

阮平志、黄文泰心急如焚。

这些感染者、接触者,可都是安南军的精锐。

虽然现在被瘟疫困扰,但只要治好,依然可以是安南军的主力。

就算不能当作主力,也可以充当辅兵,或者回国务农。

在中南半岛诸国里,安南的领土、人口,一直都是中游水准。

并不算是领土大国,更不是人口强国。

在这个农业社会,人口是第一生产力。

安南目前的现状,也是急缺人口。

黎隼的屠杀,不仅是对军队实力的严重削弱,也是对国力的重创。

阮平志和黄文泰都是阮庆文的心腹大将。

虽然黎隼是主帅,但他们两人却是有钳制黎隼的力量。

这样不会让黎隼在军队一手遮天,使得阮庆文丧失对军队的掌控。

“他们都被感染,或者是潜在瘟疫感染者!

既然不能治愈瘟疫,那就从源头杜绝!”

黎隼冷声道。

“大帅的意思是……”

阮平志和黄文泰诸将震惊无比。

“全部杀光!就地焚烧掩埋!杜绝瘟疫传播!”

黎隼坚定说道。

“大帅!这么做……”

“尔等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黎隼咬牙道,“若是陛下追责,我一力承担!

假使陛下不追究我的责任,此战结束之后,我也会一死以谢三军亡魂!”

伍三甲激动道:“此等千古骂名,怎能让大帅独自承担!大帅是为了我安南千古霸业!我愿与大帅共进退!”

一些黎隼的支持将领,也都纷纷附和。

阮平志和黄文泰脸色难看,但却没有说话。

在黎隼的铁血镇压下,杀戮足足持续了一夜。

直到天明,这些参与哗变的感染者、接触者,尽数遭遇屠戮。

数万人的性命,一夜之间消失。

而镇压的将士,基本没有伤亡。

这主要是感染者因为病毒侵蚀身体,早就丧失了战斗力。

而接触者稍微好一点,能跑能跳,但兵器都被收走了,赤手空拳的,哪里能打的过全副武装的将卒。

在屠戮的同时,已经有将士在挖坑、砍树。

准备开始焚烧尸体,然后集中掩埋。

而有些没有参与的感染者和接触者。

同样没有逃过一劫。

在黎隼的密令下,也都被诛杀。

做完这一切,黎隼率军后撤五十里。

重新观察军中士卒的状况。

一旦发现轻微感染者,立即秘密处决。

随即将接触者集中隔离。

再进行秘密处决。

如此数次。

在付出了数千人性命之后,安南军的瘟疫终于消失。

联军那边的情况更惨。

除了诸王撤出大营外,留下的士卒,基本都被瘟疫感染。

在缺乏草药、生活物资的情况下,无数人惨死。

等到秋天,温度骤降,瘟疫传播能力遭到削弱。

这次长达数月之久的瘟疫才算结束。

而安南军和诸王联军,遭受严重削弱。

诸王的军队,等同于全军覆没。

再也无法组织可战之兵对抗周军。

而安南军前后折损七八万人。

仍然有超过二十万的军队在贵州、岭南境内。

黎隼这次的壮士断腕,令她背负了无数骂名。

无数道弹劾送到阮庆文的案牍前,但都被阮庆文压了下来。

阮庆文非常清楚,如今战争进行到了一半。

在这个时候撤换主帅,对军队士气的影响更大。

况且也没有人比黎隼更合适担任主帅。

阮平志和黄文泰虽然都是大将,可总揽全局的能力,与黎隼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故而,阮庆文将这些弹劾的奏章全部送给黎隼。

此举意在表明他对黎隼的信任。

更是对黎隼的警示。

同时督促黎隼尽快发起对贵州的决战。

而这时,王焱也决定趁着安南军元气大伤之际,发兵南下,与安南军决战!

周军目前的战兵数量,已经达到八万。

从岭南、三苗境内,都有无数人前来投奔王焱。

他们中既有与安南军不共戴天之仇,亦有仰慕王焱,想要追随王焱建功立业的人。

王焱选拔精壮之士,充入军队,剩下的则编入辅卒。

兵力的扩充,让周军上下都有了一战的底气和决心!